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在前面的话
忍不住还是要在前面说一些话,本想在发布第一章的时候说,但一直拖到了现在,不过还好也不算晚。
首先要说的是,这是我的第一步作品,或许和许多人一样,我决定开始写自己的小说,是因为看的多了,自然就萌生了这样的想法。爱好历史的我也自然选择了穿越的题材,在我看来,每一部小说都必须有承载其的环境,冷兵器时代的波澜壮阔以及丰富多彩的中华古文化,则是我从小所喜欢的,再加上寄生于主角的穿越,很容易将自己想象进去,便好似在古代中国游历了一番一样,所以我的第一部小说便写成了穿越。
我个人认为,穿越乃是想象和历史的结合,二者缺一不可。想象让人觉得新奇,历史让人陶醉。和很多人一样,从小我也喜欢想象,而不管与别人的想象同于不同,被别人接受或者不接受,能否引起大家的兴趣甚至共鸣,在目前看来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目前我能从这第一章开始发布,去有勇气开始这一次从未有过的举动的,这才是最重要的,而支撑我的恰恰便是想象。至于历史,也是我感兴趣的所在,但真正开始写这一部小说,才发现我的历史知识远远不够,于是便买了一大堆书。读完了几本书后,才开始敲下了第一个字,这是我的努力,我在尽力为读这本书的人还原一个真实的东周战国,我在尽力呈现一个真实的历史,让读这本书的人感受到其中的壮阔。但我还是要说的是,我毕竟不是史学家,有疏忽甚至历史的乌龙出现,我觉得应该是可以被理解的,也希望大家多多指点,再含笑一过。
对于小说,大家都知道小说有三要素,环境、情节和人物。在我看来,具体的说,便是波澜壮阔又极具特色的历史环境,合乎逻辑又耐人寻味的曲折情节,细腻生动又个性分明的人物形象。没有环境就没有小说,而情节正是吸引读者看下去的关键,人物则是读者为之感动甚至记住这本小说的所在。但在我看来,一部更加优秀的小说,应该会给人有所启发,让人合上书页后心灵仍为之触动,甚至从中有所收获,呵,说远了,现在的我还在冥思苦想如何将情节发展下去,如何刻画出书中人物,又怎敢去追求更加遥远的要求呢?不过我会努力的,事实上计划中,这本书的前半部肯定是会侧重于事,主角如何去一步步的发展,而后半部则会去侧重主角的心,去描写心灵的变化,我也希望能写出点让人觉得有所不同的东西来。但结果如何,哎,看努力吧。
说道情节,不得不说的是,应该主意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主角如何在不利的条件下一步一步的走上舞台的中央,这部分最难写,我要去设想各种障碍,然后还要想着如何去排解掉,便如下棋一般,不过却是自己和自己下。第二部分则是主角厉害以后如何光复大周的荣耀,一统天下是必然的,但其实我最喜欢的是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我会着重去写几场大战,希望能写出点好东西来。第三部分则是一统天下之后了,统一不是终点,而是另一个起点,统一不是问题的解决,而是新的问题的产生,很多人的心思都会为之改变,所以这部分应该也比较难写。总而言之一句话,努力吧。
关于人物,男主角不用去说了,历史人物该有的应该都会登场,女子的戏份应该也不会少,毕竟很多人热衷于穿越的原有也有可以合法的左拥右抱,所以男主身边的女人不会少。但女主角是谁,等到她登场时便会被一眼就认出来,多的不说了,女主的出场是在中期,敬请期待。
然后还有想说的是,毕竟是第一部,我的写作水平也有限,所以我也不会奢求能写出多高的东西来,能有人看能有人去关注,我就很满足了。就算没有人看,或者是没有引起多少关注,我也不会纠结,毕竟是第一部嘛,谁没个第一次呢。但是我会努力的,因为这是第一部,但不是最后一部。
最后内个,太监是绝对不可能的,断更的话我就不敢保证了,毕竟工作太忙,我不会去做我也不确定能否办到的承诺。但手头还是有点余粮,所以我会尽力不断更。
谢谢您的关注,如果这本书能引起您的喜欢,那将是我的最大荣幸!
------------
关于作品改名
其实本来是为了我的作品想了个四字成语的,是我所设想的点题之词,也会在作品最后出现,但上传时,无奈发现该成语已经被别人用了,只得放弃。但当时怎么也想不到别的好名字,几天之后终于头疼了,轻轻一敲,便以周字命名,想法也简单,穿越的朝代名字,就是简洁,干脆,明了。
但时间久了后,竟渐渐发现,单单一个周字,怎么看着越来越怪。周,是什么,朝代名,朝代名的话又是西周东周,后周还是武周?抑或是一个星期?周全的周?我不知道大家第一眼看到这个字时会想到什么,但我想到就是这。仔细一想,这些应该都与作品的主题搭不上边,再仔细一想,周到底是什么东西,又不明白了。或许一大堆作品名称中,单独一个字的能吸引一下眼光,但作为一个小说的名字来说的话,真的是不合格的。太简单了,以至于连作者自己看了都不明所以。
感受到了失败,自然就要再改正。作为一个新人,不应该惧怕失败,而应该在接受批评与自我批评中迎头而上。虽然改名影响不是很好,或许有人会说我思考不成熟,或许会说我头脑发热,但既然已经认识到了不足,为什么不去改呢?勇者不惧,我虽然不是真的勇者,但既然选择这些,就不应该惧怕,种种。
下定了决心之后,便开始了思索,到底换了什么名字呢?虽不至于想的茶饭不香,但确实还是死了一大批脑细胞。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昨日灵光一闪,脑子里想起秦始皇来,罢,那就叫周始皇吧。
主角穿越到了东周末年,乱世之中,拥有后代人智慧的主角肯定会有自己的发展,发展的结果,自然便是天下一统,一统江山之后,主角自然就想到了秦始皇,想到了皇帝之称。既然生在了秦始皇之前,那便不要怪我夺了始皇帝之名吧。所以作品的名字就叫周始皇,贴题,点题,着题,得,就它了。另外秦始皇的暴政,是因其个人本就如此,还是因为这个始皇帝的位子影响,值得每一个人思考,而主角自后世而来,能否经历住权位的巨大变化,而依旧保持本心,又或者像秦始皇一样,得意便张狂?我想周始皇三字应该能引起往这方面的思考,而主角究竟如何,还是留待后文吧。
说了这么多,无非就是三件事,第一,觉得原先的名字不好了,第二,决定改了,第三,改成什么了。其实名字固然是第一张脸,但点进去后,读者看的却并不是名字而是内容,再好的名字也遮掩不住内容的苍白,而相反的,吸引人的内容若是只有一个不起眼的名字,便如藏在深闺中的小家碧玉一般,终究会有倾倒众生的一天。
所以自此以后,我不会再纠结作品名字的事情,而会专注于内容。说实话,发了这么多,而点击如此之少,虽能接受,但却也出乎我的所料。每日里,我也在反思,是我的文笔不行,构思不行,还是情节无动人之处?以至于现在提笔之后,是慎之又慎,每一个细节都要反复考虑半天,方才确定。
但不管怎样,这是我的心血,为之付出而无怨无悔。幸运的是还有热心读者在关注,我会继续努力下去,相信会获得最后的成功。如果你发现我还有值得你关注的地方,还请继续关注下去,谨致以诚挚的谢意!
(提交了改名申请后,现在还没得到回复,忍不住就先把这段话给发了上来。)
------------
战国难写?——说说我对于穿越小说时代氛围
今天一打开电脑,点开我的作品,首先便看到了一位读者对我作品的批评,他的原话是“个人认为,先秦以前的小说,最重要的,就是要写出那种上古人物的言行举止,让人一看就觉得这真的就是先秦风貌,这很难。很遗憾,你的书开篇做不到这一点。”虽然其批评直接干脆好不委婉,但我仔细想想后还是很乐于接受了。我在回复中写了,“读者说没有那就是没有,作为读者,您就是我的改卷老师。”所以我会去认真的学习读者所说的每一句话,认真回复,吸收其中的一些观点,并酌情改动到我的后文之中。
其实作为作者,我心中也十分的清楚,的确没有太多的先秦风貌,作为我的第一部作品,虽然我很努力了,但不可否认的是肯定还会有不足存在,比如时代感不强,代入感不强,笔风不够细腻,细节没有特色。所以我必须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成长,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接受失败,可怕的是被失败吓到。所以如果我能坚持下来,如果您能看到我的下一步作品,您能继续关注,那么从开篇开始,我相信您就能看到我的进步。
话说多了,还是说说本文的主题。
作为穿越小说,重要的是要让人有代入感,就是随着主角一起穿越到那个时代,这样才能吸引读者,这一点无可厚非。那么才能做到这样呢,我的想法是要写出穿越时期的历史特色。比如从军国大事上看,西汉早期,就要打匈奴,东汉末期,就是三国尔虞我诈,唐初是锐意进取,初唐时期你没打突厥,盛唐时期你没打吐蕃没打波斯,中唐时期你没打安禄山,你都不好意思说你去过唐朝,宋朝是大辽西夏和大金,到了明朝就是蒙古和女真了,清朝是什么呢,早期是三番和台湾,中晚期是各色起义和西方列强,这些都是鲜明的历史特征。再说文化,汉朝是汉赋,这个好像很难,且不为今人所懂,所以写这个的很少,唐朝就好说了,你若不会背诗,走在街上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然后是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小说就算了,你写的本来就是小说。再说政治特色,汉朝时外戚太监当家,唐朝时封疆大吏造反,中间又插了一个女主得天下,宋朝的主旋律则是军事上的懦弱和经济上的发达,明朝的最大特色就是锦衣卫了,我没见过穿越到明朝的小说不写锦衣卫的,清朝则是诸子夺嫡,这个类型的清穿小说太多了。鲜明的历史特色,让人一下就接受到了这个时代。如果您问,为什么我不写这些时期,偏偏要写先秦,其实只因为我对东周爱的极深,关于为何,后面我会另注文说明。
以上说了这么多,无非就是想引出我所写的先秦战国。战国时期的各种特色是什么呢?我也曾深深的思考,翻看了一系列的相关书籍后,我发现战国时期的特色如下,在文化风貌上看是百家争鸣,仁人志士们各持各的学说,游走列国,或试图以自己的思想拯救世界,或试图以自己的才学获得尊重乃至利益。从政治面貌上看,对士子开明的风气,使得士子们游说列国成为可能,平民也可立即封相,对强国的渴望,使得变法成为风尚,长期各国力量的相对平衡,使得纵横家们能一言抵千军。再从军事上看,战车正在衰败,但还没有退出战场,以魏武卒为代表的新式步兵正在成为历史的潮流,来去如风的骑兵还没普及,另外各种兵法的出现,使得战争的决定因素已经从兵向将的转变,如果你不转变那你就要挨打,这些都给了主角发挥的空间。以上便是我对东周的不完全理解,在我看来,突出一个百家争鸣中士子的作用,再突出列国纷争中的战争,然后强调一下社会制度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时人们的心里影响,就应该能给主角一个发挥的空间,一个让读者能读的下去的理由。
然而现在我却发现单有这些还远远不够,并且以我现有的水平,要想将以上那些写出感觉来还是很有难度。所以我开始注意起细节来,就像有人提过的时代风貌感,代入感,那么是靠什么来支撑这些呢?我在写在前面的话中提到过,我会尽力为读者还原一个真实的东周战国,但现在仔细一想,却的确是忽视了许多细节。比如有读者提到过的称呼问题,如王子,奴婢,大人等,比如一些人与人见面的场面,究竟如何行礼,如何吃饭等,再比如建筑着装饮食等,虽然我已在仔细研究,但的确缺少一种先秦古风,那一种我想写又写不出的古风。所以我也很迷惑,到底是自己掌握的史料太少,还是功力太差,或者两者皆有,而又孰轻孰重?
先秦以前的东西的确难写,资料太少,确切的资料有史记、吕氏春秋、战国策以及资治通鉴,然后论语、庄子、楚辞等作品中会有当时社会风貌的描写,但总归还是太少了,究其原因,我想并不是古人不记史,而是秦始皇焚书坑儒,史记中就有明确记载,史官非秦记皆烧之,所以自此以后,便是司马迁写史记也曾感叹史料太少。后世中的作品,如冯梦龙的东周列国传便是参考我上面所写的基本史书,但你若仔细观察,便会发现若以三家分晋为界,春秋时期有八十三章,战国时期只有三十七章,为何,只因秦始皇焚书时有人冒死私藏《春秋》。
所以战国时期的作品难写,这是客观原因,但主要的还是我的主观能力,下笔无力,有的时候我自己也能感觉到啰嗦了半天,却将关键的地方写掉了,突不出重点。平日里读书轻松,但真到了自己敲键盘时,便觉举步维艰了,想来许多新手都会有如此经历,却不知一直走下去,终会如何。
但,我还会继续努力,真的勇士,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真的勇士,敢于面对低迷的点击。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坚定的走下去,也在此再次承诺,不会太监。
其实,开始时我就对我媳妇说,若是有一千个人在看我的小说,我就知足了。而事实上,刚发表时,每天就那么二十三十的点击率,也着实让我心急,所幸终究到了这几天,每天都有一千多的点击率,欣喜之余,也有了一丝小小的自得。所有曾关注我的人,以及正在关注我的人,我要感谢你们,尤其是几位长期对我的书作出评价的读者,还有提出批评的读者,正是有了你们,我才有了被注意的幸福感。
写了这么多,回头一看却不知所云,或许是有感而发,但终究还是我内心的真实写照。既然是自己选择的,那么再难写也要写下去,何况还有人在关注,所以我会更加努力!
就说这么多吧,好生把精力花在正文上才是硬道理。
------------
关于更新
正如我在某一则评论中回复的一样,我只是个业余爱好者,我也有我的本职工作,只是凭着一股爱好和热情,在闲暇之余读读自己喜欢的书,敲敲自己畅想的字。
然而,事实上我的本职工作是相当繁忙的,任务繁重,时不时还有抢修,公司要求我们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有事随时便需到场处理。如果您够心细,便会发现我有好几篇更新都是在零点左右,正如现在我敲这些字时一般,其实就在晚饭过后,一个电话响起,险情便是命令,我和同事立马赶到现场,而处理完毕到家时,已近夜半。
我也想按时更新,我也想投入更多的精力,但非我不愿,实不能矣。所以,在此郑重的向所有曾关注过,现在正关注着,以及一直一来都坚持关注的朋友们,说声对不起了。
虽然不能按时更新,但每日的更新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是能保证的,只是或一更或二更,毕竟本着对观看这本书的朋友负责,也对自己负责的态度,虽有存货,但也需修改一番后发布。
所以一直一来我最大的努力方向便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投入更多的精力来让我的这第一步作品更加优秀,更加向我的目标靠拢,哪怕是自我感觉的一点点进步,都会让我欣喜异常。
说了这么多,其实主要想说的就是,如非特殊情况,每日零点以前一更是少不了的,在保证自己觉得质量说的过去的前提下,一般还是会有二更。
也在此,再次向所有给予关注的朋友们表达我最真诚的谢意!正是有你们毫不吝啬的支持以及指正,方给了我不少的信心和勇气。
------------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中国古都传之一:洛阳
题记:随着小说的主角入主洛阳,这座城市也将成为这部小说的中心,为了帮助读者对这一座城市作进一步的了解,也更是为了写写心中的感叹,我特意写了这篇文章,希望会有人喜欢。其中的每一段史料都是我费心查找而来,但个人能力使然,难免会有错误遗漏,还希望大家海涵的同时也能多多提意见,我将乐于接受。同时,我还有个想法,那就是随着主角的足迹,写够中国五座古都的传记,甚至一些古城的传记。能写写自己喜欢的东西,实为平生乐事,若再有读者喜欢,那便是幸事了!闲话少说,请看开篇:
四合连山缭绕青,三川滉漾素波明。
春风不识兴亡意,草色年年满故城。
烟愁雨啸奈华生,宫阙簪椐旧帝城。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698
1699
1700
1701
1702
1703
1704
1705
1706
1707
1708
1709
1710
1711
1712
1713
1714
1715
1716
1717
1718
1719
1720
1721
1722
1723
1724
1725
1726
1727
1728
1729
1730
1731
1732
1733
1734
1735
1736
1737
1738
1739
1740
1741
1742
1743
1744
1745
1746
1747
1748
1749
1750
1751
1752
1753
1754
1755
1756
1757
1758
1759
1760
1761
1762
1763
1764
1765
1766
1767
1768
1769
1770
1771
1772
1773
1774
1775
1776
1777
1778
1779
1780
1781
1782
1783
1784
1785
1786
1787
1788
1789
1790
1791
1792
1793
1794
1795
1796
1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