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说异事》前言

    富含哲理的故事,永葆故事的青春

    前言

    我们人类早期的文化交流,只能是民间口头传说,其中的奇闻异事,经过传播者加工,即艺术升华,则成了民间文学。由此看来,口头传说,应该是人类文明的先驱。我所在的这里,也是人类社会的礼义之邦,会讲故事的人很多。人们所讲的故事,内容包罗万像,用词雅俗皆俱。在那还没有用上电的时代,每当晚上和闲空,人们常常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要么七嘴八舌,海阔天空地扯上一气;要么听某一个人说些有趣的故事,于是,古往今来的奇闻异事,便陆续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届时,人们往往嗟叹唏嘘,或者哄堂大笑。那些原本无聊的空余时间便在这乐陶陶的气氛中,心满意足地“溜”走了。天长日久,竟成了习惯。这样一来,世上许多奇闻异事,就随着口头语言,流传开来。因此,一些趣味深长,富含哲理的故事,虽然产生在遥远的古代,而我们今天还能听到。

    许多文化水平不高,但生活阅历较深,又善于思考问题、精于言语组织的人,出于自己的爱好,常常编些情节生动、哲理深寓、逻辑合理、示人警醒的奇异故事,吸引着人们。这些新编的故事,由于情节生动活泼,内容翔实逼真,不乏生活哲理,不时地充实着趣谈内容,使故事的传说不断地翻新和丰富起来。

    故事早期的俚称,叫做“古话经”。既然称“经”,就有它“经典”的实在意义。中国的社会,长期以来,传统思想大体上是以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为主体,还参杂着佛教思想。然而,饱尝生活艰辛的历代劳动人民,却没有循规蹈矩地去追求形式,更多的则是注重生活中的实践。因此,他们所说的故事,多是与生活实际相关联。尽管封建、宗教的东西,长久地驾御着理论阵地,可是,人们实践生活中自由活泼的思想,却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正因为这样,创造生活的人民大众,所说的故事,尽管稀奇古怪,有些还荒诞不稽;却都是生活实践中的善、恶、美、丑。同时,他们还按照自己善良的心愿,尽情地对这些善恶美丑,进行着褒扬或鞭挞,想借此使善和美,发扬光大;恶与丑,无地容身。因此,这些故事,大多数都是扬善惩恶的内容,旨在告诉人们: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而且,还都是摆事实,讲道理,令人信服。因为这些故事,大多数具有朴素、普遍的生活哲理和浓厚的人情趣味,所以,任凭历史风雨的涤荡,还都永葆着青春。

    我生活在平民当中,从小就熏陶在这些故事里。对于这些故事,常常发生着奇想:我们民间的学问多么广博,其中丰富的哲理,往往发人深省!世上已经出版的故事书虽多,可是,我还没有见到过我所听说的这些故事!我以为,这也是我们民族文化之一。在现代化的社会里,人们已经没有时间再用言语去传播这些故事了。久而久之,这些故事将被埋没无闻!这么美好的民间文化,就要远离我们而去,多么可惜!于是,我跃跃欲试,要尽力而为,把它们写出来,并希望让它们保存下去!

    为此,我经常留心这些故事的结构和它们的逻辑。由于口说的只能算是“影子”,要想将它们变成文字,必须要经过提炼和升华。这对我来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早在十多年前,我就试着动笔来写;写写涂涂,又停了下来。最近几年,算是下了决心,一定要把它们写出来。三年来,简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写故事书”;从初稿到定稿,总算有了这点东西。

    民间所说的故事,雅、俗、清、荤皆有。我选取题材时,本着雅俗共赏的观点,尽量选取文雅、开明一些的。也就是说,我是有选择性地取材,写了这本故事集。然而,由于我见识的限制,所选取的题材,只能是普通百姓中的异常故事,末免题促面窄;与广博浩瀚的民间故事相比,我这点东西,恐怕连九牛一毛也算不上。

    中国的民间文化,像是浩瀚的海洋。长期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们,都有意无意地受着这些文化的熏染,意识形态也自然地受着它的影响。我以为,民间文化,要是能更好地挖掘和保存,使优秀的东西更全面地传播下去,我们瑰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宝库,将会更加丰富多姿!2004年3月20日温馨相告:《世说异事》并非是异事,而是世间常见事。譬如劝戒寓深意,读后定会善待自己与世事!
------------

罗盘先生

    罗盘先生

    这位先生,真姓真名,哪村人氏,不得而知(注)。只因为他的乳名叫罗盘,书念的又多,还一直没有做官,所以人们都叫他罗盘先生。他虽然早就做了古人,却有许多故事一直流传着;有些还很有意思,说起来令人生趣。

    罗盘先生本来应该是正命天子。因为他母亲得罪了灶神,被玉皇大帝撤去了龙骨,换成了狗骨,但却留下了金口。于是,罗盘先生一生惶惶而奔,却无一点正经业绩;然而,由于金口的原因,随口所言,即为真事。因此,有着许多传说。这里记着的,可以见其一斑。

    一、从小神灵护佑

    罗盘先生从小丧父,由寡母带着生活。一个寡妇,生活本身就不容易;还带着个小孩,加上没有多少经济来源,日子过得十分困难。这大约也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累其筋骨,饿其肌肤”的缘故。罗盘八岁那年,母亲送他去私塾先生那里念书。每天上学、回家,都有三个人同行。母亲看得清楚,以为是别的同学,因而并不在意。上学的路上,有条涧沟,每逢下雨,沟里涨水,总有一个老头背他过沟。每天如此,已成自然,罗盘不以为为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直到了罗盘的十岁。那年寒冬腊月的一天,下着鹅毛大雪。罗盘放学回家,脚上没沾雪尘,身上没有雪花。母亲觉得奇怪,问他:“你从学堂里回来,身上怎么没有沾雪?”罗盘说:“我从学堂里一出来,就有一位老爷爷背着我,还有一位奶奶给我撑着伞。所以,我身上没有落到雪。”母亲说:“那,这两个人呢?”罗盘说:“到了我家院子门口,放下了我,他们就都走了。”“你知道他们是谁吗?”“我没问。”母亲责备他说:“你这孩子,真不懂事,也不问一下人家是谁。”罗盘说:“那有什么问头呢。那老爷爷还每天背我过涧沟呢。”母亲又问:“每天和你一起上学、回家的那两个人是谁呀?”罗盘回答说:“也不晓得。只是我一上学他们就来了,我一放学他们又来送我回家。可是,他们都不念书。”母亲虽然觉得奇怪,却问不出所以然,只好罢了。

    罗盘在学堂里的学习成绩十分的好,先生说他有神童一样的天份。加上路上有人接送,使母亲联想到“大人物天生聪明,并有神灵保护”的传说,猜想自己的孩子将来可能就是个“大人物”。其实,也确实如此。罗盘自从降生以后,玉皇大帝就派下了家神、门神、灶神等诸路真神来到他家,各司其职,保护罗盘;又命令土地菩萨负责罗盘的出入安全。那上学的路上,又接又送的人,就是土地菩萨。如是,罗盘的一举一动都受神灵保护。

    这年年关,母亲到罗盘舅父家欲借一斗米过年,被他舅父回绝。母亲对其舅父的绝情十分忿慲。腊月二十三,是送灶神上天向玉皇述职的日子。吃过早饭,母亲洗锅洗碗时,想想在困难的时候,连亲兄弟也不肯照应,越想心里越难过;想想自己孩子将来总会发达,自己不会永远受穷。这时,正好一把筷子洗好,她顺手将筷子在锅沿上撘了撘,以漓去水滴,说:“我的儿子将来要是做了大人,先杀他的娘舅!”不想这一把筷子,正搭在灶神的屁股上,把灶神屁股打的生痛。灶神满腹愤怒地上天奏本去了。可见,家中若有真神,一家人的言行都要小心谨慎才行。

    二、玉皇撤骨

    灶神回到天庭,按照惯例,来向玉帝述职。他忿忿地说:“罗盘一家没有德性。将来坐了天下,恐怕没有老百姓过的日子。他的母亲说:‘如果我儿子做了大人,先杀他娘舅’。连娘舅都杀,哪里还有百姓的活生?我们一年到头在他家里,听不到一句好话;临来时,还打了我四十金棍。现在,我的屁股正痛得难受呢。”说着,将屁股翘着给玉帝看。玉帝其实并没有看出什么,但却勃然大怒。立即下旨:“撤掉罗盘的龙骨,换给狗骨”!

    罗盘十岁的腊月二十四,忽然在家中生起大病来:高烧不退,昏迷不醒。母亲急得到处求医。临近过年,又难得寻到;勉强请来郎中,又都束手无策。附近有座大光寺,寺里有个得道和尚,名叫依静,常常夜观天象。这天,看到紫微星界一颗亮星黯然失色,比普通星还暗。又听得山下罗盘病重,心想,这种天象,莫非应在这小孩身上?二十五一早,依静来到罗盘家里。罗盘母亲知道依静有些道行,就恳求依静给罗盘看病。依静来到罗盘房里,见罗盘昏迷不醒,用手摸摸,高烧得烫人。依静出了房门,对罗盘的母亲说:“孩子病得很重,必需立即将茶叶米放进他的嘴里,还要把他放进地洞里去,才可以免于一死。”罗盘的母亲立即把茶叶与米和好,放进了罗盘的嘴里;又将自己家用于藏山芋的地窖拾掇干净,请人将罗盘抬进了山芋窖中。

    正在撤罗盘身上龙骨、换给狗骨的天使,见罗盘口中有了“白蛆秽物”,又见被送入了地下;立即上天,向玉帝回复说:“罗盘身上龙骨已经换成了狗骨,只是口中已经生蛆,所以还没有换。目前罗盘已被他家里人埋到地下去了。”玉帝说:“既然如此,罢了!”这样,天使算是交了差。

    罗盘自从进入山芋窖后,病态渐渐好转。到了正月初十,已经能够吃点米饭;十五,他从地窖中走了出来,病体渐渐康复。新学期开学时,他还是上学读书。只是,来来去去,独来独往,无人陪伴、更无人接送了。

    原来罗盘这场大病后,被去销了天子资格,只因为依静的办法,才使他幸运地保住了“金口”。

    三、金口的故事

    罗盘被换成狗骨后,自己并不觉察。只是性情比以前好动难静,学习兴趣也没有以前浓厚。虽然家境贫寒,母亲还千方百计地使他的书读到了十六岁。那种社会,书读到了十六岁,可谓“浸透了墨水”。因此,一出学堂的门,人们就称他为先生。也不知道什么原因,他一直与仕路无缘,终身没有做官。只落得个人人皆知的“罗盘先生”的称呼。他既没有做官,就没有官的际遇,只好与老百姓接触。因此,他的故事都发生在老百姓当中。

    罗盘先生,总是以毛驴代步;走到哪里,骑到哪里。由于既没做官,也不种田,平身多是游山玩水。好在人们尊重斯文,于是,他的衣食饭碗就散布在民间。走到哪里,吃到哪里,用到哪里。虽然没什么财产,却也不受饥寒。

    一日,罗盘先生骑着毛驴经过一位编织草鞋的老人面前。见这位老人挺直着腰杆,聚精会神地双手搓绕得不停,甚是灵活。老人草鞋编得精致,比大姑娘做的綉花鞋也不逊色。先生看了很有兴趣,大有羡慕之情。心想,这样的人,应该要有好的生活。于是信口说道:“你左搓右绕,金锅银灶。”老人听了,并没有想到他是金口玉言,却说出了自己心里的想法:“先生,我要是真的有了金锅银灶,还不舍得拿它烧锅做饭呢。”先生心想,这可坏了:老人如果不用锅灶烧饭的话,那不要遭饿了么!还不如让他挣点吃点吧。于是,他改口说道:“你左绕右搓,等米下锅。”从此,凡是编织草鞋的,生活总富裕不起来,都是吃着早餐愁着晚餐。

    一个寒风凛冽的冬天,罗盘先生来到繁昌县城以东十五里的城山冲里。见山峦重叠,山上毛竹青翠挺拔,虽是冬季也郁郁葱葱;许多人家门口堆着大堆的陈柴,成批的毛竹正在外运。大人小孩都健康欢乐。看来,这里的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人丁兴旺。他来到一位正在斩柴的妇女跟前,与这位妇女答讪着说:“好来好去好个城山冲,无柴无米能过三冬。”这位妇女因为烧惯了陈柴、吃惯了陈米,深有感触地说:“先生,陈柴、陈米都不好。陈柴里面蛇虫蚂蚁多;陈米里面蛀虫多。不好烧,不好吃。”先生听了,心想,我可是希望你这里能丰足富饶呢,可是你却不领情。于是,改口说道:“城山竹子一条龙,越驮越穷。”从此,城山竹子虽然年年丰盛,可是,居住在城山冲里以毛竹维持生活的人,却再也富不起来。

    初春的一个上午,罗盘先生骑着毛驴从谷口的十里长山头上经过。山上松树林立,树阴遮天蔽日。在一块平坦的山地上,刚刚砍伐了一批松树,这里的天空豁然开朗起来,温暖的阳光照着,使人浑身舒畅。罗盘下了驴背,让毛驴去吃青草,自己找了一棵松树档坐下来休息。休息够了,起身赶路。不想,屁股下的裤子,却被松树汁粘在树档上了。他使劲一扯,“呼哧”一声,险些把裤子扯碎。他忿忿地骂道:“你这个烂档瘟的东西!”骂过以后,又突然想起,自己是金口;这么好的树,砍过了就瘟死,今后哪里来的松树呢?于是,他马上补充道:“飞子成林吧。”从此,松树砍过以后,其根部不能像其他树桩那样重新长苗,而是直接腐烂;而其种子生命力却特强,飞到哪里,都能正常生长。因此,松树的子孙还是繁盛不衰。

    罗盘先生到泾县做客,好客的泾县农民热情地款待他。吃饭的时候常常将肥肉、好菜放在碗底下,上面装饭。先生吃的时候,越吃越好吃,越吃越肥腻。先生对主人说:“泾县人,后来富:泾县土,肥下处。”从此,泾县的老人,一般都拥有比年轻时更丰厚的财产;泾县土地上种下的植物,不怎么需要施肥。地力越往下越肥,植物越长越兴旺。

    本来人们穷富悬殊不大,对钱的**也不强烈。一天傍晚,一群小孩在晒稻的场地上游玩。罗盘先生骑着毛驴,从这儿经过。觉得这些顽童十分可爱,便骑着毛驴看孩子们嘻戏。看着看着,不觉手中的鞭子滑落到了地上。先生想使唤一下孩子,也是拿孩子取乐。便指着一个小孩笑眯眯地说:“喂,小把戏(对小孩的妮称),你把这鞭子捡来给我。”不想这小孩却不买他的账。罗盘先生又逗趣地说:“谁给我把鞭子捡来,我给他十文铜钱。”当时十文铜钱能买一斤蛮糖(自产的麦芽糖)。捡一根鞭子给十文铜钱,应该不算少了。不料这群孩子不仅没给他捡,其中一位大一点的孩子还说:“我们都有钱,谁稀罕你的钱啊!”无奈,罗盘先生只好自己滚下驴背,拾起了鞭子。临行时,先生想,世界上还是应当人人都珍爱钱财才行。如是,他念道:“穷的穷,富的富;帮的帮,顾的顾。”本来世界上财富分布比较均匀,人们对于钱财的**并非十分强烈。从此以后,穷人更穷,甚至穷得连穿衣吃饭都难,只好靠帮工卖苦力生活;富人更富,富得财气压人。形成了人人爱钱,“有钱能使鬼推磨”的局面。

    从前,农民种田,不必天天下田劳作。但是,成群的飞鸟老是为害庄稼。人们赶了又来,防不胜防。一日,有一位在大路旁边放牧耕牛的老农,看见罗盘先生骑着毛驴向他走来。走得近了,老农说:“先生先生,你可知道?田里雀子,老赶不掉。”先生听了,伸手在老农的牛背上抓了一把牛毛,往田里一扔,说:“叫你田里长牛毛,你到田里慢慢掏。”本来,这位老农知道他是金口,实指望他能讲一句制住雀害的话;不料他却讲出了让田里长牛毛的话来。从此,农民种的水稻,田里都长着密密麻麻的牛毛草。农民们只好拿着竹杆做成柄的农具到田里除草。雀子虽然不敢再来了,可是,农民们为庄稼除草却一点也不能松懈,大大增加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罗盘先生仗着自己满肚子的学问,一口的金言,周游民众之中,留下了许多故事。他是精明,是糊涂;对人民做了有益的事,还是做了有害的事,似乎不好定论。他的故事还有很多,这里仅仅只是一鳞半爪。无论如何,他确实是个有名的先生。不过这么有名的先生,却被一个村妇“治”了一回。

    四、与村妇较量

    一个初夏的上午,罗盘先生骑着毛驴从几位插秧的农民跟前经过。农民们手执秧把,弯腰插秧。其手脚灵活,身形敏捷;罗盘先生看了,产生了像看花观鸟一样的兴趣。于是他对着插秧的人说:“插秧哥,插秧哥,一天插了几千几百棵?”插秧的农民听了觉得好笑,插秧只有问插了多少田,哪有问插了几千几百棵的人?谁又数过插了几千几百棵呢?于是,没有理睬他。第二天,罗盘先生又从这儿经过,见这些人还在插秧,又问道:“插秧哥,插秧哥,一天插了几千几百棵?”这一回,插秧的人认真地考虑起来了:看来,不回答他,他会不罢休呢。于是,有人说一天能插两万棵,有人说插不到,有人说还不止。在他们争论不休时,罗盘先生已经走了过去。这场争论直到吃午饭时还在继续。在家烧饭的主妇秀芹听了争论说:“你们争什么来?”大家七嘴八舌地将田里那先生问的话说了。秀芹听了说;“明天那先生要是再来问的话,你们就这么回答他……”

    第三天上午,罗盘先生骑着毛驴仍旧从这里经过,看见这班插秧的人还是说:“插秧哥,插秧哥,一天插了几千几百棵?”插秧的听了,其中一位汉子名叫郑生的说:“得得得,得得得(形容毛驴走路的声音),你一天走了几千几百脚?”罗盘先生听了,欣然起来,勒住毛驴说:“前两天你为什么不说呢?”郑生说:“那时候没想起来。”“今天你怎么想起来了呢?”郑生自豪地说:“是我内眷(老婆)说的呗。”“那好,”先生说:“你回去对你内眷说,我明天到你家吃中午饭;要一碗装十样菜,要圆桌子连着长板凳。你可别忘记了。”说完催驴走了。

    郑生心想,这可惹麻烦了!吃饭还是小事,那一碗装十样菜,圆桌子连着长板凳到哪里办去?回来向妻子秀芹说了,并埋怨她“聪明竟被聪敏误”。秀芹本来好客,听了笑着说:“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你别烦神。明天中午请先生来吃饭就是了。”郑生不知道秀芹将如何招待这位先生。

    第二天中午,罗盘先生果然骑着毛驴和郑生这班插秧的人一起来吃中午饭了。郑生见秀芹没有什么特殊行动,心里暗暗着急。吃饭的时候,秀芹说:“郑生你来。”她指着石磨说:“你将这磨给我搬开,摆在堂前(大堂)中间。我要用这‘圆桌子连着长板凳’招待先生。”郑生听了恍然大悟,啊,原来这就是“圆桌子连着长板凳啊!”是的,那石磨是圆的,算是圆桌子,那磨墩腿是长的,就是长板凳了。正式吃饭了,插秧的人满桌子的荤菜、素菜,还有酒喝;可是,罗盘先生那一“桌”上,只一小碗韭菜炒鸡蛋。郑生当着先生的面问秀芹说:“先生是贵客,只有这一点点菜像什么话呀?”秀芹笑着说:“先生高人,要吃一碗装十样菜,我这韭菜加鸡蛋,就是十样菜了。也实在是对不住呢!”先生看了,也不客气,就坐上了磨墩腿说:“得当,得当。”吃了起来。先生在丰盛的餐桌旁边,吃着这一顿简陋的饭,在坐的人看了既不过意,又暗自好笑;这些人的表情,难免流露出来。罗盘先生本意是不麻烦主人;今天看情况是上当了,又不好声明,心里只怪这村妇太精明。

    吃过中午饭,农民们要去插秧;先生也只好告辞。临走,他还想扳回面子。先生叫来秀芹,一脚立在地上,一脚踩着驴鞍说:“嫂子,你说我是上驴背还是下驴背呀?”秀芹见了,心想,这可难说呢,若说他上驴,他下来;若说他下驴,他上去。无论如何也说不准。于是,秀芹赶紧来到门口,一脚门里,一脚门外,面带微笑地说:“先生,您说我是进门,还是出门呢?”罗盘见了,强作笑颜,无可奈何地说:“嫂子,你真聪明。”说着,从随身的行李袋中,拿出一条布围腰(围在腰间的布),送给了秀芹,说:“你围上它,不仅能挡拦尘垢,还聪明过顶。”所谓“聪明过顶”,就是聪明的过头了;也就是说不聪明了。据说,从此以后,妇女考虑事情,总不如男人到位——女人的聪明不及男人,是罗盘先生“害”的!

    五、自食其果

    初秋的一天,罗盘先生和两位经常相处的处士(念书没有做官的人)从浮山顶上游玩回来。走到笠帽顶下,已经是下午的申时。天气既热又闷,一片乌云遮住了太阳。乌云越积越厚;天空黑压压的,远处已经响起了闷雷。一场暴雨眼看就要来临。三位骑毛驴的先生,急急鞭策坐骑。可是,毛驴只能散步颠簸,不得扬蹄奋飞。附近又没有人家,没有躲雨的地方。眼见得就要被暴雨大淋一场了。

    罗盘先生举目朝笠帽顶山上望去,见半山间有一块巨大的岩石,像人戴着的笠帽,悬空地伸向南边;它的下面形成了一个虽不挡风却能避雨的空间。那里面已经聚集了七八个放牛娃,正挤在一起躲雨。小小的岩檐下,已经挤得没有空地,而外层的人仍免不了淋雨。罗盘先生心想,只有叫这些孩子出来,我们才有躲雨的地方。于是,他一边驱赶毛驴向岩檐下跑去,一边大喊:“小放牛的,快跑,石头要倒!”小放牛的认得罗盘先生,知道他是金口,他说要倒,就会倒的。于是,一窝蜂地逃了出来。这三位先生见放牛娃果然让出了地方,一齐钻了进去。小放牛们刚跑出来,还没来得及站稳,就听得“轰”的一声巨响,大岩石在大雨中果然倒了下来。罗盘先生一行三人,连他们的毛驴都被严严实实地埋在了里面。如今,笠帽顶南麓那一堆被称作“罗盘石”的乱岩石,据说就是这个事件的遗物。

    罗盘先生活了多大年纪,无从考证。从他骑驴占据放牛娃的躲雨处,那样活泼灵敏的样子来看,估计不足五十岁。可叹的是,他聪明一世,金口玉言,自己却断送在自己的金口玉言上,而且还拉上了两位处士!

    注:民间传说:罗盘先生本来是应该做皇帝的,因为被玉皇撤了龙骨,没做成皇帝。但是,辅佐他的文官武将却都下了凡。因为他没有做皇帝,这些文官武将没有领头的人,只好做了梁山上的草寇,数量多达108位。可见罗盘先生活动时期,应该是在北宋徽、钦宗(约1100——1127年)的时代。
------------

徐 贡 元

    徐贡元

    徐贡元,字孔赐,别号紫岚,繁昌县弯子店接官亭小兴湖人。明嘉靖(明世宗朱厚熜1521—1567年在位)辛丑(1541年)进士。他学识渊博,为官清廉,为人正直,不屑阿谀。为官三十载,迁任十四次。当时,与夏言、海瑞、邓元标被称为天下四君子。嘉靖帝赐“徐公书院”正八间正方形亭式建筑一座,海瑞赠:“天下一君子紫岚君子居”匾额一块。万历甲戌(1574年)在家中逝世,享年64岁。住处大路旁有凉亭一座,称“接官亭”,该地名即由此而来。还有牌坊五座。这些建筑,都在后来的战乱中毁去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358 359 360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367 368 369 370 371 372 373 374 375 376 377 378 379 380 381 382 383 384 385 386 387 388 389 390 391 392 393 394 395 396 397 398 399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420 421 422 423 424 425 426 427 428 429 430 431 432 433 434 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