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出版说明

    颠僧济公的故事,肇源深远,宋代已露端倪。明代即有演说济公故事的小说行世。至清代,署称“济公全传”的小说已非一种,济公的故事流传极广。于是,济公传的续集也相继出现,有多至一百二十卷、一千二百回的(见张颖、陈速《通俗小说书目补遗及其他》)。我社“古典通俗小说文库”中已出版有《济公全传》一种,现在推出其续集(续至八集),以满足喜爱济公故事的读者的愿望。

    济公的故事,虽为长篇巨制,实际上是由许多独立的故事联缀而成,用今天的话来说,是系列剧而非连续剧。因此,《续济公传》虽名为续集,情节却完全可以独立于《济公全传》之外而存在。而且故事内容与人物形象,与《全传》比也有较大的变化。续集叙述了济公率领弟子,劝导一批忠臣后裔和江湖义士,严惩卖国投降的奸臣和皇亲国戚,平定“大狄国”的内患,以保南宋江山“国泰民安”的种种故事。在这些故事中,济公的活动范围从市井社会拓展到整个朝野江湖,其所作为也从撮合男女美满姻缘、扶危济困、除怪降妖扩展到关系国家安危的军机大事,社会场景更为广阔,情节也特别丰富、曲折,引人入胜。济公的形象也从一个游戏人间行侠仗义的“颠憎”,逐渐演化成一个忠肝义胆、神机妙算、佛法无边的济世活佛。作者实在是将旧时群众心目中理想人物的美德、本领,集于济公一身了。

    作为流传于民间的通俗小说,《续济公传》的语言明白流畅,极近口语。济公的滑稽诙谐,自不待说,其他人物的语言也都尽肖口吻,贴近生活,十分生动有趣。

    《续济公传》自续六开始,署名“坑余生初稿”,续七序末署“坑余生写于申江心出家之龛中”。据此,作者似为一饱经磨难的出家人,但“出家”云云,或许不过是执笔文人的伪托。成书年代约在清光绪年间。此次整理出版,即以光绪三十四年上海普新书局石印本为底本。原书中个别文字错讹之处,径予改正。整理中有不当之处,敬希读者指正。
------------

第一回 显神通智救张煜 斗蟋蟀妙法惊人

    诗曰:

    小窗无计避炎氛,人手新编广异闻。

    笑对痴人曾说梦,忻携樽酒共论文。

    挥毫墨洒千峰雨,嘘气空腾五岳云。

    色即是空空是色,槐南消息与平分。

    话说济公出临安门,见对面来了一人,年约三旬,长吁短叹。那人姓张名煜,乃钱塘县人,在家事母最孝,他妻子刘氏,一家三口度日。张煜在钱塘关天竺街,开设小器作木匠铺,手艺精通,为人诚实,时常在各官宅内作生活,收拾各种硬木桌椅等物。只因在罗丞相二公子宅内作工,常常来往,那日罗勋公子在客厅派家人收拾蟋蟀,俗名谓之“蛐虫”,性好斗。罗公子有一蛐虫王,名叫“玉金刚”,每出圈去斗,必赢些银子,爱如至宝。张煜过去一看,那虫由盆中跳出,即时通找,踪迹不见。吓得张煜汗流浃背,众家人即禀公子。罗勋立刻把张煜捆上,痛打二百皮鞭,气尚不息,吊在马棚之内。幸张煜素日为人和顺,这宅中家人替他求限三天,找不得那虫王,叫他赔银一千两作为罢论,才把张煜放了。张煜回家,又不敢将此事告诉母亲、妻子。自己思想:无路凑办这一千两银子,倘若罗公子恼了,也是被他打死;要寻短见,又想老母妻子,无人照看,愁肠万种。

    由家中到了他小器作铺内,有伙友刘连,见他愁眉不展,连忙问道:“张兄,你不在罗府作工,因为何故愁闷?”张煜亦不肯吐露真情,说道:“罗府中生活亦完了,今日特来找你,咱二人吃酒商议一事:我把这个买卖给你作了,我一文钱也不要,只要你每日给我送母亲的日用,候我回来,你我再算。我要同人出外,办些楠木。”刘伙计也很愿意。二人吃了一会闷酒,张煜自己出了铺子,想道:老母有人照着看顾,我今作不孝之人,莫若我跳入西湖一死,也就完全了;若要不死,三天限满,我又无银子,罗公子焉能饶我的?他势力压人,又惹不起。自己来到西湖边,说道:“苍天啊苍天!我亦顾不得生身母亲,我今投西湖一死,作为水中亡魂、河内怨鬼。”

    自言自语之间,忽见后面来了一憎人,光头短发,僧衣不整,酒醉风癫,来到切近。张煜一看,认得是济公长老活佛,梦化过皇太后,临安军民人等,皆知是一位高僧。张煜连忙行礼,说道:“济公,你老人家从那里来?”圣僧鼓掌大笑说:“你跟我来,我救你今日之急。”张煌方要叩头细说从前的原故,济公摆手说:“我都知道,你跟我来,你腰中带着那三百多钱给我。”张煜把钱给了济公,跟在后面。走到中天竺街,见那边有卖蛐蛐的,买了三个放在僧帽内,带着张煜往东走来。到一座大酒饭馆门首,抬头看上面字号,是“望江楼”,酒筛飘飘,旁写的“应时小卖,内有雅座”,济公告诉张煜如此如此。

    说罢,转身进了酒馆,一直往后,到了后院,雅座之外,见有十几个家人,是罗相府的,在那里站立,一见济公同张煜来,彼此都认识,说:“圣僧来此何干?”济公说:“我要见你家公子。”家人进去回话。罗勋素日也知道济公,连忙请进来,见礼已毕,问:“圣僧来此何事?”济公说:“为张煜而来。他给你放跑了一个虫王,我找着了,替他送来,你把他饶了罢。”罗公子说:“济公说情,只要有好蟋蟀给我找就,我可不与他作对了。”济公从袖中掏出一个蛐虫,脑项甚大,皮毛又好。公子一见甚喜,说道:“这个可是好!但不知能斗否?”济公说:“我的这蛐虫能斗公鸡。”罗勋哈哈大笑,说道:“圣僧别说笑话,那有蛐虫能斗公鸡之理?如要能斗鸡,我输给你一千两银子。”济公说:“如不能咬败了鸡,我给你一千两银子。我这蛐虫名叫金头大大王,还有两个也是好的,一个叫银头二大王,一个叫镇山五彩大将军。”罗公子听了,心中半疑半信,叫家人到外边买了一只大公鸡来,放在地下,济公把蛐虫一指,也放在地下。那鸡最爱吃这些东西,一嘴啄去,并未啄得着,那蛐虫一跳,即跳在公鸡头上,一口咬住鸡冠之上,咬得那鸡咯咯的只管叫。罗勋大喜,连忙亲自把蛐虫取下来,赏玩了多时,说道:“圣僧,我也不叫张煜赔我的蛐虫了。你老人家,他这三个蛐虫,皆卖给我罢。”济公说:“我就卖给你,给我两个的银子,那一个算我替张煜赔你,你就给我二千银子,替我送到净慈寺,给那些穷和尚换换衣服。”罗勋满口应允立派家人往净慈寺送银子去。济公把三个蛐虫皆给了罗公子,尉叫张煜来当面说明了。张煜千恩万谢去了,济公也自回庙不表。

    单说那罗公子得了三个虫王,那日在秦宅同众恶少赌赛,赢了几百两银子,回到家中,把这三个虫王放在内书房桌上,派人照看他。偶一失神,那三个虫皆跳出落在地下,遍找无踪,急的他抓月挠腮。忽听见在墙壁之中,叫拆墙,把墙拆完,追寻无有。又听见在那北上房台阶之内,立派人起了石头,自谓可以找着,左拆右拆,踪迹全无。众家人整忙了三天,把罗相府的西院拆了有八十余间,并无下落。再叫人找济公,谁知济公自那日回庙,见了众僧,方丈德辉说道:“有人替你送来二千两银子。”济公一笑说:“留着庙中办公事罢。”

    过了一日,济公下山,进了钱塘门,正往前走,自己信口作歌:

    人生百岁古来少,先出少年后出老。中间光景不多时,又有闲愁与烦恼。月过了中秋月不明,花过了三春花不好。花落花开能几时,不如且把金樽倒。世上财多用不尽,朝内官多做不了;官大财多能几时,惹的自己白头早。

    济公正唱山歌,只见从对面来了一人,身高九尺以外,膀阔腰圆,头带青壮巾,身披青大氅,足登快靴,面似乌金纸,黑中透亮,环眉虎目,半部刚髯。一见济公,连忙叩头,说:“你老人家从那里来?弟子正自愁闷。”圣僧一看,原来是赵斌,绰号“探囊取物”,乃是济公的徒弟。问道:“赵斌,你因何故,这等的模样?”赵斌叹了一声说道:“一言难尽。只因老母旧病复发,医药不效,半载之久,我在家中侍奉,银钱衣物当卖一空。昨日我母亲已死,我穷困至此,连棺材葬殓全不能办,打算找几个朋友,又未见着。此事该当如何?”济公说:“你往家中等我,我去给你抬一口棺材来。”赵斌亦知道济公神通,连忙答应,自己回家,等候济公。约有两个时辰,听见外面说:“到了,抬进来罢!”赵斌到外边一看,是二十四个抬着,后跟着圣僧。看那寿材,是沙木的十三元,外边漆的光亮。

    书中交代,济公是从那里找了这口棺材呢?只因赵斌去后,圣僧到了清河坊的东边小胡同内路北大门里边,房舍整齐,亦似官宅内的样式。圣僧站立门首正望里看,只见从里院出来一位管家,一见济公,慌忙施礼说:“圣僧长老,你来此何干?”济公说:“我来找你家主人,快叫他出来见我!”那家人说:“我家主人今日不能会客。只因我家主母病甚重,看看要死,已派人去抬寿材了。”济公说:“我正为你主母之病而来:‘弹打无命鸟,药治有缘人。’”那家人听了,连忙说:“好好!我去叫主人出来。”说罢,转身入内,走到里院,说:“主人,外边来了济公长老,要给我主母治病。”这本宅主人乃秦相府管家名叫秦安。只因结发之妻韩氏老病复发,看看垂危,已请过无数的名医,皆未能治好,今日派人到三官庙内抬寿材去了。这寿材是早已买的,漆过十数次,在三官庙。秦安正在室中,见韩氏已经呜呼哀哉,正自悲伤,只见家人连升进来说:“济公来给主母治病。”秦安知道圣僧的神通,迎接出来,让进内宅书房,行礼已毕,说道:“你老人家来迟了,吾的妻室已死,如何是好?”济公说:“我要早来,又不显我的能为。我把你妻子治活了,你谢我什么?”秦安道:“你老人家分付,我总听命!只要人活,要什么我都给你!”济公说:“你给我那口棺材罢,我立刻把死人救活了!”秦安应允,请济公到上房。只见韩氏躺在床上,众人正要挂引魂幡、烧引魂车。圣人把众人止住,用手一指,口念真言,施行佛法,大展神通,把死人治活。正是:

    阎王造定三更死,谁人留得到天明?

    要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第二回 济公施法助孝子 赵斌葬母会群雄

    诗曰:

    父母恩情重,国家法度严。

    圣贤千万卷,百善孝为先。

    施思不望报,受害莫结冤。

    且做痴呆汉,头上有青天。

    话说济公长老用手一指韩氏,口念“唵嘛呢叭迷吽”六字真言。那韩氏忽然呻吟说:“来人,快给我取茶来吃,我渴死也1秦安一见,忙向圣僧叩头说:“多谢罗汉活命之恩1济公说:“不必谢,你把那口棺材送给我罢。”秦安说:“亦好。”正说之间,听见外面香尺响,外边家人回话说:“抬棺材来了。”济公说:“我就走了,叫他们跟我抬去。”秦安送出大门,叫家人跟着抬棺材的送济公去,回头这里领钱。众人答应,随着济公到了青竹巷四条胡同路北赵斌门首,叫人抬进去。赵斌连忙叩头,求众人帮助人殓已毕。只听外边有人说道:“你们快把棺材抬回去,咱们主母喝了一碗茶,说了两句话,仍然死了。秦都管派我追来,说济公蒙了咱们的棺材去了。”众家人说:“那是白说的,这里已然成殓完了,谁敢再把死人倒出来呢?”济公说:“你们回去对秦安说,我化了他这口棺材了,叫他再买罢。”众人无奈,只得回去了。

    赵斌千恩万谢说:“师父成就我,我想要送灵枢回故地,又没有钱。我的朋友亲戚都在原籍江西,此地我并未有深交之人。我老母一死,连一个吊祭之人皆无。”济公说:“那有何难,少时自有人来吊丧。”赵斌说:“有钱难买灵前吊。我先去买点纸锞来烧了。”济公说:“你别走,有人来祭灵。”赵斌一看,只见从外面来了一人,青衣小帽,年约半百,相貌魁梧,是买卖人打扮,并不认识;手拿纸锞进门就哭,到了灵前行完了礼,扶柩大哭,说:“老太太呀!痛死我也!”赵斌陪祭。书中交代,来者那人姓张,名文瑞,在这胡同口外开杂粮店。今日吃完了早饭,正在门首站立,忽然打了一个寒噤,说道:“这巷内死了人啦!我去吊孝。”买了份锞,来至赵斌家中,进门就哭,悲从心来。正然哭着,从外面进来了两个人,是做小本经营的,到了门首,放下担儿,买了些纸钱,来院内祭了灵就哭。赵斌也不认识那里来的。不多时又来了十数个,土农工商俱有,各送纸锞,都是上祭,一片哭声。济公把验法一撤,那张文瑞等止住哭声,一想,说:“我与这孝家并不认识,素无来往,今日无故来此吊祭,是何原故?心中一迷就哭了,这般痛苦,真乃奇怪!”想罢自己去了。那些人一明白过来,众皆去了。

    只见从外进来一人,头戴宝蓝色扎巾,迎门茨菇叶高擎,身穿粉红色战袍,腰束皮带,蓝色中衣,足登薄底靴,外罩蓝缎英雄大氅;面似美玉,眉分八彩,目如朗星,四字口,三山得配,五岳停匀,颏下三绺黑胡须飘洒在胸前。先给济公叩头施礼毕,方与赵斌讲话。来者那人是振八方夜游神杨明,自从前拜别济公回家,他在玉山县振远镖局内自己照料,亦不管闲事,惟时常有朋友来访。这日杨明回家,到了凤凰岭如意村,直至老母房中请安。他妻满氏、女儿英姐、儿子芸郎一家五口,使唤有家人杨安、杨顺、杨顺之妻何氏,皆过来见了主人。老太太问杨明道:“儿呀,你这镖行生理如何呢?”杨明说:“托母亲之福泽,生意甚好。”老母说:“你做这行买卖,皆你师父之力,你师父已死,尚有师母、师弟赵斌呢!你当时常照看他母子才是。”杨明说:“孩儿久有此心,只因这二年公事私事太忙,未能到临安看望。昨日我族弟杨顺来家,他说听人传言,我师母师弟等在临安受困。我亦想着要去看看,顺便把师母师弟接来,我就带师弟赵斌保镖去,亦是一条好路。”老母说:“吾儿应当如是,不知几时起身?”杨明说:“儿定于后日初六日起身。”说罢,家人杨安之妻朱氏摆上饭来。杨明同母亲吃完了饭,又把家中之事都分付了。这日起身,由九江府坐船到杭州,在钱塘门外上岸进城,逢人便问,来至青竹巷四条胡同路北。路内听见有人悲哭,好似赵斌的声音,又看见济公在那院内说话。杨明进去一问,方知是师母之世了,哭拜一回,方与赵斌商议,要接灵柩回江西办丧事。赵斌说:“我正愁无钱,兄长来此甚好。”杨明说:“济公师父,我听人说,不在灵隐寺住了。”济公说:“我在净慈寺庙中,西湖三教寺,我徒弟悟真在那里,我亦不长在庙中。你二人回江西甚好,我还要访一个故友。”济公说罢就去了。

    杨明、赵斌把这里诸事办好,雇了一只船,把灵枢抬到船上,顺风相送,非止一日。那一天到了玉山县,把灵枢抬到如意村杨明的东院内停好,先派人到三十六友之中的朋友处送信。定日开吊,高搭席棚,请高僧高道念经。那日来的是:黑虎海怪黄云、铁面夜叉马静、探海鬼马诚、飞天火祖秦元亮、立地瘟神马兆熊、千里腿杨顺、登平渡水陶芳、踏雪无痕柳瑞、顺水推舟陶仁、摘星步斗戴奎、摇岳峰鲍雷、追云燕子姚电光、过渡流星雷天化,孙明、孙亮、韩龙、韩庆、雷鸣、陈亮、石成瑞、郭顺等全来,皆是金兰之友。众人商议,念七七四十九日的经,然后破士安葬;先把赵斌家的老茔地,栽种了树木。众人戴孝,连杨明的亲友也来吊祭,却忙了几天。把经念完,择日定葬之后,赵斌看坟守庐,柳瑞时常陪伴。杨明把众人留在家中说:“自你我兄弟结拜,也算是小聚会,今日我治酒,大家宴乐三天,再分手各自归家。”马静、黄云等亦甚愿意。

    这日早饭方完,只见家人慌慌张张进来回话说道:“主人,可不好了!外面来了玉山县知县叶大老爷,同着城守营兵马都监陆老爷,带着好几百官兵来到此处,把咱们宅院围了。”杨明一听,说道:“无妨!我到外面看看。”自己到了门首,只见无数官兵,各执刀枪器械,说:“别放跑了杨明!”知县座轿亦到门首,轿子放下。杨明说:“别要嚷,我并未做犯法之事。”过去跪在轿前说:“小民杨明,迎接父台大老爷。”知县叶开甲一看杨明,认识是开振远镖局的东家,由湖北给老爷接过家眷;再者杨明在这玉山县一带等处,村童野叟,尽皆知名。那城守营都监陆金标,素与杨明相善,今日一见杨明,不念故旧之好,先叫兵丁把杨明围住。知县说:“先锁了他!”早有衙役何永春抖铁链把杨明锁上。知县下轿,陆老爷下马,带着手下亲随数十名,拉杨明到院内,分付外面把门官兵:“不准放走一人。倘有家人往外走,急速捆绑了,回我知道。”杨明一听,心中思想:我又未做什么犯法之事,何必这等利害!总是自己不亏心,毫无惧色,跟着众人到里边客厅之内。

    秦元亮等早已看见,回头对众人说:“这事蹊跷,无故把杨大哥锁上了。你等不可粗鲁,有话慢慢说。”马静、黄云亦是这样说,怕那陆通、马兆熊等惹出事来。别人都听,惟有万里飞来陆通,一见杨明锁上了,他可就急啦,性直口快,大叫一声:“气死我也!我杨大哥犯了什么王法?你这些害民贼,真正强盗你们拿不住,反把好百姓锁了当贼!我不管什么狗官,一棍打死就完了!”说罢,抄起那一百二十斤重的铁棍,过去要打,唬得众人往后倒退。黄云说:“贤弟不可无礼,快把铁棍放下。”陆通说:“我怎么无礼?他无故锁好人,我还饶他呢?”杨明说:“陆通不可!凡事自有公论。”那知县叶开甲一看,这些人面分青红黄白紫绿蓝,凶眉恶眼的人多,全不像安善之人。回头叫快手刘永、张明:“先代我把这些人拿下,不准放走一人。”杨明说:“回禀老爷,我犯了国法,我一人承当。那些人都是我的朋友,亦有镖局同事之人,我给师母开吊,他等前来吊祭,何必牵连好人。”知县说:“那里有好人?本县为官,上不欺君,下不虐民,自到任二年之久,我一秉大公办事。你明开镖局为业,暗中影射匪人、窝藏大盗。你等所做之事,本县全皆知晓,你还敢说他等是好人呢!刘永、张明,快把那些人锁上!”旁有数十名官兵头役,抖开铁链,把秦元亮、马兆熊、雷鸣、陈亮等俱皆锁上;陆通被杨明说着,亦不敢嚷闹。

    知县与陆金标坐在大庭之上,两旁官兵行役伺候。知县说:“带杨明上来,跪下。”叶大老爷说:“杨明你可知罪?”杨明说:“小人是安善良民、守分百姓;开设镖局,安分求财。素日并不滋事,今日老爷来此,把小民捉住,如拿强盗的一般,我亦不明所因何故?求老爷明示,我那一件做错,小人好领罪!”那知县微微一笑说:“你家中窝藏这些形迹可疑之人,你所做之事,还不实说?你杀伤人命,抢去女子,还把本县印信盗来,你还敢强辩呀?”杨明听了知县这些话,自己不解其中原故,说道:“老爷。我杀人抢人盗印,有何为凭?”知县说:“有凭据!你不必慌忙,我给你一个对证。”正是:

    福来未必先知道,祸到临头自不知。

    要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第三回 邓素秋落凤池避难 周公子勾栏院逢姣

    诗曰:

    放下琵琶便举筋,晓风残月九秋霜;

    歌声好似并州剪,要断人间未断肠。

    话说知县叶开甲,审问杨明杀人盗印抢人之事。杨明原是忠正之人,平日做事又谨慎,不知这祸从何而起,说:“求老爷明示,我杀人盗印,有何凭证?”知县说:“有凭据。先派人搜察杨明的箱柜。”杨明说:“大老爷要搜我印信,如搜得出来,小的认罪;如搜不出来,该当何如?”知县听了大怒,说道:“好狗才!本县要访察不真,亦不能把你锁拿。”叫亲随家人并那些官兵人役,即往各房箱柜内细细搜找。及搜到内宅老太太房中,杨明跟着,只见从木箱之内,搜出一个包袱来,外面透出血迹,打开一看,里面是一个人头。杨明一见,吓得战战兢兢、汗流浃背。说道:“此事真奇怪了!我这木箱之内,那里有这件东西?”知县看见是人头,心中更有主见。又派人把院内的栽花缸俱是移开,叫按着放花缸之处挖下去寻;及挖在第三个地方,由土内拉出一个红绸包儿,打开一看,里面是玉山县的印缓。杨明一见,“呀嘎”一声,魂惊千里。这叫:

    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连那三十六友之内的朋友,都惊得呆呆发愣。书中交代,杨明这件事,皆因自己威名素著,结下了冤仇,那仇人使这移花接木之巧计。

    只因玉山县东门外,有一个营监院,开院的叫贾正,他妻郑氏。那鸨儿很积下些银钱,为亲生的女儿素梅死了,那鸨儿愁肠万结,因没有本钱了,同他老头儿贾正商议了买一个女人。贾正托人各处访找,要色技俱佳者才买呢。这一天有东门外开万顺寓的尤伙计,名叫尤奎,在店中当小二,为人最机灵,亦时常同店中客人往这行院来的。知道花鸨儿夫妇两个要买好女人,他特来寻贾正。到了院中,见了贾正说:“贾大哥!你要买女人的,我给你办这件好事。我们店内住着一位被参的官长,姓邓名叫文元。他来到店内就病了,昨日死了,就是一个女儿,名叫邓素秋。这官长一死,该下我们店饭账不少,又没钱殓尸葬埋。昨日那姑娘托我母亲代他找个人家,就是做妾他亦愿意。我想你我这样交情,特来与你说知,你要买了,定是一股好财呢。那身价还不贵,只要二百两银子,你要买,到那里先看看,然后再议。千万别露是勾栏的风声。”郑氏同贾正二人甚喜,说:“我要买妥,必要谢你的。”那尤奎说:“咱们先走到那里看去。”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09 510 511 512 513 514 515 516 517 518 519 520 521 522 523 524 525 526 527 528 529 530 531 532 533 534 535 536 537 538 539 540 541 542 543 544 545 546 547 548 549 550 551 552 553 554 555 556 557 558 559 560 561 562 563 564 565 566 567 568 569 570 571 572 573 574 575 576 577 578 579 580 581 582 583 584 585 586 587 588 589 590 591 592 593 594 595 596 597 598 599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