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噩梦苏醒
初冬的下午,天色阴阴沉沉,靖安朝工部陆郎中府里,一个行色匆匆的老婆子正快步走进大小姐陆芷华住的秋华院。“吴妈妈,您怎么来了?”院内的小丫鬟春喜见到她急忙上前行礼,恭敬地问道。“老夫人听说大小姐哭得晕过去了,派我来看看。大小姐现在怎么样了?”虽然是关切的话语,但吴妈妈语气却没什么敬意,她是陆府老夫人跟前最得意的老人,平素里就是府上那些小姐少爷们见了她都得给三分薄面,这次老夫人能派她来看大小姐,已是给足了大小姐体面。“大小姐还没醒来,大夫说是悲伤过度,休养几天就好了。只是再不能太伤神。”春喜低着头,跟在吴妈妈身后小声地答道。“大夫人刚走,大小姐悲伤是在所难免的,你们这些身边伺候的,这几天都当心一些。”吴妈妈叮嘱了几句,这才走进大小姐休息的房间。
房里正在伺候的是一等丫鬟白兰,只见她正拿着沾了水的棉签,小心翼翼地给大小姐擦拭着干枯的嘴唇。“见过吴妈妈。”见到吴妈妈走了进来,白兰急忙放下棉签行礼。“大少爷一直吵着要见大小姐,老夫人派我来看看,小姐怎么样了。”吴妈妈示意她不用多礼,自己走到大小姐床前俯身查看。
只见大小姐双目紧闭,脸上一点血色也没有,看起来虚弱极了。看这样子,大小姐一时半会也不会苏醒,吴妈妈把刚刚叮嘱小丫鬟的话再对着白兰重复了一遍,就告辞去老夫人那复命了。
天色一点一点地暗了下来,白兰守在芷华身边,想起大夫人殡天之后这几天的小姐的悲痛欲绝,忍不住暗自垂泪。这时,原本双目紧闭的陆芷华突然睁大了眼睛,醒了过来。睁眼就看到白色的帐顶,听到身边白兰低低的啜泣声,陆芷华一时分不清自己身在何方。“白兰?”她轻轻地,试探性地低呼了一声。“小姐,你醒了!”白兰惊喜地破涕为笑,“老夫人吩咐了厨房给您热着小米粥,现在要用吗?”白兰一边搀扶着小姐坐起来,一边问道。
死人也要用膳吗?陆芷华疑惑了,她记得自己死了,闭眼前舅舅舅妈悲痛的双眸犹在眼前,一睁眼见到了早已死去多年的白兰,更是以为身在地府。听到白兰的问话,才发觉不太对劲。看看自己的手,发现白皙幼小,并不是原来那张修长却布满茧子,比一般小姐粗糙的手了。这时,腹中久违的饥饿感更是提醒她,她好像还活着。“小姐?”白兰见她醒来只是低头看着自己的手,并不出声,不由急了:“小姐答应大夫人照顾好自己和大少爷的,大夫人才刚入土,看到您伤神成这样,您让她如何走得安心啊!小姐,大少爷还小,您要是病倒了,可不就如了海棠院那边的意了。”
大少爷?她的弟弟还在?听了白兰的话,陆芷华这才想起,这应该是回到了那年,母亲刚刚病逝,她悲痛不已,刚刚办完母亲的葬礼就病倒了。她的弟弟还在,那个女人还没有扶正,陆芷华有些不敢相信老天会如此厚待自己,试探地问了句:“大少爷,他――还好吧?”“大少爷一直吵着要见您,老夫人派了吴妈妈来看您,见您一直没醒,就劝他明天再来。”真的是弟弟,弟弟还没有出事,一切都还来得及。听到这话,陆芷华心里暗暗感激老天爷。想到接下来将会发生的那些事,她打起精神,吩咐白兰道:“传膳吧,我饿了。”
用过晚膳,芷华靠在床头整理着自己的思绪。白兰见她不在像晕倒之前那样伤神,心里松了一口气,坐在一旁的小杌子上做针线。这时,秋华院的另一个大丫鬟清荷走了进来。“大小姐,您醒啦?”看到靠坐在床头的大小姐,清荷赶忙上前行礼问安。见到清荷,芷华又想起了当初清荷做的那些事,冷冷地问道:“我都醒来半天了,你上哪去了?”“周姨娘和二小姐关心大小姐身体,唤奴婢去问了些话,所以耽搁了一下……”听道大小姐声音冷冷的,似乎不太高兴,清荷讪讪地答道,忍不住缩了缩肩膀。“是吗?问个话要这么久?”芷华不置可否,没等她答话就吩咐她:“下去吧,白兰陪着我就行了。”对于这种吃里扒外的白眼狼,多看一眼都心烦。
清荷和白兰都是自小进府,年岁和她相仿一起长大的大丫鬟。她们既是芷华的丫鬟,也是她从小的玩伴。从前,她们一直是她最信任的人。清荷活泼机灵,白兰稳重大方,当初母亲挑选她们很是费了一番心思。清荷自打进府就跟在自己身边,养得和小门小户里的小姐一样,所以自己之前一直没看清她势力贪婪的本性,母亲还在病中,她就被海棠院里那个女人收买了,一直在自己面前替她和二小姐说着好话。白兰不像清荷那么能说会道,所以自己以前喜欢清荷多一些,也受了清荷影响跟周姨娘和二妹妹很是亲近,白兰一直提醒自己要防范那两人,却渐渐地不被自己所喜,后来周姨娘扶正成了父亲继室,说白兰冲撞了二妹妹,更是问都没问自己就处置了白兰,而自己呢,二妹妹哭着说了声对不起就原谅了她们,现在回想起来,芷华真恨不得给自己一耳光。看着灯下默默做着针线活的白兰,芷华心里默默地发誓,弟弟,白兰,陆府里对自己最关心最好的两个人,今生她一定会护他们周全!回想着前世这段时间即将发生的事,芷华心里有了计较,吩咐白兰道:“白兰,明天你去趟庄子上,把忠叔一家叫来,我有事安排他们去做。”忠叔一家是母亲的陪房,前世一直打理着母亲的陪嫁庄子和铺面。周姨娘扶正以后,以她和弟弟年纪尚小为由,接手了母亲的陪嫁,说是替他们姐弟二人打理,忠叔一家因为不是奴籍又不肯接受周姨娘的收买,最后被周姨娘随意寻了个错处辞退了。自己那时候识人不清,太相信周姨娘,她说什么都信,直到后来被送去张家做妾,出门才发现即使加上母亲嫁妆,自己的嫁妆也寒酸得可怜,这才觉得蹊跷。后来二妹出嫁,十里红妆,里面的庄子铺面大多数都是周姨娘说的“亏损太多而卖掉了的”母亲陪嫁,她也因此方才渐渐醒悟,可惜终究还是太迟了。思绪渐渐越飘越远,不再去想那些黑暗的曾经,芷兰提醒自己要养足精神应付接下来的事,熄灯睡下了。只是梦里终究是不受控制,前世那些黑暗片段,不停地在梦里出现,一次又一次提醒她,不要忘记这刻骨的仇恨!
------------
第二章 弟弟陆琰
第二天醒来,芷兰眼底的青色下了白兰一跳。“小姐,昨夜没有睡好吗?要不要多涂些脂粉遮一下?”“不用了,我才十二,用什么脂粉,拿鸡蛋滚两圈吧。”前世用多了脂粉,才发现越用皮肤越糟,到最后不用根本不能见人,索性今生能不用就不用吧。鸡蛋滚过之后,青色只剩淡淡一点了,苍白的脸色,配上素净的衣裳,芷兰整个人看起来还是很虚弱,仿佛一阵大风就能吹走。“白兰,你去办我昨晚说的事,我带清荷去给老夫人请安。”
陆家祖上是耕读之家,陆老爷本人并没有功名。他一共娶了两个妻子,陆芷华的父亲陆振远是第一任原配冯氏所出,冯氏小门农户出身,生下长子陆振远后亏了身子,终日缠绵病榻。冯氏信佛,即使身子再不好,只要不是下不了床,就必定坚持每月初一十五去寺庙上香。或许是冯氏的诚心打动了佛祖,在陆振远两岁时,冯氏出门上香遇到暴雨,而当时身怀六甲的姜氏母亲也在同一寺庙被困。深夜大雨倾盆,雷电交加,姜夫人受惊早产,随行的丫鬟婆子们都惊慌失措。冯氏闻讯,二话不说就上去帮忙。在冯氏帮助下,姜夫人终于平安产下一女,也就是陆芷华的母亲姜氏。或许是因为进了产房被污血冲撞了,冯氏回到家中就发起高烧,不到半个月便一命呜呼了。如此大恩姜家怎能不报,一听到冯氏大病的消息后,姜老爷就带着媒人上门,亲自定下了女儿和陆家长子的亲事。陆老爷的继室姓周,商户出生。周氏嫁入陆家连续四年肚子都毫无动静,当时她怕自己生不出儿子,一心想拉拢陆振远,很早就开始谋划。姜家她不敢惹,因此便退而求其次打起了贵妾的主意。精心挑选一番后,周氏选中了家境贫寒又颇有几分心计的远房侄女周芸。这个侄女也的确没有让她失望,从小就费尽心思笼络陆振远。青梅竹马加上小意温存,如此攻势陆振远怎能抵挡,为了日后能在姜氏面前有底气提出纳表妹为贵妾,陆振远发奋读书,最终金榜题名,坐拥娇妻美妾,达成了古代大部分书生的终极梦想,羡煞旁人。咳咳……话题说远了,继续回来陆老夫人这边。当时还是陆夫人的周氏进门五年后终于开怀,接连生了两个儿子,陆振兴和陆振邦。只是两个儿子都不是读书的料,陆振兴考了几年不中后开始打理陆家庶务,而陆振邦勉强考中了举人,捐了个县令,外放至岑东至今五年。陆老爷命短,尚未等到第一个孙女芷华出生便病逝了,这些年陆府老夫人当家,周姨娘虽然只生了个女儿,腰杆依旧挺得直直的,给了姜氏不少气受。今年年初,周姨娘肚子传来的喜讯终于成了压垮姜氏的最后一根稻草,缠绵病榻几个月后,撇下年仅十二岁的女儿和九岁的儿子撒手人寰。姜氏娘家是武将世家,目前父母皆已离世,娘家只有一个哥哥在边关,官拜从四品明威将军。姜将军镇守边关十年,这次姜氏大病,虽然捎了信给哥哥,却依旧没能等到他回京,见上最后一面。
芷华记得,当年母亲下葬后半个月,舅舅才赶回京城。算算时间,应该也就是这十多天了。舅舅回京之时,不但没见到唯一的妹妹最后一面,又恰逢外甥落水夭折头七,愤怒之下大闹陆家灵堂。当时陆芷华年纪尚小,一边是恶狠狠大闹陆家的舅舅,一边是放低身段有心讨好的周姨娘,本能地选择了留在陆家不肯和舅舅去边关。谁知道多年后被折磨得奄奄一息赶出夫家,只有这个当初让自己害怕不已的舅舅赶回来收留自己。
一番回忆中,老夫人住的松龄院到了。还没进门,里面就冲出来一个小小的身影,正是她年幼的弟弟陆琰。“姐姐!”陆琰冲上来抱住芷华,小脸上满是关切“你身体好些了吗?昨天我就想去看你,老夫人说你还没苏醒,叫我别去给你添乱。”说到后面,又带了一丝委屈。姐弟二人从小就养在母亲身边,自幼亲近。陆府小姐少爷都是十岁开始分院,姜氏病倒后,怕自己过了病气给幼子,狠心提早安排他住进了前院。虽然在前院住了几个月了,陆琰还是很不习惯,时不时就跑来内院看母亲和姐姐。
虽然现在的芷华只是几天没见弟弟,实际上加上前世,芷华已有十多年没见过陆琰了。她忍不住红了眼眶,仔仔细细地打量着这个在她梦中陪伴多年的弟弟。九岁的陆琰身量大约随了舅舅,身高四尺,身上穿着月白色的小袄,浓黑的眉毛,杏眼圆睁,里面满满的孺慕之情,小脸虽还未长开,却已能预见来日必定是个英俊的少年。“姐,你别哭了,大夫说你就是哭的太多,伤了神思。母亲没了,我真不想你再病了。”看到姐姐又红了眼,陆琰急了。“姐姐不哭。姐姐再也不哭了,放心吧,我答应了母亲会好好照顾你,一定不会自己病倒害你心急的。”忍住眼泪,芷华认真地对弟弟说道。
“大小姐来了,快随老奴进去吧。”这时,老夫人身边的吴妈妈迎了出来。
“给老夫人请安。”例行请安后,芷兰带着陆琰坐在自己位置上。二房嫡女三小姐陆芷兰和庶女四小姐陆芷安比她更早到,早已坐在自己座位上喝茶了。“大姐身子好些了吗?哥哥一早就来了祖母这,我刚到的时候还奇怪,他今天怎么来这么早,原来啊,还是记挂着你,想早点见到你呢。”老夫人偏心自己儿子从不掩饰,陆府里也只有她嫡亲的孙子孙女能唤她祖母,陆芷兰更是她最疼爱的孙女,因此在她面前,陆芷兰也敢对着兄姐冷嘲热讽。这话一听就是在指陆琰不孝,为了姐姐才早早来给祖母请安。
“我来得也不晚啊,二婶和二弟都还没来呢。”芷华不接她话,却又指出真正来晚的人,说陆琰不孝,那姗姗来迟的二婶和二弟算什么。“弟弟年幼,正是贪睡的时候,母亲要照顾他,所以晚一点过来。”芷兰只比陆琰小五个月,还是个小姑娘,听到芷华隐隐指责母亲和弟弟的话,忍不住马上开口辩解,小脸都有些急红了。“二弟今年也有七岁了吧……我记得琰儿七岁的时候,寅时就起来习武了。”啜了口茶,芷华不紧不慢地反驳着,姿态从容。芷兰词穷,正接不上话来时,老夫人开口了:“好了,吵来吵去的像什么话!你二弟贪睡,我允他晚来一些,怎么,你看不过眼?”毕竟是商户出身,再加上多年来陆府里说一不二,老夫人的偏心是从来不懂掩饰也懒得掩饰。
“老夫人息怒,孙儿今天早来是因为孙师父这几天有事,临走时交代早上只要扎一个时辰马步就好,所以孙儿早上扎完马步就来了。”看到老夫人责怪姐姐,陆琰也忍不住出声解释。“哼,我们陆家诗礼传家,你母亲倒好,让你从小习武,日后可别像你舅舅那个粗人……”老夫人并没有因为陆琰是陆府长孙而多给些脸面,只是她心里也巴不得日后陆琰走武将的路子。武将地位一直不如文官,以后只要自己的嫡亲孙儿能考中功名,前程绝对比陆琰好。因此这指责的话她也就是随口一说,并没有其他意思。“老夫人说得对,琰儿你也该对功课多用点心,既然这几天早上不用练功,你就多看些书吧。”芷华却不让她好过,故意接着她的话往下说,“既然祖母也觉得琰儿该多读些书,不要长成粗人,那么就让弟弟开春去兰桂学院吧,他也到了该入学的年纪了。”兰桂学院座落京郊,是京城最好的书院之一,天资不好的里面都不收,以弟弟的资质,芷华不担心他进不去。姐弟二人昔日都是先跟着母亲念千字文开蒙的,弟弟天资聪颖,书念过几次就能牢牢记住,现在教他的启蒙先生庄夫子也对他赞不绝口。只是庄夫子年事已高,上个月就跟母亲提过有辞去的念头,只是因为母亲病重,父亲忙碌一时也找不到好的先生,所以暂时留了下来。
“他要是有本事就自己去考,要家里出钱打点就免了,咱陆家可丢不起那人。”老夫人心里可不觉得这长孙天资有多好,陆琰从小习武,在她心里早已划入他舅舅姜武那种习武的莽夫之流了。本来也是,要不是读书没有天分,谁舍得让自己儿子这么小就吃尽苦头去习武。以己度人,老夫人自己是舍不得儿子孙儿习武的,却不知姜氏为了保护儿子,特意托弟弟找来军中退役高手教他习武的一片良苦用心。若不是姜氏百般防范又让儿子自小习武,陆琰根本不可能像现在这样身强体壮。
芷华要的就是她这句话,听到满意答复之后也不再多事,安安静静地服侍完老夫人用膳之后,就带着陆琰回了自己的秋华院。
用过早膳之后,白兰还没有回来,芷华支出所有丫鬟,姐弟二人单独谈了半个时辰左右,白兰终于带着忠叔一家回府了。
忠叔是姜家的家仆,他的父亲在战场上为了救芷华外祖父战死沙场,外祖父体恤他唯一留下的这个儿子,早早给他脱了奴籍并安排他日后做女儿的陪房。忠叔深受父亲影响,对大小姐忠心耿耿,这些年打理大小姐的陪嫁庄子一丝不苟,从无半分贪墨。大小姐去世之后,他的忠心也顺理成章地转移到了大小姐留下的这两个孩子身上。“奴才姜忠,拜见大小姐,大少爷!”见到芷华和陆琰,忠叔赶紧上前行礼,看到大小姐和大少爷酷似亡母的眉眼,忍不住想起故去的大夫人,神色悲戚而激动。“忠叔快起来,这些年母亲的陪嫁庄子和铺面你打理得仅仅有条,辛苦了!”陆琰急忙亲自上前扶起姜忠,想起姐姐刚刚的教导,感激地对忠叔行了个晚辈礼。姜忠连忙避开,不敢身受“少爷这是折煞老奴了!都是老奴分内之事,当不得如此大礼!”“忠叔不必谦让,您的父亲当年对外祖父有救命之恩,这些年又劳您尽心尽力打理母亲陪嫁,在我们姐弟心里,您就是长辈一样,理该受此一拜。”芷华也连忙上前,边说着边行了个晚辈礼,听到这话,姜忠欣慰地流下眼泪,没有再避开。
“这是贱内林氏,这是老奴大儿姜全,今年十三,二儿姜勇,今年十岁,和小女姜翠是双生兄妹。”一番叙情后,姜忠向芷华引见自己的家人。不用芷华吩咐,白兰递上了早已准备好的见面礼,都是二钱金裸子。如此重赏,姜忠一家都忍不住有些惶恐。“大小姐,这……赏赐实在太重了吧。”“忠叔不必推辞,此次叫您一家前来,其实是有要事相托。”芷华知道,如果不这么说,忠叔必定是不肯收这赏赐的。在忠叔心里,自己做的事都是份内之事,如此厚赏只会让他惶恐不安。“大小姐有事尽管吩咐,老奴一家在所不辞!”问都没问是什么事,姜忠一口就应了下来。说话间,芷华一直在暗自打量忠叔家的三个孩子,只见老大有着长子该有的沉稳,老二虽然偷偷打量周围,却又没有轻浮之色,想必是个活泼机灵的,估计是双生子的原因,姜翠看起来也是个机灵的性子。芷华暗自满意,对自己所托之事也更有把握了。“我弟弟陆琰已经搬去了外院居住,之前一直伺候他的丫鬟年纪也有些大了,一直出入外院并不方便。所以我打算帮他找两个小厮。我所托之事,就是请忠叔让姜全和姜勇,跟着琰儿。姜全和姜勇都是良家子,到时候还能以伴读的身份和他一起进书院读书。还有姜翠,我一看就觉得投缘,也想让她进秋华院当差。不过这样一来,三个孩子都进府当差,不能承欢膝下……”不等芷华说完,姜忠赶紧满口答应,“大小姐太客气了。您不嫌弃他们三个粗鄙,尽管使唤就是,说什么托付,真是折煞老奴。”“忠叔,我说的是真的。”芷华满脸严肃,又慎重地对姜全,姜勇二人说道:“这些年,还好有母亲护着我们,不然我们早就……现在,母亲不在了,我又不能时时跟着琰儿,所以,我把他托付给你们,他年纪比你们小,我希望你们把他当成亲弟弟一般护着,可以吗?”不等忠叔表态,姜全和姜勇皆是郑重应是。看向陆琰的目光里,除了原本的尊敬也带上了一丝亲近之色。“小姐,尊卑有别,弟弟二字千万不可再提!姜全,姜勇,你们现在就发誓,誓死也要护得大少爷周全,做不到,就别怪我姜忠不认你们!”已把忠诚二字刻入骨血里的忠叔却是不肯,大少爷如何尊贵,做姜全,姜勇的弟弟他受不起。两个儿子发誓之后,他又叫女儿也立下誓言,誓死守护大小姐。
看到忠叔如此表现,芷华心里暖暖的,原来,还是有对自己和弟弟真正忠心的人,只是她以前被蒙蔽了双眼,没有发现。
------------
第三章 清荷
白兰和姜全三兄妹等人陪着陆琰出门送忠叔和林氏去了,清荷这时忽然提了个食盒走了进来。“小姐,这是周姨娘亲自做的点心。奴婢刚刚按您吩咐去花园折梅的时候,遇到了周姨娘。她亲手做了些糕点,原本打算亲自送来顺便看看你的,又听说大少爷也在,怕打扰你们姐弟叙话,所以就托奴婢拿来了。小姐,你看,这些都是你爱吃的呢。”一边说着,清荷一边拿出了食盒里的点心。
看着桌上那两碟精致的糕点,芷华忽然想起了自己之前忽略的一件小事。在弟弟溺水的那天下午,自己忽然吃错了肚子,起不来身。听说弟弟被救上来的时候,因为落水时间太长,一直昏迷不醒,到了半夜又发起高烧,身边伺候的丫鬟说她们去请大夫,外院却落了锁,守门的婆子说没有老夫人的对牌不敢深夜开门。等到一番折腾请来大夫时,弟弟已经去了……想到这些,芷华心中一冷,看来,那个女人是选在今天动手了。就是不知道,清荷知不知道这糕点有问题……
“小姐,怎么一直看着奴婢啊?是不是奴婢脸上脏了?”看到大小姐半天没动,只盯着自己,那目光让人忍不住心里直发毛,清荷不安地问道。“没事,我看到这糕点就想起了母亲。以前,我练字累了去母亲那里,她也会亲手做这两种糕点给我吃。”芷华回过神,脸上浮现出几丝怅然,伸手端起一碟碧玉糕,递给清荷:“好清荷,母亲丧事刚办完我就病倒了,这几天多亏你和白兰照顾我。这两碟糕点都赏你了,就在这吃吧。吃完了记得把嘴擦干净啊,别回头让白兰看到说我偏心。”说到后面,芷华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打趣。“这……”清荷不知道这糕点里有没有放什么东西,却本能地不想吃。“小姐,这也是周姨娘的一番心意……”“我知道周姨娘也是体恤我思念母亲,可惜她做出来的终究不是母亲做的那个味道。想到这里,我真的吃不下,你就帮我吃了吧,好歹也是周姨娘一番苦心做的,要是扔了,她该有多伤心啊。你不是一直劝我不要辜负姨娘的一番好意吗?”“那……奴婢端回房去吧,回头也分白兰一点,也省得她到时候真怨小姐偏颇奴婢。”清荷还是有点不安,不太想吃。“哼,我还就偏心了!你也知道,我一直就喜欢你比白兰会说话,老夫人和周姨娘那,要不是你帮我周旋,她们哪能对我这么好。这些赏赐都是你该得的,快吃吧,我帮你看着,不让白兰和你抢。”芷华嘟着小嘴,一副少女的娇嗔模样。小姐都把话说这份上,再推辞就是不识抬举了。清荷无法,只能忐忑地在小姐注视下,食不知味地吃下了几块糕点。“小姐,奴婢实在吃不下了……”干吃糕点没有水,清荷有点噎。“瞧我,只记得赏你糕点,忘记赏你水了。”芷华却笑了,亲手倒来一杯水递给清荷,“喝点儿水吧,剩下的放在我这里,回头你饿了再吃。”
这时,送完忠叔的白兰和姜翠回来复命。姜翠的眼睛红红的,看来是哭了一番。“奴婢姜翠,拜见大小姐,请大小姐赐名。”虽然没有签身契,她却依然口称奴婢,姿态恭谨,看来又被忠叔私下叮嘱了一番。芷华亲自上前扶起她,拍拍她的手,说道“就叫翠儿吧,一会儿父亲回来,我带你去和他禀告一声。你先跟着白兰去梳洗一下吧。”又转头对白兰说道:“白兰,这几天你带着翠儿学规矩,先从二等丫鬟做起吧。”
陆家是耕读世家,说白了就是曾经是地主,陆老夫人又是商户出身,嫁妆颇丰,因此陆振远虽然只是个六品小官,府里的架子可是不小。秋华院内就有大丫鬟白兰清荷两个,二等丫鬟春喜,春笑,春颜,春开四个,三等未赐名粗使丫鬟六个,另还有守门婆子两个,原本还应该还有打理院内事务的妈妈一名,陆琰搬去外院后姜氏一时找不到放心的人选,芷华就主动提出了把自己的管事妈妈金氏让给弟弟。金氏青年守寡,一生无子,这些年对芷华也算是尽心,前世弟弟早夭之后,金妈妈大哭对不起夫人嘱托,当场撞柱,随着弟弟去了。只是金妈妈虽然忠心,心计却是不够的。姜氏未出阁时娘家人少清净,陪嫁的丫鬟婆子们也不是擅长宅第之道的,这些年,姜氏虽一路跌跌撞撞,成长起来,却终究还是抑郁难平,早早而去。陆振远饱受教条影响,对内宅事务从不过问。女儿也只是偶尔来请安时候见上一面,对儿子的教育虽然挂心,但工部郎中虽没什么实权,公务却是不少,繁忙之下也无暇亲自教导。当今天子以孝治国,故陆振远对老夫人在内宅的决定几乎从未反对,不过他毕竟也是现任陆家家主,小儿子的仕途尚需他的扶持,老夫人对他提出的事,也甚少反驳,因此母子相处还算和睦。芷华之所以和父亲禀告此事,也是因为父亲对弟弟的事还算关心,由父亲出面跟老夫人说,老夫人不会反对。但若是直接找老夫人,别的不说,光是不签身契这条,她是万万不肯答应的。
姜氏刚去,对于年幼丧母的一双姐弟,陆振远还是有几分怜惜的,因此午膳后女儿一提出聘姜全三兄妹进府当差这种小事他一口就答应了。姜忠一家的事,他也是知情的,因此虽然没有签身契,却也不担心他们的忠诚问题。陆振远和古代的大部分男人一样,尊重嫡妻的地位,但是说到宠爱,却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周姨娘更与他贴心一些。周姨娘也知道陆振远的底线,这些年,她表面上特别是陆振远面前的时候,对姜氏是低头顺耳,温顺无比。所以这些年陆振远心里一直觉得家里妻妾相处和睦,对比那些后宅不宁或家有悍妻的同僚,他心里还隐隐有些自得。
------------
第四章 韩娘子
从陆振远的砚山院回来,芷华就听到二等丫鬟春颜禀报清荷病了之事。果然和前世一样,吃下那糕点的人,会上吐下泻。“快请大夫来。”芷华面色焦急,赶紧吩咐春颜去请大夫。“对了,我听说济世堂有个很有名气的韩娘子,你去请她吧。清荷病得这么急,要是病情棘手还能留韩娘子住一晚,我也放心些。”不管清荷病得怎么样,韩娘子今晚她是定要留宿的。虽然芷华有七八分把握能避免弟弟再落水,却也要请到韩娘子留宿以备后手。
韩娘子是今年六月从外地来京寻找女儿的。她出身医道世家,祖上曾出过御医,只是那位御医致仕之后立下遗训,不准后代子孙再进宫,因此韩家声名不显。她嫁的也只是个寻常小户,夫家姓赵。婚后不久丈夫应召入伍,只留下一女,闺名盼儿,今年六岁。年初,家中收到军中消息,去年年末里勐人来袭,丈夫所在军队也上了战场。战后清理战场的士兵没有找到丈夫尸首,却拾到了他的军牌。里勐是靖安邻国,土地贫瘠,里勐人凶恶残暴,每年秋冬都会骚扰靖安边关,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和里勐人交战,靖安很多将士都被马踏成了碎肉,因此虽只是找到了军牌,军营里也报了战死的消息回来。韩娘子一家大受打击,公婆双双病倒,她强忍着丧夫之痛,操办丈夫后事,伺候病中公婆,却不想忙中出错,幼小的女儿没人照看偷偷溜出了家门,被拐跑了。这事一出,韩娘子的公婆再也承受不住,撒手人寰。小叔子大骂她是丧门星,当即代兄写下休书,把她赶出了家门。韩娘子也是恨不得杀了自己给亡夫公婆赔罪,可是女儿下落不明,不找到女儿她即使死了也无颜面对夫家先祖。就这样,韩娘子硬撑着这口气,一路从老家岭南追查着,打听着找到了京城。进京之后,寻找女儿的线索就全断了。盘缠用尽的韩娘子决定靠着祖传医术在济世堂坐馆,既能养活自己,又能在每天接触的病人中散播消息寻找女儿。她医术超群,又是女子,渐渐很受后宅贵妇们的青睐。韩娘子不拒绝上门看诊,因为她觉得没准哪个贵人家后院里就能遇到被卖来做丫鬟的女儿。古代后宅妇人们的生活太枯燥了,韩娘子的经历又太过传奇,为了寻找女儿,她也不厌其烦地多次对人提起往事,描述女儿特征,那些后宅妇人们却把她的经历当成故事口口相传,因此她虽然行医只有短短五个月,名气却不小。只是目前人们对她的印象是“丢了女儿的可怜妇人”,而不是后来的医术超群。芷华对韩娘子印象很深刻,因为当年她出门去大觉寺为母弟点长明灯,路过寺前的白鹭河时,亲眼见到别人刚从水里捞出的韩娘子母女二人尸首。当时听到路人感慨,才知道韩娘子的故事。原来韩娘子的女儿当初被京郊一户没有子嗣的农户买去了,本来打算收做女儿的,养了几个月后女主人却有了身孕,这下她日子就难过了。这户人家不但不感谢她带来的子嗣福气,反而说她是“吃闲饭的”,整日里呼来喝去,非打即骂。后来女主人产子后,更是难容她,撺掇着丈夫将她卖入青楼。两年后韩娘子找到女儿时,八岁的小女孩已非完璧,在青楼里被折磨得有如行尸走肉,小小的身上到处都是青紫,没一处好肉。韩娘子一怒之下深夜放火烧了青楼,带着女儿投进了白鹭河。这个故事太过凄惨,芷华当年听闻后几日都吃不下饭。印象太过深刻,连那户曾经收养过小女孩人家的姓名现在回想起来她都记得清清楚楚。之所以指明要春颜去请韩娘子,也是有帮助这对可怜母女的意思。芷华现在迫切地想证明,只要她愿意努力,命里的悲剧是可以更改的!
韩娘子很快就到了,看过清荷,开过药方之后,春笑带她来给芷华回话。
“小妇人见过陆大小姐。”只见眼前的妇人,面容端庄,虽然身上穿的是简单素净的粗布衣裳,举止却落落大方,不卑不亢。她目光清澈坚定,芷华一见就喜欢上了,想起秋华院还有个管事妈妈的名额,心中突然有了思量。“韩娘子请坐。白兰,上次母亲给我的上等碧螺春好像还有些吧,你去沏些来。”
即便得到芷华如此隆重的招待,韩娘子也是一脸平静,并没有半点受宠若惊。她不紧不慢地陈述起了清荷病情和开具的药方。芷华对这些虽然并不关心,却也没打断,等韩娘子说完之后,她意有所指地问道:“依韩娘子所见,清荷这次,是不是吃了什么不该吃的才会病成这样?”芷华此时是故意误导韩娘子的,清荷是她的丫鬟,就算是吃了什么才会病成这样,即便不是她的授意,也是她意料之中的事。一般的大夫,遇到这种情况,主子又是一副这样的表情,圆滑的会说那丫鬟只是常见的吃坏了肚子,而不懂变通的则会回禀是吃了致泻的药物,芷华想通过这件事,试探出韩娘子是哪种人。
韩娘子却并不直接回答芷华的话,她反而问道:“不知清荷姑娘病前曾用过哪些食物?是否还有剩余让小妇人一看?”芷华闻言淡淡一笑,心里满意极了。若清荷生病是她的手笔,那么呈上来的就是普通吃食,韩娘子看后的回答就是圆滑之人的那种答案,相反的话,她也只要指出自己看出来的不妥,就事论事,主家也怪不到她身上。处事如此周全,芷华心里秋华院的管事妈妈一职,已非她莫属了。
“午膳是和白兰她们一起用的,现在大家都没病,应该不是午膳的问题了……”芷华状似思量:“哦,对了,午膳之前周姨娘还亲手做了些糕点,我吃不下赏了清荷,她还吃剩几块。白兰,你去内室端出来,给韩娘子瞧瞧。”
果然,韩娘子念起一块剩下的糕点,闻了闻以后指出,这些糕点都下了很重的泻药,因为下得太重,人吃了之后不但会腹泻,还会呕吐,身体虚弱的人,用后一命呜呼也不是不可能的。
完成自己差使后,韩娘子起身告辞,芷华却吩咐白兰守着门口,留下她单独谈话。“韩娘子,你的故事,我也有所耳闻,听说……你在寻找女儿,是吗?”提到女儿之事,韩娘子一直的平静之色终于打破了,她激动地惊呼:“小妇人是在寻找女儿,不知大小姐……是否有什么消息?”“我只是想问问韩娘子,不知找到女儿之后,可有什么打算?”原来只是问自己今后打算……看样子又是一个想招揽自己的人。韩娘子恢复了平静。出诊几个月来,也不是没有贵人想要招揽她入府,只是韩娘子有自己的思量,她现在坐馆济世堂,每月赚的钱虽然不如入府丰厚,但胜在每天接触的人多,打探消息容易,因此找到女儿之前她是无论如何也不愿意接受招揽的。“若小姐能帮小妇人找到女儿,小妇人愿为小姐做牛做马,万死不辞!”一般情况下,想招揽她的主家大都闻弦知雅意,也不会再提招揽的话,只会顺势说一定帮她打探云云,可这次,她听到了和自己意料中完全相反的回话。
“我的确有你女儿的消息,”芷华一脸认真,声音坚定,让人一听就知道她不是在说谎,“不瞒韩娘子,我这秋华院现在缺一个管事妈妈,今日见到韩娘子,我十分希望能聘请您来,但我绝不是挟恩图报之人,不管韩娘子愿不愿意来,你女儿的消息我都会如实相告,绝不隐瞒!”愣了片刻,韩娘子这才相信自己听到的,她赶紧起身伏地而跪,哽咽道“承蒙小姐大恩,又不嫌弃奴婢是丧夫被休之身,无论小姐要奴婢做什么,奴婢绝无二话!只是小女年幼,又逢如此大变……”未等她说完,芷华接口道:“这有何难,一并接来秋华院就是。”其实韩娘子是想求她能让自己亲自送女儿回赵家,却不想陆大小姐会这样说。女儿年幼,即使进了陆府也做不了什么事,送她回夫家自己又的确不放心,韩娘子现在的感激之情已实在忍不住,痛哭出声“小姐大恩大德,我们母女无以为报,今后必定尽心伺候小姐,万死不辞!”说完,不顾芷华搀扶,硬是嗑足了九个响头,起身之时,额上已是青紫一片。在靖安国,九个响头是做奴仆的表达忠心的最大之礼,行此大礼的奴仆,终身不事二主,对主人生死相随。“韩娘子,今日将有要事需要你坐镇秋华院,所以今天暂时不能帮你去把女儿接来,但你放心,明日一早我就叫人陪你去接。”芷华体谅她急切想见到女儿之心,因此耐心跟她解释了自己怀疑周姨娘今日将会有动作,要害自己的弟弟。事关大少爷性命,韩娘子也识得轻重,强忍住思女之心,跟着白兰出去熟悉环境了。
芷华知道,没有亲眼见到女儿韩娘子还是不放心的,她也不急着让韩娘子签身契,等到明天接到女儿,一切皆是水到渠成之事。
------------
第五章 暗算
申时(下午3,4点)末,平时的这个时候,正是庄夫子讲完一天最后一堂课放学之时,今天也不例外。陆琰也和平时一样,走在回自己住的青云院路上,身边跟着姜全姜勇兄弟。走到一半时,突然一个眼生的小丫鬟匆匆上来行礼,“大少爷,大小姐有事请您去一趟花园观景亭,她在那里等您。”观景亭位于陆府唯一的小池塘中心,因夏日里最适合观看池塘荷花盛开美景而得名。想起姐姐上午才叮嘱过,千万不可靠近池塘,下午却派人来请自己去观景亭,陆琰觉得此事十分蹊跷。再看眼前这个陌生的小丫鬟,虽低着头看不清神色,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她行礼的姿势有点摇晃,腿在发抖。陆琰心中有数,面上却不显露,对小丫鬟依旧和颜悦色地说:“今日夫子留下的功课太多,你去回禀姐姐,就说我明日再去看她。”说完,也不等这小丫鬟回话,拔腿就往前走。没走两步,又停了下来,原来是那个小丫鬟壮着胆子拉住了自己衣摆。“大少爷,大小姐是有要紧的事找您啊,她刚刚从周姨娘那里出来,好像受了什么委屈,坐在亭子里哭呢。”周姨娘住的海棠院离小池塘不远,若姐姐真是受了委屈的话,在亭子里哭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想到这里,陆琰不去看一眼实在不能心安,但他心里疑虑还是未消,问道:“你是哪个院里当差的?我在姐姐那从未见过你。”“奴婢是粗使丫鬟,平日里专门负责打扫花园。大小姐现在身边只带了白兰姐姐一人,所以叫奴婢过来传话。”“既是如此,那你带路吧。”几番思量,陆琰决定还是去看上一眼。小丫鬟见他没有叫身边小厮退下,怯怯地出声阻拦:“大少爷,外男不能进后院的……”“我身边的小厮算是外男吗?难不成平日里就没有管事去后院禀事?”陆琰年纪虽小,生气起来板着脸也颇有几分威严。小丫鬟见阻拦不成,也不敢再多生事端,赶紧赔罪带路。
一个唯恐横生枝节,一个担心姐姐,一行人脚步匆匆,走得很快。不一会,就到了池塘附近。陆琰眼力很好,远远就看见观景亭里有两个女孩身影,再走近两步,陆琰就看出来那身影虽然身高和姐姐差不多,却绝不是姐姐。他心知有诈,也不出声,掉头就往回走。那小丫鬟没想到他小小年纪如此警觉,连忙上前故技重施又拖住他衣摆,大声唤道:“大少爷,您怎么往回走啊?大小姐还在等您呢!”这是在提醒不远处假山后埋伏着的那两个婆子,事情有变。那俩婆子暗道不好,对视一眼之后下定决心,赶紧冲了过来,嘴里喊着“大小姐有请少爷”上前去拉扯陆琰。这两个婆子是周姨娘特意找来的,力气比一般的婆子更大,原本计划着陆琰小小年纪,突然惊闻姐姐受了委屈,必定不放心前来查看,只要能骗到池塘附近,不管他是否有心防备,这两个婆子都足以收拾他。周姨娘计划几乎可以说是万无一失,但让她始料不及的是,上午才进府当差,她没当一回事的两个小厮会坏了她的事。姜全和姜勇的祖父当年能做贴身侍卫,陪着陆琰外祖父上战场,身手那是不用说的,姜家侍卫里最顶尖的高手之一。虎父无犬子,姜忠虽然不必再做侍卫陪主人征战沙场,但他一身武艺却依旧没有落下,尽得父亲真传。姜全和姜勇也是从小习武,几年下来兄弟二人配合十分默契,虽然只有十来岁,但二人配合撂倒几个壮汉根本不在话下。三下五除二,这两个婆子就被姜全姜勇二人放倒在地。陆琰也没想到这两兄弟身手这么好,早知道他刚刚就不跑了,直接吩咐他们上前查看拿人就好。“绑上她们三个,我们去找姐姐!”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786
6787
6788
6789
6790
6791
6792
6793
6794
6795
6796
6797
6798
6799
6800
6801
6802
6803
6804
6805
6806
6807
6808
6809
6810
6811
6812
6813
6814
6815
6816
6817
6818
6819
6820
6821
6822
6823
6824
6825
6826
6827
6828
6829
6830
6831
6832
6833
6834
6835
6836
6837
6838
6839
6840
6841
6842
6843
6844
6845
6846
6847
6848
6849
6850
6851
6852
6853
6854
6855
6856
6857
6858
6859
6860
6861
6862
6863
6864
6865
6866
6867
6868
6869
6870
6871
6872
6873
6874
6875
6876
6877
6878
6879
6880
6881
6882
6883
6884
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