------------

正文


------------

分节阅读_1

    祭野人山――一个中国远征军老兵的自 作者:黄三丛

    第一章 战缅甸十万大军溃败,毁辎重杜副司令挥泪(上)

    第一章战缅甸十万大军溃败,毁辎重杜副司令挥泪

    中国远征军作为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支出国作战部队,南出国门,奔赴缅甸抗日战场,可叹中国战区最高统帅 部和远征军长官司令部及英军之间矛盾重重,相互掣肘,致使三次大会战议程屡屡流产,战机殆失,以致十万精锐之师无用武之地,报国无门,直至丢盔弃甲、丧师辱国。杜聿明挥泪销毁全部现代化武器装备,走投无路,溃退野人山。

    001

    1942年4月26日。

    缅甸曼德勒,伊洛瓦底江西岸,中国远征军与日军展开了一场血与火的激战。

    岸边堆满了盛满汽油的油罐,枪炮一起,遍地油罐相继爆炸,形成一团团巨大的猩红烈焰,镶着黑边,冲腾而起,在半空中竖起翻滚扩张的蘑菇云。大河两岸顿时成了火海,河水化为一炉沸腾的钢水。

    中日两军在火海中厮杀,不少人成了滚动的火球,战场成了巨大的焚尸炉,弥漫着刺鼻的肉焦味,遍地是炙得炭黑的躯体。战斗惨烈异常。

    中国军队扼据险要,打退了敌人一次次进攻。

    在坦克和飞机立体战护下,日军又发起新的一轮进攻。法西斯思想武装了头脑的日本军队,精神第一,生命第二。迎着密集的机关枪子弹,前排的倒下去了,后排的毫不动摇,钢盔下细小的眼睛闪着猛兽扑食般的凶狠光芒,平端着三八式步枪,迈动着粗矮有力的双腿。正是靠着这种蔑视死亡的精神,他们踏遍了东亚。

    疯狂的呐喊声中,一个日军中队终于逼近了他们久攻不下的新22师65营的阵地。4连已不到20个兄弟,火力渐渐稀落。他们已与数倍于自己的敌人抗争了近四个小时。

    突然,阵地上立起一个强壮威武的中国汉子,光着的脊梁像一块黑铁,跳动的肌肉上鲜血淋淋。他叉腿而立,身边是黄色的硝烟和红色的血雾,怀抱着一挺发着蓝光的轻机枪。他无言地面对涌上来的日寇,沉稳地扣下扳机。顿时,喇叭型的枪口喷射出尺许的火焰,前排的日军像被一股巨大的力量推向半空,又重重地摔落在阵地前。

    一颗炮弹落在他的背后,炸起的弹片将他那颗闪动着乌光的头抛向空中,齐崭崭的腔子口喷出的热血在阳光的照射下光艳如虹。失去了头颅的他依然铁塔般挺立着,手指依然扣压着扳机,直到机枪射出最后一颗子弹,他往前扑出几步,倒下了。在他伸向前方的手侧,是那颗不屈的头。

    这位汉子名叫刘黑虎,是4连连长。素以威武勇猛著称。我们7连就在距他们连百十米的另一个小山包上,这惊天地泣鬼神的壮烈一幕我看得真切。阵地群上,弟兄们热血沸腾着。

    “冲啊,为4连长报仇!”

    “杀啊――”

    全体将士跃出战壕,舍身火海,一时间攻势如虹,战斗空前激烈。大炮怒吼,子弹狂啸,浓焰翻腾,血肉横飞,日军丢下一具具尸体,又一次败退。

    我们新22师是中国远征军最精锐的主力部队,日本第55师团自同古会战以来,一直盯着我们不放,实施重点打击。这一次,又派出敢死队的“活烈士”,突袭师指挥部,企图打掉这支铁军的首脑,使群龙无首,不战自溃。

    新22师将士与敌人浴血奋战到惨烈的时候,性格豪放刚烈的廖耀湘将军,率领师部警卫连和非战斗人员奋力抵抗,指挥部内只留下报务员和负伤的值班军官。

    日军官兵艰苦作战的能力极强,即使只剩下一兵一卒也往往顽抗到底,绝不投降。然而,满怀民族仇恨的远征军将士也没有一个孬种,廖师长的身先士卒就是振奋人心的感召,就是无声的命令。弟兄们奋力拼搏,与敌人展开一次次拉锯式的肉搏。师部附近,遍布着尸体。那些尸体,个个狰狞,有的被掀开天灵盖,有的被剖开了膛,有的被削掉了头颅,断手裂肢随处可见。还有更惨的,敌我两个士兵同时将刺刀刺入对方致命处,谁也不肯倒下,相互倚仗着死死站立,怒目相向,远看以为双方仍在较力,走近时才看到他们眼中神形散尽,早已僵死了。

    敌人被一步步逼退,经过一天苦战,“活烈士”丢下几百具尸体,其余的奉上峰命令撤回去了。

    廖师长指挥若定勇猛顽强,极大地鼓舞着全体将士,阵地上捷报频传。大家对这次曼德勒会战充满信心,以为会稳操胜券。

    廖耀湘指挥兵士把敌人追出好远后,就留下部分人马,正准备赶回师部重新调整部署,远远地见一名女兵向这边飞奔而来。

    “师座,长官司令部急电。”

    “好!”廖耀湘怀着胜利的喜悦,习惯性地托一托金丝边眼镜,兴奋地打了个手势,展开电文,匆匆一掠。顿时,眉心急耸,脸色如冰,浑身疲软得差点跌坐在地。

    002

    中国远征军自2月16日入缅抗战以来,一败再败,使中国战区最高统帅蒋介石大为恼怒。仰光失守,同古战败,平满纳会战尽成泡影,委员长对缅甸战局深感失望,有心撤回十万精锐。须知远征军的三个军全是国民党的王牌部队,在国内战场都有过上乘表现。杜聿明的第5军取得过昆仑关大捷,孙立人的新38师在淞沪抗战时战功颇著。委员长不能看着他的嫡系部队覆灭在异邦。但是,就这样撤军蒋介石又难以接受。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虽然得以跻身“大国俱乐部”,但是盟军对中国战区并不重视,对国民党军队的抗战能力也深表怀疑。中国军队统帅部不能参加盟军的参谋长联席会议,美国援英援苏物资全由英、苏自行分配,援华物资的分配权却落在美国人自己手里。蒋介石明白,盟军目前在亚太的战略是让中国军队拖住日军,对中国胜利不抱希望,只要日军陷在中国,美、苏就能在欧洲战场无后顾之忧。美、苏显然是打算解决德国之后再解决日本。这是蒋委员长不能接受的,他要把美国的注意力放在亚太地区,起码要与欧洲战场对等。要能这样,必须提高中国战区的地位。而要提高地位就得有军事上的重大胜利。中国远征军在同古会战前,老蒋对史迪威说:“只能胜不能败,这不是个军事问题,是个政治问题。”这话就是基于上述想法。眼下远征军如果不能取胜,只有承认失败,打道回国。这么苦涩的一枚战果,蒋介石绝难咽下。因此,平满纳会战泡汤之后,他就令中国远征军立即组织曼德勒会战。

    曼德勒别称瓦城,位于缅甸中央,与中国古长安一样,是缅甸故都。它是缅甸最大的交通枢纽,由仰光至密支那与腊戍至曼德勒的铁路分支于此,扼守着缅甸南部通向北部和中国、印度的四大通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守住曼德勒,至少可以暂保缅甸北后方,保住来自中国和印度的后援,如果会战得力,便可与日军逐鹿于缅甸南部,形势虽然比不得同古会战之时,但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曼德勒会战是决定中国远征军命运的最后一役,第5军、第6军、第66军――远征军的全部作战部队都投入了战场。还有英军第1师及其驻缅精锐第7装甲旅也投入会战。

    中国远征军长官司令部副司令长官兼第5军军长杜聿明,当初虽然对曼德勒会战持不同看法,认为必须力保扼守由曼德勒到中国畹町咽喉之地的腊戍。但是接到重庆蒋介石的手启电之后,也痛下决心,电告蒋介石:“蒋委员长:瓦城会战职集中完毕,决与城共存之。职杜聿明叩。”

    岂料,在平满纳击败第6军的日军第56师团,绕过曼德勒向担任会战侧翼的第6军再次发动进攻。被日军打怕了的第6军毫无斗志,望风而逃,溃退到中国境内的西双版纳。腊戍失守了,集结于曼德勒的中国远征军主力顿成孤军。由于腊戍处于滇缅公路终端,此地失守,便切断了远征军的后路。

    噩讯传来,杜聿明扼腕长叹,悲痛欲绝。不过,他仍未失背水一战成仁之志,在伊洛瓦底江两岸摆开了会战战场。可叹一路只顾后撤的英军见形势险恶,决心不与中国军队共存亡,会战刚接上火,就不辞而别,向印度方向大踏步撤退。

    东西两路侧翼已失,中路主力孤掌难鸣,无力作战,不得已,杜聿明下达了从曼德勒突围的命令。

    廖耀湘在追敌途中,从女译电员手中接到的就是突围的电令。

    立志在缅甸战场建功立业的廖耀湘,眼看着胜利在望,却遭此突变,怎能不悲愤交加?他绝望地哀叹着:“完啦完啦……”

    随从副官黄强惊疑地望着师长蜡黄的脸色,问道:“师座,你怎么啦?”

    廖耀湘缓过神来,强打精神。命令道:“黄副官,传我的命令:全线撤退。由65团担任掩护,然后炸掉瓦城大桥!”

    “是!”副官大惑不解,也只能遵命。

    在我们65团的掩护下,各部队撤退到伊洛瓦底江西岸,向八莫、密支那方向突进。

    日军发觉了我军要炸瓦城大桥的计划,急速集结了一支先锋队,赶到桥西一侧,以图保住瓦桥,西进追击远征军。

    大桥东西,双方以机枪组成密集的火力网,相互僵持着。

    我们7连担任炸桥任务。我和副连长带领两个排用火力掩护,连长李楚祥组织一个排爆破。呼啸的机枪声中,三个抱着炸药包的兄弟刚匍匐到距桥头几米远的地方,就被子弹击中阵亡了。

    又有两批士兵死在敌人的弹雨中。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629 1630 1631 1632 1633 1634 1635 1636 1637 1638 1639 1640 1641 1642 1643 1644 1645 1646 1647 1648 1649 1650 1651 1652 1653 1654 1655 1656 1657 1658 1659 1660 1661 1662 1663 1664 1665 1666 1667 1668 1669 1670 1671 1672 1673 1674 1675 1676 1677 1678 1679 1680 1681 1682 1683 1684 1685 1686 1687 1688 1689 1690 1691 1692 1693 1694 1695 1696 1697 1698 1699 1700 1701 1702 1703 1704 1705 1706 1707 1708 1709 1710 1711 1712 1713 1714 1715 1716 1717 1718 1719 1720 1721 1722 1723 1724 1725 1726 1727 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