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早产

    雨豆滴豆滴般的下,“啊,啊――”一声声痛凄的声音传来,在一个井台边,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妪扬起蒲扇般的糙掌扇向一位身怀六甲的妇人。“天夭的糟蹋粮食的娃,就你娇贵,一家的命,一家的粮,这湿了水,看天几天不好,发起芽,咱全家就一脚瞪。”拍、拍又是两下实落在妇人的身上。妇人并未躲避,面有愧色,护着肚子,实实挨了两下子。可是最后一下子,老妪落狠劲的扇,妇人本就娇小,被这一劲道扇退一步,刚好踩在天井盘的石阶处,雨天石台滑湿,妇人后退的脚未站稳,身子向后倒,摔在地上,伴着雨水。

    “你这不省心的,还不快去做饭,省着点,咱们又不是什么富贵人家,你嫁过来那么多年了,家里的石头都还不认识,哪里该踩哪里不该踩都不知道。还不快起来,做饭去,轻省的。也是仨个孩儿的娘了,还好像头胎似的。做给谁看哦。”老妪比雨滴下得还快的吐吐沫星子。妇人这一下是摔着了,“痛,”血从两腿处滑出。

    “娘,怕是要生了,帮帮我。”妇人乞求的望向老妪。“这怎么说生就生了。”老妪看到混着雨水的一滩子血,漫湿了井旁的地面,惊吓了。幸好也是5个孩子的娘了,什么阵仗没有见过,急急向屋内喊:“析儿,快,到村东区找顾稳婆,海儿,快,去找你爹爹回来,就说你娘早产了。”

    俩孩子得令,迅速的向外跑,老妪就站在旁边,急着去烧热水,也不先将妇人扶入里间,任雨水打着。这时一对只2岁的双生男娃从厅堂内跑出来,一看自己的娘倒在雨中、血滩上,哭着喊“娘”。不一会儿,俩人转身入厅堂,将簸箕里的豆豆倒出,一人手拿了一个簸箕,站在妇人的身边,将簸箕顶在妇人的头上及肚子上,嘴里还不停的喊“娘,娘。”声声俱泪。

    李家村不大,就三十多户人家,不一会儿,顾稳婆就在析儿的拉扯下赶到。一看井边妇人的样子,泪水就下,“这,这苦命的孩儿,咋突地这般了。快,析儿,快来扶扶你三婶,扶到屋内去,也不知坐了多久了,可别落下病根才好。”顾稳婆也是做惯农活的,力气还行,一扶就将娇小的妇人掺起,在3岁小析儿的帮助下,将妇人邓氏扶入了房。因为邓氏的衣服都是湿的,顾稳波立即为其换下衣服,只为其着了单衣,下衣未着装,并大声的唤着“加把劲啊,李家娘子,呼气……”

    海儿的爹李诸正在田间,离家有一点距离,3岁的海儿受了邓氏一身血的刺激,边哭边跑,至田边时,远远看见李诸就对其嚎哭“爹,娘,血,一身,大夫,不会死。”可怜的娃,吓得已经语无伦次了。

    李诸看到自家的海儿在田边嚎哭,立即扔下锄头,拍拍手上的泥土问道:“这是怎么了?”海儿看到爹,心安了三分,经过这一路的奔跑,也想了些。将自己看到的整理了出来。哭喊道“爹,娘被嬷嬷扇倒在井台边,出了很多血,嬷嬷叫我找爹,叫析哥找顾稳婆。”“这”李诸一听,人吓呆了一分,痛、恨、悔、怨混在一起,为邓氏而痛,恨自己的无用,无法保护妻小,悔自己不在邓氏的身边,怨娘亲不疼自己这一房。

    听得声音,田头的李老爷子及李渔、李氏赶了过来,看到自家的孙子一身泥浆,哭得声音嘶哑。三儿呆立,李老爷子问道:“海儿,这是怎么回事?”这时所有人都没有想到邓氏有事,毕竟前天稳婆来看时还说要下个月才可以生。

    海儿将刚刚的话又哭喊了一遍,李老爷子及李渔、李氏一听也傻了,李老爷子不愧是一家之主,呆立三分钟后立即反应过来,对着大儿及大儿媳妇说道:“快,渔家的,带仨小跑回去帮忙。诸儿去村头请张大夫,渔儿和我去张大爷家借牛车去镇上的康和堂请康大夫。”

    李家人干活都是利落的,一落得吩咐,各人立即动作。李诸抱起海儿就奔向张大夫家,李渔、李氏及李田、李薯、李籽向李家跑,各人做不同的事,李渔是回家拿钱,李氏及仨小是回家帮忙的,李老爷子拔脚向李阿公家疾走。

    回到李家,顾稳婆帮邓氏换好衣服,张大夫也到了。张大夫一路听了海儿断断续续的儿语,也知道邓氏应是胎膜被撞致使早破、羊水外流、**出血,只是不知是大量出血还是小量,小量是还好的,大量就是救了,大人小孩也是亏了,将养一年也是不能正经干活了,这还是好的,最坏就是二条命啊。三儿一家以后可是如何是好啊。张大夫是村里的大夫,对村民都是有感情的,自然而然的就加快了脚步。

    这李家的情况,村里人也是知道一点的。李家大房娶了本村的李氏,都是做惯农活的,有仨个儿子,都可顶半个壮劳力的,这也是今天李老爷子带上仨孙子下地的原因。李家二房是秀才,平时在镇上的莫家馆教书,一个月得二两银子,一妻一妾,一嫡长子一嫡长女,一庶子。庶子未到开蒙时期,故被送至村下的李家,帮忙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而早年李家为筹二房李稻县试的银两,李诸被李嬷嬷卖到镇上的余木工家做学徒,在李诸被欺最落迫时,住余木工家旁的邓氏怜其身世,在力所能及下对其援助。后来李二哥中了秀才,李老爷子用二两银子将其赎回。邓氏是邓秀才家的独女,是镇上少有的才女,长得娇小可爱,温婉贤淑,正所谓才女佳男,一来二往,俩人私定终身。为了筹得二哥李稻院试的银两,李嬷嬷想送李诸给镇上首富张地主做上门女婿。好在李诸是个有主见的,上邓秀才的家,跪求邓秀才同意其迎娶邓氏。邓秀才家本不同意,邓氏一烈女子以绝食相要,邓家无法,只得同意。李家因摊上了秀才家门,在李老爷子的定论下,李诸迎娶了邓氏。并拥有了李海及一对双胞胎。而李诸迎娶邓氏使李嬷嬷的计划破产,故李嬷嬷一直都不喜邓氏。
------------

第二章 穿越

    到了李家,碍于女子生产,男子不得入内的条例。张大夫只得在门外向内喊:“顾婶子,李家娘子现在怎么样了。”突然“呱、呱”声伴着顾稳婆的声音传来:“这还真是位疼人的小千金。张大夫,快,我这捡拾一下,快进来看看邓氏可还行。”屋外的人听得哭声心里头一松,未发生最坏的第三个结果,毕竟现在一小已安全了。不一会儿,顾稳婆就出来了,李诸急忙抢入,张大夫第二脚跟上,房内仍有浓重的血腥味,邓氏披头散发的躺在床上。李诸的泪止不住的下,谁说男儿有泪不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只见床上的邓氏脸色苍白,张大夫见了忙为邓氏把了一下脉,观其脉像平稳,心头一松。向李诸道:“人人都说女儿贴心,看你家的闺女就是一宝。幸好她出生的快,没怎么折腾,可能一痛上,不多会儿就出来了。海儿娘这也是第三胎了,若是头胎大人就去了啊。现在娘俩虽然都亏了身子,可这也是最好的情况了。大人这是要坐七七四十九天的月子的,待会儿去提些药,回头补补。闺女也抱过来,我看看。”

    李诸听罢张大夫的话,一颗心终于回落身上,忙喜笑颜开的跑去看这个殷殷相盼的闺女。可不是殷殷相盼嘛,李诸有仨个小子了,就盼闺女,现连张大夫都说自家闺女是贴心的,而且还保了邓氏的命,就更是心疼闺女了。

    在旁边帮忙的李氏早已从顾稳婆的手上接过自家的侄女,欢喜的眼睛弯弯的,李氏也是有仨小子,这几年儿子长大皮实了,李氏就觉得有点心累,家里的其他侄女相较都没有这个侄女看起来乖、惹人疼。( )

    刚出世的婴儿脸黄黄的,虽然五官皱在了一起,粗看还是可以看出是个眼睛大大漂亮的孩子。从李诸三房这一家子五口人也可以看出,这又将是怎么一个精致的孩子。

    李诸从李氏手上接过自家闺女,一边看一边乐呵,傻乐。旁边的李海、李波、李涛则在一旁踮起脚,仰着头不住的往爹爹的手里瞧,他们听了李大夫的话自我理解为是自家的妹妹乖,救了娘亲的命,欣喜异常。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的护着自家的妹子,就算她长得像剥了皮的兔子。李诸看了又一会儿,将闺女抱到张大夫跟前,张大夫看了一眼,细心的嘱咐了一些照顾早产儿的需要留意的细节,如喂些蛋羹。还有以后要娇养等。李诸听后一一记下。

    这时李嬷嬷及二房的正妻王氏、妾吴氏都过来了。刚还听到张大夫娇养闺女的交待,都是微不可察的皱眉。心想,照张大夫说的,三房六口人,只有李诸一个人干活,二个人还要娇着,即二人不干活还要人服侍。在农村,怎么可能真的娇养坐月子的妇人,更何况现在是秋收期间。

    在李诸怀里的小婴儿,简雅,吧唧着嘴睁开眼睛,模模糊糊,无法看清,只是听到一位男人的笑声,旁边的人好像是穿古穿的,她想说这是哪,张口只是发出呱呱的哭声。她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穿越了,咱也狗血了一回。

    她回想穿越前,她在“精致茶庄”的休闲区,一身素雅裁体合身的连衣裙,马尾一晃一晃,面容姣好、清秀举止优雅,心情很好边哼歌边不停的在茶几上写写画画。

    正常来说,简雅应该心情很糟,她于今天上午发现未婚夫与另一位女子衣衫不整的在未婚夫的办公室里。她未婚夫一看到简雅第一时间就飞至简雅身边向她解释,现在豪门都是这样的,为了巩固自己家族的地位,只能娶简氏家族的女儿。不然在以后的争产中将失去有利的地位。而简雅将是他的第二位妻子,刚才那女子也是同意的。哼,豪门,就她未婚夫家族只有1间半死不活的家族企业就自称为豪门。如果他知道简雅自己经营的,在全国有17间连锁店的“精致茶庄”只是用自己的私房钱自己经营的小产业。在他床上可以带给他荣华富贵的豪门女子只是她们简氏家族的一个旁支,又是怎样的一番情景。

    简雅爱财,平时不露财,不,应该说是平时一心敛财,这也是简氏家族族人的特点,可能这也是家族百年不败的原因吧。无论发生什么事,简雅都会计较自个的得失。钱,利,是第一,其余的都不重要。利弊分析如下:未婚夫这一称号是私定的,未通知家族,家里也没有人知道她有未婚夫。朋友也没有,手帕交只有一个,交待一声就行了。平时简雅很看重自己的事业的保密工作,有商业往来的商家也不知道这个未婚夫,所以在名誉上是零损失。钱财上,简雅就请了几餐饭,和平时的一些小点心。点心是自己用心做的,可以索要分手费。所以简雅现在心情很好的在算计要争取多少分手费。毕竟她未婚夫不是自称豪门吗,一点点分手费不为过吧。简雅零零总总列了五十项,小到在家中的普通白开水也折现纳入其中了。

    简雅兴冲冲的带上罗列好的损失,喝杯茶就准备起身去找前未婚夫索要损失。忽然,一阵头晕目眩,她就晕倒了。

    休闲区的门被推开,可以看到一张艳丽的脸狠毒的一撇,正是简雅前未婚夫的现任女朋友,原来简雅的前未婚夫不仅有未婚妻、女朋友、并正追求一传说中的豪门女(在办公室的那位),也真是极品了!而他的女朋友妒忌心之强,导致又另一故事了。

    简雅费力的看了一会儿,发现什么也看不到,一阵倦意袭来,她心想,前世三十二的剩斗士,现在白多三十多年,有什么不可的呢,即来之则安之,周岁后就要开始赚钱了,早赚早储以后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好,(前世的财迷今世还是,本质是三世不变的了)现在年纪还小,听外面的声音,好像自己是早产儿,母亲是被老嬷嬷即父亲的娘推至早产的,好像还有小哥哥,家中劳动力少,老人又不疼。在古代,在自己行动不便的一岁前希望不要饿死了。带着虔诚的祈祷,简雅想通后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

第三章 夜话

    李诸在张大夫、李海、李波、李涛面前重复了一遍张大夫的吩咐,转向李海、李波、李涛,嘱咐仨小子记好,并要不时提醒他有什么未做好的。[]这就是李诸特殊之处了。李诸是个知足的人。他凡事都会告知家里的孩子,并让他们参与进来。他认为现在他能够平安与邓氏生活在一起,孩子都是天赐的,就是沾有神气的,要留下他们就要用凡尘的事将他们的脚绊住,这样才好养。

    李嬷嬷进房看到李诸怀里的女婴儿,一脸厌恶瘪着嘴道:“一赔钱货。”李诸听后眉头微不可察的皱了一下。仨个孩子拉着父亲的裤脚,一声不吭围着父亲。李嬷嬷与二房的王氏、吴氏在门口张望了一下,闻得血腥味扑鼻而来,就转身离开了。

    大嫂李氏走到李诸的身边说到:“他三弟,母女二人平安比什么都重要,你尽管放心,有什么就叫大嫂,一家子人,没什么客气的。等会儿,你大哥和父亲回来,让康大夫再瞧瞧,看看还有什么还需要注意的。有什么需要帮忙,你尽管到我们那,李田仨个虽然力气不够,也是可以干些简单活计的。”“谢谢,谢谢大嫂”李诸听后忙不迭的致谢。李诸偷偷塞了伍佰文钱给张大夫,张大夫忙推辞,李诸道:“张大夫,大家邻里邻亲的,咱媳妇和闺女以后还要麻烦您特别照顾的,这会儿就别推辞了。”又欠了一下,最后李诸发狠道,若张大夫不收则以后有事也不敢请他过来,张大夫想以后一定好生帮忙看着,就带上银两走了。

    李氏看见邓氏晕睡过去了,忙将一屋子的人请出去,李诸说什么也不肯出去的,他也帮忙将厢房重新清洗了一遍,用艾草熏了一下,去去腥味。将婴儿放在邓氏的旁边,用被子为邓氏捂好,以防走风,落下病根。不一会儿,邓氏就醒了,睁眼一看到李诸就眼睛红,满眼的泪水。李诸看到邓氏醒了,满心的欢喜,凑到邓氏的边上,小心的说道:“娘子,”这时他也不知道要怎么开口。邓氏与李诸从侧面看也算青梅竹马,心知李诸是要说什么的,点头说道:“我都知道,你也不易。我这不就是放心不下你,这一家子,从鬼门关边上走了圈,也是要回来的。诸,我平时就不擅长农活,现在这一摔,身子亏了,以后家里就你一个劳力,你说这可怎么办的好?”李诸一听这话,也从看到邓氏没事的欢喜中清醒了过来“唉,这还真对不起大哥大嫂了。平时下田,他家劳力多,都是他们家出大力的,你帮忙做家里的活。现在我也不舍得你做这些了。都是我累的你,如果你嫁在举人家,是使唤奴婢的,又怎么会烦、碰这些腌?事。”“你快别这么说,嫁你,我心甘情愿。大哥一家的恩惠我们记下了,以后有机会再报答就是了。”邓氏神情黯淡,看了看李诸,欲言又止。李诸看看邓氏的神情,道:“娘子,这几年辛苦你了,经过那么多事,我也想好了。我就是一个有娘生的人,老爷子也就看在你爹的面子上,对我们还有点情分在。不过这次后,我们一房就是一拖累,小的小,病的病,娘及二哥家都还记得我反抗未提供到银两,使二哥错过了一次的院试。”邓氏听到这话立即说道“这不怪你,你二哥这样的也是难高中的。”前些年,李家的大女儿嫁给张地主做三姨娘,得了些钱财,供了李稻去进行了两次院试,但是均落第,在评价学问这一方面,邓大才女还是有权威的。“我知道,可是……唉,二哥家的说如果那一年去考是会考上的,我也知道,读得多才更有机会,也没听过错过一次院试就都考不上了。我今儿是想和你说,不如我向爹提出分家,也不好一直拖累大哥。更重要的是,你在家不需要伺候娘和二哥家的。如果在这四十九天内,她们让你下地了,落下什么病根了,我怎么对得起你家人,对得起我的心,我会内疚死的。”邓氏听到这,哪里不知道她的夫,为了她,也是愿意担起一切的,放弃一切。这一张口分家,是要担起不孝的名声的。在如今,孝字当头,不孝名声一落实,就永身无法出仕了,她是知道的,在他最艰难的日子里,他还是不忘看书的。读书致仕,或许是他的心愿。邓氏泣不成声的说“诸,你不必为了我如此的。”

    “无防,等会老爷子和大哥回家,让康大夫再看看,千万别落下病根了。等你歇一两天后,我再提。就这么定了。你也别多想了。你想想,咱们孩子小,今天是你这,哪天是孩子出事呢。到那时,你我可承受的起,真出事了,我们没分家,我要怎么办,不是难为自己吗?”邓氏听后想想也确实如此。致仕,孩子可以继承父母的愿望,但是孩子亏了,就什么都没有了。现在女儿身子已先天亏了,仨儿也小,以后分家自家忙活自家的,也是好的。一说到孩子,邓氏就不再言语了。

    李诸坐在邓氏的旁边,将仨儿叫到身边,看看闺女,仨个儿子都欣喜万分的围着妹妹,不过都没有出声,怕吵醒小家伙。刚刚李氏已经为仨个孩子换过衣裳了,给了他们仨个一碗姜汁说是顺带的,因为她自己的仨个孩子也是在雨中劳作的。不管怎样,李诸和邓氏是满怀感激的。李诸抱着邓氏,小声的说着话,不一会儿邓氏就有笑声了,仨个孩子紧张过后放松,看看母亲看看父亲,不一会儿就有点睡意,脱鞋爬上坑,睡下了。邓氏还在想着李诸要提分家的事,皱着眉,忽然,邓氏对李诸说道“你还是暂时别提分家这事了,出了今天这事,如今我身子是亏了,不能干活,可能还要人伺侯。我觉得娘和二房的为了不伺侯我,是会主动提出分家的。”李诸听后,精神一振,欢喜的道“娘子有理。”毕竟,不用背不孝的名头也是好的。
------------

第四章 药钱

    不一会儿,想通的李诸,欢喜的搂着邓氏,放松的睡着了。李诸奉行的是娘子说的话是对的。毕竟她的学识是已成为举人老爷的亲家公教导的,且娘子的学识也是受到翰林院院士邓进士的赞赏的。也正是因为李诸这些放在二十一世纪也是新好男人的优点,让邓氏这几年不论李嬷嬷如何刁难、打骂,她都能忍受的下来。她心下是认为,只要李诸不难为,开心,她也就开心。双方都是一心为对方着想的,也是他们夫妻情意浓浓之因。

    李老爷子及李渔于丑时带着康大夫回家了,敲醒三房的门。李诸进来开门,“大哥,爹。”向康大夫简单讲了邓氏与孩子现在的情况。李渔因是三弟的厢房,又有女眷,不便入内,询问了李诸一些情况,听到大人小孩平安,身体亏了,笑着说:“亏了就亏了,好好将养着就是了。现在你是儿女齐全,也是儿孙满堂了。”李老爷子听闻是个闺女,脸沉了沉。李诸看后心冷了冷。李诸赶忙迎了康大夫入内,道:“康大夫,我媳妇今天摔了一跤,早产了。你看看我媳妇和闺女现在可好?”

    李家村至镇上要十二公里的路,康大夫想如果严重的,赶过去也是无救的了,轻的去到可也已经完事了。但是早产的女子是邓举人的闺女,劳累一下赶这一趟,面上好看,且未得罪举人老爷,故连夜坐牛车来看看。

    康大夫入厢房,看见房内已经收拾整洁,看到大人小孩安稳的睡在床上,心中松了一口气。邓氏今日生产,身体又受挫,但长期养成的习惯并未睡沉,李诸起床,她就醒了。邓氏看到康大夫,小声地说道:“康大夫,真是对不住您老,那么晚还让您老赶来。”康大夫轻步移至床前,“无妨,我先看看闺女,再为你把脉。”“好”就算康大夫不出声,邓氏也会先让他为闺女把脉先的,对于母亲来说,儿女永远比自己重要。

    康大夫仔细的为女婴、邓氏把了脉,转身对李诸道:“孩子及你媳妇的情况不算太糟,大人这月子要坐好。小的这几年要好好的将养。我开几符药,明儿到镇上抓了,让大人小孩补补。还有以后的主意事宜,我写下来,你明儿一并带回来吧。”李诸闻言喜道“谢谢康大夫。”门外的李老爷子见康大夫坐完堂,便道,“康大夫,请到我中房休息,明日我让渔儿一早送您老回上镇。”康大夫点点头,跟着李老爷子至院子中间的厅堂边的客房休息。

    李诸跟着康大夫及李老爷子回李老爷子及李嬷嬷住的厅房,顾老爷子与康大夫在厅堂闲聊,李诸则自觉进入厅堂旁边的小房进行整理。李诸将房内的事物归拢墙边,打扫了一下地面,回自己的房中取了一床薄棉被及一个枕头,以便康大夫使用。与老爷子打声招呼,告知一切已安排就绪,看看大哥房内仍未熄灯,回房拿了二两银子,敲开大哥的门,在大哥房外道:“大哥,明日你送康大夫回镇上时,顺便帮我带康大夫的那几符药回来吧。我这有二两银子,是平时媳妇绣花攒下的,你拿着,不够回来与我说一声。”李渔连忙推辞:“这怎么要你使钱,弟妹的就是弟妹的,怎么能拿她的钱,她嫁过来就是我们李家的人,现在咱们没分家,有病当然是公家给出,我明日跟咱娘提,你快收起来。”李氏闻得声音从房内大声嚷道:“他三伯,你这是什么意思,是想分家还是咋怎的,未分家,药钱肯定是公帐出,你那点钱拿回去,给你闺女开小灶。”李诸搔搔后脑,说道:“这钱哥你拿着,娘的钱你给俺媳妇买药,你明日问问康大夫,平时除了药母女俩吃什么好,你顺便给带回来,不够与我之声。”李渔想想也是,难得有牛车,买东西方处。便收了钱,应了下来。李诸看到大哥收了钱笑嘻嘻的回房了。李诸回到房间看到媳妇正在给婴儿喂奶,心里塞满了幸福感。他伺候媳妇出恭,动作看起来挺熟练,想必以前邓氏坐月子的时候,他也是如此小心呵护的。

    一夜无话。

    第二日,老爷子为了不耽误康大夫药店开门,一早打发了李渔驾着昨晚未归回的牛车送康大夫回家。并嘱咐送了康大夫就去张大爷家归回牛车。李渔李氏都是实心眼直肠子的人,仍记得昨晚与李诸说过的事情,李渔出门前,向李嬷嬷支取了五两银子买补药。李嬷嬷沉着脸在放银两的箱边摩蹭,李老爷子喝道:“没眼力的家伙,快点,待会渔子记得去邓举人家通知一声,邓氏就说得了个千金。这么大的事昨晚应该连夜通知的,农忙及昨日生得晚了点,这一屋子乱的都忘了。”李嬷嬷一听邓举人一个哆嗦手脚也利落了。“哎”李渔应到。李嬷嬷拿了三两碎银1000个铜钱道:“咱们家一大家子的,现在三媳妇不是没事,钱都得用在刀尖上的。康大夫仁爱心肠,收的药钱还凑和,现在家里就这些银两,拿着,省着点花。”李渔听后,钱也不接,道:“娘,我平时在镇打短时听说,早产儿及早产了的媳妇刚几个月一定要娇养的,几符药不值什么钱,可是这一拿要半个多月的,咱们这次借有牛车,可以带多点,省得以后老去镇上,省点脚力。咱家的钱没理由那么少啊,二弟在学馆,一个月二两银子,五百石禀米,三弟平时为乡亲修修补补得的鸡蛋,上次我去镇上还卖了五百铜子,我们家四十亩地的产量……”“好了”李嬷嬷吼道,“你这弯弯肠子的东西,说得我这亲娘克扣你们的东西似的。祺悦要开蒙,哪、哪儿不用钱,因着他二伯在坐馆,虽然比别家少一半的束修。但咱们家孩子多,不留些钱万一哪个孩子有个什么的,没有钱这是什么事。”李渔想说,我家的孩子怎么就没说送去读书,二弟自己读书现连孩子也送去读书。话到嘴边,李渔张了张口,并未发出任何声音,拿了银子铜钱,至左房敲开康大夫的房门,看到康大夫坐在床沿,脸微微红了一下,康大夫点点头道:“走吧,今儿个我还要坐早堂。”李渔谐着康大夫,一起坐了牛车,未吃早饭就向镇上驶去。
------------

第五章 鸡蛋

    一早,李诸照顾了邓氏出恭,抱了闺女给邓氏喂奶。就到厅堂向李嬷嬷要两个鸡蛋,因为昨晚张大夫交待,要给些蛋羹孩子娘和孩子吃吃的。李嬷嬷一听这话,指着李诸就嚷:“赔钱的东西,一早你哥为了你婆娘在我这支了四两银子,现在你又来拿鸡蛋。咱家一口人都没得吃的东西,就是给那个迷惑我儿子的狐狸精了。”“娘,敏儿(邓氏叫邓槐敏)是我名门正娶的妻子,不是狐狸精。敏儿早产,弄亏了身子,也是因为你推她下井台的。”李嬷嬷一听,坐在地上蹬脚道“这个狐狸精,害我儿子不能去享富贵,现在还要糟蹋我家的粮钱,还亏了我的孙女。现在还要婆婆做饭,做了早饭还要鸡蛋,这是伺候小姐呢。天啊,怎么会有这样的小姐媳妇哦,她这贱东西,人家说闺女上嫁,她怎么就下嫁到我们这样的小门小户了。我怎么那么苦啊~我可怜的孙女啊~”李诸黑着脸立在李嬷嬷旁边,一声不响的走了。李嬷嬷一看李诸走了,立即从地上站起,拍拍衣裳的尘土进厨房做早饭去了。这收放自如一气呵成的动作,绝对媲美我们现在的好莱坞明星。李诸无奈回房,面色尴尬的看看自家媳妇,看到媳妇面色如常在教仨个儿子装衣服,心定了一下,打开衣柜,在一个暗红的桃木小柜子里取出四个铜子出门了。

    李诸到隔壁的大伯家,推门进屋道:“大伯、大伯娘”孙大娘人未到声先至“谁啊?”一位身形微胖,弥勒福似的老妇人匆匆从厨房出来,“诸儿啊,今早怎么过来了,哎,你不来我也要过去了,听你大哥今天早上说你媳妇昨日早产了?我看敏儿是个有福的,那么一地血,现也是没事了的。来,进来坐坐。还没有吃早饭吧。我这做了糯米蛋花粥。一起吃了,我待会过去看看你媳妇。”孙大娘是李诸的大伯娘,李洪深是李洪祺即李老爷子的大哥,分家时李洪深让弟弟先选,李洪祺想商人是最低下的,要了乡下四十亩的田地,大哥分得镇上一间铺子和一亩山地。这几年李洪深和俩个儿子在镇上做布匹的生意,日子过得不错。现在一个儿子一个铺子,李洪深看孙大娘说话不栓门便俩老回村,将山地种上菜,让俩儿子每月送两次粮、肉类及转季节的衣物,俩老现在是过着自娱自乐。李诸听了糯米蛋花粥道:“大伯娘,这粥可以给我一碗吗?敏儿正是要将补的时候。我带碗给她,我自己就不要了,待会儿我回家吃。”“这孩子,一家人说两处了不是,你大娘我昨日没有过去帮忙昨晚就已经被你大伯训了,今天你过来,我只给你一碗粥,我明儿就被你大伯休了。进来吧,我煮这个就是要拿去给你媳妇的,又想轻省些煮多点,我们两老早饭也吃这个,享享敏儿的福不是。”“谢谢大伯娘。”

    孙大娘将李诸让进了屋,又道“放心吃,你家小子的份我也照顾到了,那几个小家伙吃不多。”“谢谢大伯娘,我今天过来是因为昨日张大夫说敏儿和闺女亏了,刚生这几天要吃些蛋羹。你家有鸡蛋吗?我想先买两个。”说着就拿出随身带的铜钱。孙大娘忙摆手道:“使不得,快收起来,上次你权哥儿带来的二十个鸡蛋我们还没吃呢,你都带回去。你看我这养着二十只鸡,你也拿五只回去,就当给侄孙女的见面礼了。”李诸连忙推辞道“这怎么使得。”突然,一位身形魁梧,颔下有稀须,步步生风的老人说道:“这怎么使不得,大伯家给的,你就拿着。如今家是你哥们当着,我和你大伯娘也没有什么好东西,你是看不上吧。”老人这一嗓子真是声若铜钟。“大伯,我不是这个,”“得了得了,你进来陪咱俩老吃了早饭先,省得待会儿你不舍得吃,迟会儿将一家子的粥带回家去,蛋和鸡都拿回去。这次的鸡蛋吃完了,下次等你慕哥来了你再来拿。”“这”李诸还想推让,手上拿着俩铜钱好不尴尬,“得了得了,就这么定了,不这么定你就滚。”李洪深不耐的说完,转身上厨房拿碗去摆了。“诸儿,就这样吧,你大伯的爆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孙大娘忙道。这对老人回村的真实情况是,一个怕对方的爆脾气影响儿子们的铺子生意,一个生怕对方口没遮掩,故一起回了村,真是一对活宝。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2354 22355 22356 22357 22358 22359 22360 22361 22362 22363 22364 22365 22366 22367 22368 22369 22370 22371 22372 22373 22374 22375 22376 22377 22378 22379 22380 22381 22382 22383 22384 22385 22386 22387 22388 22389 22390 22391 22392 22393 22394 22395 22396 22397 22398 22399 22400 22401 22402 22403 22404 22405 22406 22407 22408 22409 22410 22411 22412 22413 22414 22415 22416 22417 22418 22419 22420 22421 22422 22423 22424 22425 22426 22427 22428 22429 22430 22431 22432 22433 22434 22435 22436 22437 22438 22439 22440 22441 22442 22443 22444 22445 22446 22447 22448 22449 22450 22451 22452 22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