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李家(一)
“王嫂子,来来来,这边,这儿有位置。”
“婶子,来了啊!”
“王家媳妇,怎么才来啊,今儿你可晚了哈。”
……
初春的早上,寒意还未褪尽,河水碰多了还是刺骨的寒,可河边上早挤满了三三两两来洗衣服洗菜的大姑娘小媳妇。
一群女人叽叽喳喳,东家长,西家短,热闹的紧,连河水仿佛都温暖了起来,没一个想走的。
没办法,农家的女子苦啊,从早到晚的,做饭、洗衣、喂鸡喂猪、纺线织布、农忙的时候还要跟着下地干活。
也就只能指着洗衣这会闲一点,又是一大群人在一起,可以交流交流感情,摆摆闲话,了解了解村里的新鲜事。
所以比往日迟了许多的王虎家的一来,就受到四方的热情招呼,无他,最近村里最大的八卦就在她家隔壁。
平时家里约束着,而且毕竟那李家还守着孝,谁也不好上门去,也就这时候听王虎家的摆道摆道。
“唉,我这不是忙的吗,这赶着把菜洗了还得马上赶回去呢!”
“哟,什么事啊,搞的你这么忙,要帮忙的不?”七嘴八舌要帮忙的可真不少。
“哎,不用不用,我就是洗个菜,回去把饭弄起,我家里头的下地要回来了呢!”
“王大嫂,你住的近,晓得招弟醒了没有啊?”看她不主动提起,没关系,主动问就行了撒。
“哦,醒了醒了,我就是今天要来的时候,赶巧那时候招弟就醒了,我过去给带弟帮把手,所以才晚到现在这个时候才来洗菜嘛,哎,我给你们说,招弟醒是醒了,但是还不太好,你们这几天可不要去打扰她们姐弟几个哈,想去都等个几天再去,这几个娃儿,唉,造孽(可怜的意思)哦……”
王大嫂嘴上说着,手上不耽误,快手快脚的把菜洗完,风风火火的端起盆子又急急的回去了,留下一群人在那里心欠欠的。
“唉,招弟也是造孽哦,从小小儿的,就没看见她身体好过,这回又是遭这么大罪,这下醒了,等晓得她爹没得了,还不晓得会咋个样子呢!”
“是啊,这李家也是造孽,现在老汉没得了,留下这几个娃娃,男娃儿又还这么小,以后要咋个办哦。”
……
一阵叹息声后,河边的人渐渐散完了,只留下冰冷的河水,带着人们的惋惜感叹,流向远方。
河西村便是因位于这条蜿蜒流过的安宁河西边而得名,与河东村隔河相望,民风淳朴。
除了本地原有居民,大部分村民全是十多年前统一迁徙而来,天南地北风俗习惯、口音迥异的移民们与原住民一起相处了十余年,早已经听不出口音上的差异,彼此相处融洽,平日里有什么事情也互帮互助。
女人们口中的李家,就住在村尾依山而居,离河稍远,王虎家说是离的最近的邻居,却也隔了几十米远。
说起这李家,心软的女人总要掬一把同情泪。
十三年前,战事初定,因周围几国流入难民太多,先皇指西南人烟稀少之地,加设行省安置。
因乱世初平,故以原本地居民为村、里长,五村一里,十里一县,着新民重登户籍,每村可领十五至三十户,划地而居,开垦荒田为己有,三年免税。
于是,原有唐国之民为村长,带新来的难民往人烟渺无处开荒种田,西南原本多山林,沼泽瘴气密布,划地虽大,但宜居处并不多。
但耐不住只要有力气,开垦出来的荒田不论多寡,全属自有的刺激,土地为民生之根本,人在饿肚子的情况下,是会发挥出非一般的爆发力的。逐渐蚕食之下,田地越来越多,又十数年之休养生息,人口也大为增长,原本的西南不毛之地,竟也呈现一片欣欣向荣之意。
因当时分户之时,同地、有亲之人不可同村,故每个村子里的每户之间落户之前并不熟悉,而村长、里长却一般是同村之人,这也保证了村长的绝对说话权,确保国之地的稳固。
当时进河西村的共有二十户,大都为五六口之家,唯有这李家,只有夫妻二人带着老母,而李家娘子身子太弱,平时几乎都在家里养着,老母要照顾媳妇,家里家外便只得李家大郎一个忙活。
最初之时,李家积蓄因在乱世中并无遗失,李大郎仗着小有武艺,并未与村民同住,而选村尾无人敢住之地,修屋造房,又因背靠深山,考虑老母弱妻安全,院墙皆为大石所垒,足有两米多高,将自家房屋与预留的菜地全圈入其中。
就算是在这十几年后,李家这院墙仍是河西村里独一份,村里人修院墙,哪舍得将菜地圈入其中,多费的工且不算,多花的钱才是重点,村里的老人说起,虽对李大郎选址颇不以为然,导致为防野物伤人伤物使得院墙造价无限升高,倒并不妨碍他们对这院墙津津乐道。
说来这李家大郎也算个人才。这李大郎身强体壮,虽是一个人一双手,却足足开了有十几亩,又有坡地**亩,真是羡煞旁人,又时不时入山打些野物替自己家娘子滋补,算得上十里八乡可以伸大拇指的好后生了。
只可惜这么好的后生,于子嗣上却不如人意,李家娘子连生四个,全是女儿,李大郎思子心切,为几个女儿取名招弟、带弟、来弟、盼弟,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两年前得了个儿子,取名小宝。
虽有得子之喜,这次生产却大大的损伤了李家娘子的身子,在小宝五个月时,竟然抛下五个幼子,撒手人寰,李母思念儿媳,在一个月后,也追着媳妇去了。
剩下李大郎一个大老爷们,带着五个孩子艰难度日,村里人怜孩子太小,本欲替他再说上一门亲,随着生活渐渐安定,几个村子之间走动也频繁了起来,替他再找个人来带孩子,就凭着李大郎的本事和家底,完全没有问题。
------------
2、李家(二)
却不想李大郎却婉言拒绝,说只想一个人好好的把孩子带大,别的全都不想。村子里的老少爷们为他叹息,村子里的妇人们倒是对李大郎的有情有义交口称赞,没少拿着李大郎来比比自家男人,洗下自家男人的脑壳。
本来日子就这么过着,倒也将就将就也过去了。只是李家的大女儿招弟随了她娘,自幼体弱多病,平时都靠李大郎自己上山采点药草替她养着。又这两年身子越发不好,李家的田都卖了几亩给她买滋补的药材。
却没想到,七天前,招弟突然昏迷不醒,李大郎又卖了几亩田给她请大夫,结果大夫也束手无策,李大郎就抱着一丝希望去寻找当地人传说中的还魂草,没想到采药时竟然跌落山崖,因是独自一人进山,等费尽全力爬出来后,只来得及交代下后事就丢下五个孩子地底下寻李家娘子再续前缘去了。
剩下李家五个孩子,最大的招弟才十二岁,村民们帮着把李大郎的后事办了,招弟卧床不起,二妹带弟才十岁,家里的一切就压在她头上了,因此住的最近的王虎家的才时不时过去帮把手,可惜能帮的忙就那么多,这几个孩子,还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办呢!
一阵一阵的哭声吵得睡梦中的李媛媛皱起了眉头,还有完没完了啊,断断续续的,只要稍微清醒点听到的就是这哭声,这都多长时间了啊,还让不让人睡了!
被哭声吵的实在睡不下去了,李媛媛终于用力再用力,拼命地睁开了似有千斤重的眼睛,昏沉沉的头脑中还在想着,这是被梦魇着了吗?怎么感觉全身一点力气都没有。
没想到等眼睛一睁开,看着眼前的一切,李媛媛愣住了,这是什么地方?
她所在的是一间电视中才见过的泥土房,虽然比在电视上看见的仿佛要高些,窗子也开的大些,可是,这的的确确就是一间土房啊,她所在的地方什么时候有这种房子了?
从她躺的床上,能看见高高架起的房梁,还不错,至少这个顶是瓦而不是稻草,李媛媛迷迷糊糊的想着。
从门窗透进来的光线倒是让屋里比较亮堂,能清楚的看见她床前围了一、二、三、四,四个小萝卜头,三个小萝莉和一个小正太,都穿着重孝,现在家里有丧事的一般都是带个黑纱,有些地方会头上扎个白布,很难得看见这样全身披麻戴孝的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915
7916
7917
7918
7919
7920
7921
7922
7923
7924
7925
7926
7927
7928
7929
7930
7931
7932
7933
7934
7935
7936
7937
7938
7939
7940
7941
7942
7943
7944
7945
7946
7947
7948
7949
7950
7951
7952
7953
7954
7955
7956
7957
7958
7959
7960
7961
7962
7963
7964
7965
7966
7967
7968
7969
7970
7971
7972
7973
7974
7975
7976
7977
7978
7979
7980
7981
7982
7983
7984
7985
7986
7987
7988
7989
7990
7991
7992
7993
7994
7995
7996
7997
7998
7999
8000
8001
8002
8003
8004
8005
8006
8007
8008
8009
8010
8011
8012
8013
8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