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分节阅读_1

    色黄浦江+番外  作者:牧云岚卿

    文案:

    三十年代的上海,正是风雨飘摇的时刻。

    山河破碎,国破家亡,烽火连年,乱世飘零,然而上海滩十里洋场,却依旧是满目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一片歌舞升平的繁华背后,日本人罪恶的铁蹄时刻准备伸向这迷人的东方巴黎。

    动乱的年代里,留学归国的的方振皓源于机缘巧合,遇到身为上海行营主任的邵瑞泽,随之卷入上海滩光怪陆离的世界。一个是立志以学救国的医生,一个是背负沉痛往事的军人,看似繁华却动荡的上海,一点一点加深着彼此的羁绊。

    烽火动荡中的十里洋场,光影、交锋、挣扎、抗争、热血、牺牲、杀戮、仇恨、诱惑,宛如黄浦江的浪潮一般汹汹而来,又会给他们带来多少悲欢,多少离合?

    邵瑞泽懒懒笑,面目隐在灯火阴影里,笑声冰凉透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是中国人,死也只愿死在中国的土地上,哪怕流尽最后一滴血,绝不后退!”

    方振皓一字一句,声音铿锵:“这是我们的母亲!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我们会永远保卫她!中国人可以被打倒,却永远也不会被征服!”

    最后的一刻,他目光定定地望住他,“衍之,枪炮无眼,你要小心。”

    他像往常一样,用力的抱住了他,带着惯常的笑意,“俄国毛子,蒙古王爷,直系军阀,或者是日本关东军,都没能要了我的命,这次也不会出事,你先走,等一切都结束了,我就来找你。”

    终于有一滴眼泪溅出眼眶,他说,“好,我等你,我等着你。”

    黄浦江边的硝烟散尽,江水带着血色日夜不停的奔向大海,一切都已物是人非,沧海桑田。

    序章

    民国十六年,六月四日晨,奉系军阀首领搭乘专列前往由北京返回奉天,驶到皇姑屯附近的京奉、南满两铁路交汇处桥洞时,专列被日本关东军预先埋好的炸弹炸毁,这位乱世枭雄身受重伤,当日死亡,时年53岁。死时,其子尚在邯郸北临洛关车站指挥奉军第三、四方面军作战。

    六月十八日,其子秘密返回奉天,随即就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

    六月二十九日,少帅不顾日本的反对,毅然通电全国,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南京政府任命其为东北边防司令长官,从此,中国结束了北洋军阀割据局面,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史称“东北易帜”。

    民国二十年九月十八日,傍晚,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炸毁沈阳柳条湖一段铁路,反诬中国军队破坏,以此为借口,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以此挑起冲突,史称“九一八事变”。

    中央政府电令东北军,不得轻举妄动。

    数十天之内,二十几万东北军撤离东北,退入山海关。自此,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民国二十四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河北、察哈尔等数省的主权大部丧失,华北沦丧。

    日军罪恶的铁蹄悄悄伸向了远东明珠、东方巴黎――上海。

    第一章

    民国二十五年元月,上海。

    稀薄的雾气笼罩了黄浦江,江面上浪涛汹涌,微凉的风里隐约混杂着海水的腥气,来自美国的一艘轮船在浪头上颠簸着,偌大的轮船不知为何摇摇晃晃的,就如同眼前阴暗的天气一样,好像随时都会坍塌下来。

    轮船突然响起了刺耳的汽笛,一声接着一声,刚从大洋彼岸远航归来的轮船缓慢的靠近着港口,就像一个离家多年想要迫不及待回到母亲怀抱的游子。江风扑在人面上,是刺骨的冷,又裹着一层浓重的油烟气,气息异常的难闻,却刺激着被塞得如咸鱼干似的人们的神经。

    到了,到了!

    拥挤不堪的人群中有人兴奋的大叫着。

    随着靠岸的汽笛声,一切都骚动起来。

    离岸还有一段距离,乘客们已经纷纷涌上甲板,他们用兴奋地目光打量着这个弥漫着繁华和冷峻气息的城市。码头边停靠着大大的轮船,小船在期间来回穿梭,岸边耸立着巍峨的西式建筑,上面悬挂着印有英文字母和金发美女的巨大广告牌,街道上是如蚁般攒动着的人群,黄包车工人站在场外眼巴巴的等待着即将下船的旅客。

    甲板栏杆僻静处立着一个身穿深蓝色呢子大衣的年轻男子,他弯下腰倚在栏杆边,白色的围巾随意的挂在肩上,懒散的垂着。他打量着越来越近的港口,嘴角微微上翘,清秀的脸上显出几分高兴的神色。

    轮船靠岸了,乘客们拿起自己的行李,涌向下船的舷梯。

    男子在人流中缓步走着,目光在人潮里不断的游移,像是在等着什么。愈靠近出口,人流愈多,几乎把他冲撞的脚步不稳。他不由得向边上走去,刚想要抓住扶手,但铁质扶手上的一片片斑斑锈迹让他作罢了,扛着巨大行李箱的人从他身边挤了过去,衣服被蹭上的污渍让他的眉头深深地皱了起来。

    但是不愉快马上就消失了,因为他已经踏上了坚实的地面。踏上了他久违的故土。

    六年在外的留学生涯,使他越来越思念故乡。

    他现在在中国的土地上,他回家了。

    “振皓,振皓!方振皓!”

    人群里有人在大声的叫他的名字,他抬起了头,朝声音的来源看去,人群里正有人朝他用力挥舞着手臂。

    “大哥。”

    方振皓点了点头,用力的分开人群,走了过去。

    来接他的是大哥方振德和大嫂邵宜卿,方家长子方振德现年将近四十岁、身材略有发福,穿着中式长衫,拿着文明手杖,一脸生意场上的精明和干练,又添了几分读书人的儒雅。他打量着久未见面的弟弟,笑着拍拍他的背,“你小子一走就是六七年,总算是回来了。”

    方太太邵宜卿穿着精致的浅绿色丝绒旗袍,搭一条白狐披肩,像时下所有持着身份的夫人一样,身上多的是温和的儒气和稳重,却又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几分泼辣。她一边转身叫下人接过行李箱,一边打量着方振皓,笑着说:“振皓可比在家的时候真真瘦多了,我就说,洋鬼子那饭尝尝新鲜可以,真要吃哪能比的上家里的饭菜。”

    “嫂子,您说的是,我真是想念荣妈做的黄蘑鸡汤。”方振皓笑了笑,长嫂如母,幼年丧母的他对这位大嫂他是打心眼里敬重。他又转头看看自家大哥,“大哥,您不是在老家那里做生意吗,怎么会到了上海?”

    “咳,别提了。”方振德懊恼似的摇了摇头,叹了口气,“你刚走不久,小鬼子就占了东北,东北少帅的二十几万人马一溜烟的退进了关内。咱老家清苑也呆不成了,听人的话赶紧把地啊房子什么的换成了金条,举家迁到了南方,这才躲过了一劫。”

    方振皓听出了大哥话里的意思,默默的点了点头。方家是河北的大户人家,祖产颇多,大哥又会做生意,嫂子精明能干,家里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要不是可恶的小鬼子又占了华北,怎么可能离开老家。

    说到这个邵宜卿脸色也有些黯淡,她是东北人,二十年前嫁到了关内,东北沦丧对她来说也是一提起就伤心的事情。方振皓见状连忙岔开话题,“大哥,全家迁到了南方,各位姨母和姐姐们还好吧。”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8371 38372 38373 38374 38375 38376 38377 38378 38379 38380 38381 38382 38383 38384 38385 38386 38387 38388 38389 38390 38391 38392 38393 38394 38395 38396 38397 38398 38399 38400 38401 38402 38403 38404 38405 38406 38407 38408 38409 38410 38411 38412 38413 38414 38415 38416 38417 38418 38419 38420 38421 38422 38423 38424 38425 38426 38427 38428 38429 38430 38431 38432 38433 38434 38435 38436 38437 38438 38439 38440 38441 38442 38443 38444 38445 38446 38447 38448 38449 38450 38451 38452 38453 38454 38455 38456 38457 38458 38459 38460 38461 38462 38463 38464 38465 38466 38467 38468 38469 38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