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贵姐儿出生
“又不是没生过孩子,现下大个肚子就成金贵人了,赶明儿要不要请人来家里侍候着?”郑婆子肩上扛了一把锄头从田里回来,一进门听见家里两头猪饿的“嗷嗷”直叫,心头有气,嚷嚷了几句,眼见二媳妇巧娘没有迎出来,才要开骂,邻居李大婶走过来道:“他婶,刚看巧娘挑了水回来,扶着肚子直嚷腰酸,怕是要生了,你快往她房里瞧瞧!”
郑婆子一愣,巧娘嫁过来八年,生了三个儿子,大儿子来荣七岁,二儿子来华六岁,三儿子来富五岁,隔了这几年没了动静,以为不会再生了,不想去年底又大了肚子,算算日子,确是这几日就要生了。
郑婆子揭了巧娘房里的帘子瞧时,果然见她躺在床上直哼哼,铺在身子底下的一件旧衣已是水淋淋的,忙去后街找产婆。
来荣几兄弟本来跟着三叔郑明业在池塘里捞鱼,听得娘亲快要生了,忙拿了木桶和鱼网赶回家,一边讨论说:“咱家都是男娃,希望咱娘这回给咱添个粉嫩嫩的妹妹。”
郑明业十八岁,还没娶亲,不知不觉就做了孩子王,平素有空就领了几个侄子往外抓鱼捕鸟的,这会听得几个侄子的话,也乐呵呵说:“你娘一怀上,你爹可不是就念叨着想要一个闺女?咱们快些回去,没准已生下来了。”这乡□子壮健的村妇,除了头胎,生个孩子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因此郑明业见几个侄子跑的飞快,怕错过热闹的样子,倒也不喝斥,反而跟着飞跑。
待得来荣他们回到家时,只见爹爹郑明发搓着手站在房门外跟肖婆子说:“记得生三个小子那会,不是挺快吗?这次折腾了这半个时辰了,还没生下来?”郑婆子没好气说:“你没看你媳妇那肚子,比有来荣他们时大了许多,怕又是一个大胖小子,得费些力了。”
郑明发一转眼见来荣他们站在身后,闷闷说:“小子可够了,咱家缺闺女呢!”正说着,房里已是传来一声嘹亮的婴儿哭声,郑明发先是一喜,接着却脱口道:“听听这哭声,挺带劲儿嘛!莫不成又是一个小子?”正惊疑着,却听产婆报喜道:“生了,生了,是个大胖闺女,母女平安!”郑明发还没回应过来,来荣几兄弟已是揭了帘子挤进房里,喜翻天一样嚷道:“是一个妹妹,是一个妹妹,哈哈!”
“哇,看这头发,好黑哟!”来富一看小妹妹软乎乎的头发稀稀蔬蔬、**的贴在头皮上,好像用墨汁画上去一般,忍不住就要伸手去摸,手指才碰到小妹妹的头,就被来荣打掉了手说:“小妹妹刚出生,不能乱摸的,看你,都把她摸哭了!”
“她本来就在哭!”来富不服气,一看小妹妹闭着眼,皱皱的小脸哭的红通通的,一时却不敢再摸下去,却学大哥来荣的样子打掉二哥来华摸向小妹妹鼻子的手,哼哼说:“都哭了,还摸?”
巧娘身子壮实,虽则刚生完孩子,却还有力气喝几个儿子道:“去去,都出去,别吓着妹妹!”郑明发忙也进来赶开几个儿子,自己小心翼翼抱起小女儿,笑呵呵说:“我说想要一个闺女,果然心想事成,过年得还神酬谢一下。”
郑婆子送了产婆出去,这才笑眯眯进来说:“可得起个名字。老头子在时,就排了二房的孩子该叫荣华富贵的,若是小子,来贵自然是现成的名字,闺女却得另起名。”
郑明发早在妻子怀上时,就议定了好几个闺女的名字,可是这会一看胖乎乎,软绵绵的小闺女,却觉得那些想好的名字一个也不适合,一眼扫过几个儿子,遂笑了说:“先取个小名儿,就叫贵姐儿吧!”巧娘一听郑明发起的这名,不与村里那些闺女们春呀花呀红呀的类似,倒极满意,农户人讲究也不多,当下就贵姐儿贵姐儿的叫起来了。
郑贵晴昏昏沉沉,感觉身体很是异常,耳听得自己张开口发出一串串婴儿哭声,恍然如梦,待听得众人一声又一声贵姐儿贵姐儿的喊声,心里隐隐约约明白了过来,自己只怕是穿越了。正又慌又乱,却被一双大手抱了起来,接着被稳稳的抱在一个温暖的怀抱,一个妇人的声音说:“小乖乖,饿了吧?”
贵姐儿闻得一阵奶香味,小嘴儿不由自主的向前拱了拱,只觉饥渴的很。耳听得几个小孩子的声音笑着说:“娘,小妹妹嘴巴嘟起来了,好可爱呀!”接着嘴里被塞进了什么东西,轻轻一吸,固然温温、甜甜的,不由又急又慌,差点呛着了。
“哟,慢慢吸,没人跟你争。”巧娘轻轻抚贵姐儿的背,又怜又爱的说:“可是饿坏了!”
贵姐儿心里悲怜,却无力反抗,条件反射吸了一通奶水,一吃饱便沉沉的睡着了。
巧娘一见贵姐儿睡着了,轻轻的抱着放下,接过郑婆子递过来的一碗米汤喝了一个底朝天,这才吁口气说:“贵姐儿算是一个有福的,这才出生,赶上的全是好事。”
“虽是闺女,脚头倒真是好。一怀上那会,明发就涨了工钱,这头才生下,明发又得了赏钱,又得了几日假,真真是福气来着。”郑婆子扳着手指头说着话,对刚生下的孙女也极其满意。
郑明发在方大户家的账房里帮忙,本来不知道妻子要生了,只是刚巧方大户家里办喜事,一时高兴,赏了合府诸人,郑明发算了算日子,也怕妻子快要生了,趁着此时机却告了几日假,不想才一回家,却看到自己娘亲赶着后街的产婆上门,倒是亲眼看着女儿出生了。
郑家在甜泉村原也是大户人家,只是郑太爷五个儿子争家产,打了许多年官司,家产大部分被大房得了,其余几房便败落了下来。郑明发的父亲郑尾生是郑太爷的小儿子,只分得十几亩薄田和现下住的这所院子。领着原配老婆和大儿子郑明兴、女儿郑明芳过活,不上几年,老婆又一病去世。看看女儿和儿子先前跟着在大宅过惯了好日子,并不会管家事,无奈之下只得托媒人又给自己说了一头亲事。进门来的便是郑明发现下的娘亲郑婆子。
郑婆子农户出身,身子壮实,相貌却很一般。不过她一过门便操持起家务孩子,又生下郑明发、郑明业,把郑尾生也服侍的妥妥贴贴,搏得邻里一片赞声。待得郑明芳出嫁,郑明兴又娶了亲,郑尾生却一病去世,留下郑婆子又要面对郑明兴的冷眼,又要拉扯自己亲生的两个儿子郑明发和郑明业,天幸她心性坚强,倒是咬牙应付了过来。
话说贵姐儿吃吃睡睡拉拉的过了十几日,一时醒着,想起自己前世,啼哭了好半天。引得郑婆子嘀咕道:“莫不是冲撞了什么,怎么今儿哭的一张脸全成紫红色了?”说着不放心,赶忙蒸了几个馒头到妈祖庙里上香,又求了一道香火来给贵姐儿系在脖子上,见她晚上不再乱哭,这才放下心来。
贵姐儿其实还想哭来着,只是怕郑婆子万一来个迷信升级版,又说自己定是冲撞了更高级的神明了,只怕不是系一个香火那么简单,搞得不好得被灌几口符水,这才生生忍下悲伤,只埋头吸自己的奶水,专心做一个爱吃爱睡的好宝宝。
还没满月,邻里都揭了巧娘的帘子看过了贵姐儿,盛赞道:“难得的白白天胖胖,眉眼又清白,倒一幅夫人相。”说的郑婆子满心欢喜,从袖底摸出几个铜板,走到妈祖庙旁请一个素日帮人算八字的的老道给贵姐儿算了一算。老道左手拈须,右手捏着手指掐算了半天,言道:“此女确是好命水,倒能提携的父兄发达,将来也是旺夫益子的,好生养着罢!”郑婆子听得此言,拍着大腿说:“我就知道她是有来历的,一出生,她爹明发便涨了工钱,她小叔明业前头提的那门亲又松了口,正是喜事连连呢!”
老道接了郑婆子的铜板,又嘱道:“女娃子命大,你家怕压不住,还得找家大户人家做了契亲,许给人家当干女儿,再向人家要一个贴身小衣穿了,方保无事。”
郑婆子忙又问了一个详细,回去路上便寻思找哪家当贵姐儿的契娘,想来想去,还得找明发的东家方大户家。只是要攀上这门契亲,极是不容易,怕得费许多周折。一路低着头谋算,快到家时却差点撞到一个人身上,仔细一看,却是巧娘的大哥来了,不由哟一声道:“亲家舅舅,不是说你跟人行商出海了么?却回的这未快!”
------------
3女儿该娇养
“这次顺风顺水,回的便快。这一回来,便听说巧娘给我添了一位外甥女,这便赶着来看看。”巧娘的大哥方达一看是郑婆子,忙把手里提着的一个食盒递与她,笑着说:“这是从镇里买的一点吃食,给你们尝一尝。”说着又从怀里摸出一个小巧精致的璎珞出来,呵呵直笑递与郑婆子先瞧了瞧说:“刚巧这次出海得了一个璎珞,正好给我外甥女当见面礼。”
郑婆子跟方达客气了几句,又就着方达的手里瞧了瞧璎珞,点头咂嘴赞叹道:“看着倒像是大户人家小姐才佩戴的物事,可叫亲家舅舅破费了。”
“自家外甥女,有好的物事自然先与她。”方达一路说,一路随了郑婆子跨进门,在巧娘帘外叫了一声。巧娘早听得大哥的声音,这会儿忙应了,笑着说:“贵姐儿虽没满月,但你是自家大舅,也没什么讲究,只管进来瞧瞧罢!”
郑婆子把一个盖碗净了净,寻了郑明发珍藏着一包茶叶,好歹冲了一盖碗茶进去与方达喝,嘴里说:“这虽不算好茶,味道却清香,亲家舅舅润润喉咙罢!”
方达接了,却因帘子被郑婆子揭的猛了,卷进一点猪燥味来,遂不动声色说:“亲家,养的两头猪若是卖了,可还会再养?照我说,家里不算宽敞,又新添了一个孩子,不如莫养猪了。得空只做些刺绣来卖还划算些。”
郑婆子心里嘀咕道:做刺绣若是赚的钱能多过养猪的,谁还巴巴的非要养猪不可?真是饱汉不知饿汉饥。
方达似是看穿了郑婆子的想法,笑道:“若是做些普通的刺绣,自然卖的不值钱。我这次从海外得了好几种精致的图案,你们描了绣在屏风布,自然能卖个好价。”
“这敢情好!”郑婆子看看天也不早了,想留方达吃饭,便往街上去买肉。
这里方达见贵姐儿还没醒,却等不及了,把她抱了起来,往她脖子上套那个璎珞。
贵姐儿正睡觉,却感觉有人往她脖子上挂了一个东西,接着耳朵又被捻了几下,打个小呵欠睁开眼来,却见一个男人凑近她说:“小耳朵又厚又软,耳垂子也长,分明是一个有福的,可别薄待了她。”
“可不是娇养着她?”巧娘抿嘴笑着道:“还没出月子,倒收了几件礼物,说她没福都没人信。只是大哥这璎珞,理该送与大嫂戴着才是,怎么拿来送与她小小孩子?”
“不打紧,将来没准连人带物又进了我们方家了!”方达瞧着贵姐儿,越瞧越爱,只恨不得这是自己的女儿,嘿嘿直笑问了贵姐儿的时辰八字,竟有联亲的意思。
方达自家婆娘连生了五个儿子,竟没一个女孩儿,这回得知妹妹产下一个女孩儿,如何不高兴?出海才一到家,婆娘就拉了他嘀咕道:“巧娘产下一个女娃儿,取名叫贵姐儿,虽还没满月,已是听闻乖巧异常,你可瞧仔细了,若是生的好,得跟巧娘悄悄的说了,将来与我们亲上加亲。”方达先存了此心,这会自然透出话来。
巧娘听出大哥的意思,倒吃吃笑了说:“要我的意思,自然是愿意的,只是婆婆让曾半仙曾道人给贵姐儿算了八字,说她八字大,得要一个八字比她还大的婚配,方才压的住,只怕信哥他们几个八字压不住她。”
“这且再说罢!”方达寻思找人给自己儿子与贵姐儿合一下八字,若是合不上时再说。
贵姐儿摸清楚来人是自己舅舅,待听得舅舅与娘亲的话,差点吓出一身冷汗。我的妈,这便开始求亲了。若不是老道说咱八字大,这便要被许了人家了,可太危险了。
方达见贵姐儿眉头皱了皱,接着又舒展开了,这会转动眼珠瞧他,不由笑道:“这才多大,脸上便有这些表情出来了,可知以后必是一个聪明的。保不准还能提携父兄。”
方达走南窜北,见识颇广,他说出这话,巧娘自然是信的,喜的又抱了贵姐儿直亲,笑着说:“承舅舅贵言了!”
方达三兄弟都是行商,虽不算大富大贵,却也是殷实人家。当初郑尾生在时,家境还不错,且郑明发当时刚考中秀才,正是前途一片前明的时候,上方家向巧娘提亲,方达自是一口应承。不想郑尾生一过世,原配所生的大儿子郑明兴便霸了大部分家产,郑明发为了母亲与弟弟,只得放弃考举人,托人进了方大户家当账房。方达也想过悔婚,无奈巧娘并不嫌弃郑明发,只得让她嫁了过来,及后生儿育女,操持家务,小日子虽不算很难过,毕竟没甚前景。
方达沉思一会,这才把心中谋算了小半年的想法和盘托出:“巧娘,当初把你婚配给明发,却是看中他是一个读书人,甚有前途,如今他只在方大户家当账房,每月得的是一点死银子,虽饿不着你们,依哥哥看来,却无甚用处。不若重拾经学,下点苦功考个举人罢!你且放心,明发若重拾经学,家里一切费用和上京考试的总总费用,为哥的全包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8195
8196
8197
8198
8199
8200
8201
8202
8203
8204
8205
8206
8207
8208
8209
8210
8211
8212
8213
8214
8215
8216
8217
8218
8219
8220
8221
8222
8223
8224
8225
8226
8227
8228
8229
8230
8231
8232
8233
8234
8235
8236
8237
8238
8239
8240
8241
8242
8243
8244
8245
8246
8247
8248
8249
8250
8251
8252
8253
8254
8255
8256
8257
8258
8259
8260
8261
8262
8263
8264
8265
8266
8267
8268
8269
8270
8271
8272
8273
8274
8275
8276
8277
8278
8279
8280
8281
8282
8283
8284
8285
8286
8287
8288
8289
8290
8291
8292
8293
8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