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作品相关
一、小阮
汉时,有众多的马上乐器传入我国,汉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 115年),张骞出使乌孙国(今乌孜别克民族),乌孙王昆弥与汉通婚,乌孙公主出嫁前,汉武帝命懂得音乐的工匠参考琴、筝、筑、卧箜篌等创制了一种能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圆形音箱、直柄、十二柱、四弦,这种乐器便是阮,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1、这个,据说是一把相当值钱的小阮,啧啧,看看,那红木的光泽~~~口水
2、伤心地说,我没有翻到服装古典or气质古典的MM弹小阮的照片,也就这个,大家凑合看吧。
画里最左边的女人拿的就是阮,不过是中阮,小阮要比这个小好几圈,看起来也精致玲珑的多。很崩溃的是,在网上没找到小阮的曲子,哎,有点儿担心这么好的古典乐器会渐渐失传。
二、上海圣三一堂
圣三一堂(Holy Trinity Church)是聘请了英国本土的著名建筑师设计的,1869年建成。这是一座红砖砌筑,室内外均为清水红砖墙面的建筑,俗称“红礼拜堂”,是上海早期最大最华丽的基督教教堂。
本来,圣三一堂的设计体现了多种建筑风格的融合。但是在1893年,在圣三一堂的左侧(也就是东南方),又增建了一座高耸的钟楼,这座钟楼大大增强了这座教堂的哥特式意味。钟楼为四方形平面,尖椎形屋顶,四角有4个小尖顶。钟楼内安置了八音大钟,能按着圣诗的音韵敲打。在1930年十层以上高层建筑在上海出现以前,圣三一堂的钟楼曾经长期是上海的制高点和最醒目的地标,尤其是对于乘坐轮船进出上海的乘客。这座钟楼已毁于1966年8月□破四旧的□中,现正在计划重建中。
1、旧景
2、现在
三十年代的上海滩,在这里举行婚礼,想想都直哆嗦,供姐妹们yy,oo...哈哈
------------
3楔子
“奶奶,奥运会看完了,为什么我们不回家,你一定要去上海?而且一定要坐火车去?”女孩左右挪动找不到舒服的坐姿,于是嘟着嘴拔下耳塞埋怨着。生硬的中文,金黄色头发,只是眉目却不像西方人那么深,隐约的有些含蓄清秀的味道,不难发现,这是个混血儿。
坐在她一旁的老人,满头银丝,因为经常笑,笑了一辈子,笑容便刻在了脸上,就是严肃的时候,嘴角眉梢的皱纹也描画出笑意。“Suri,上海就是我的家,你不想坐在火车上看看去奶奶家路上的景色吗?”说罢,老人撩起了洁白的窗帘,侧脸看向窗外。
Suri随着奶奶的目光向外看,小楼、农田、池塘,错落参差。良久,她忽然轻轻的拽了拽老人的衣角,趴在老人耳边小声说,“奶奶,我自己来到中国,看到了奥运,我很骄傲呢,我的血液里是有这片土地的!”
疾驰而过的动车在大地划过一道白线,外面,天高云淡,正是人间秋凉。
2008年9月8日,清晨,Suri坐在出租车的后座上昏昏欲睡,司机回过头轻声说,“到了,红礼拜堂!”老人笑着推了推Suri,Suri揉了揉眼睛,然后背好双肩背包,付了钱后搀着奶奶下了车。她皱着眉看着面前大型的红砖哥特式建筑,有点儿茫然,建筑外墙搭了脚手架,三三两两的建筑工人才开始工作,Suri把手伸到背后,拽出一个地图,颠颠倒倒的找了半天,随即开心的说,“恩恩,奶奶我找到了,这个不叫红礼拜堂,这个叫圣三一堂,上面还说,这是旧上海最大的教堂。但是,但是好像修什么中,待开放!”
Suri再抬头看,只见奶奶已经迈步走上台阶,教堂的大门紧闭,老太太看着门上的一块牌子发呆,Suri三两步跑上去,指着牌子上的字问,“奶奶,这个字怎么读?”“缮,修缮中,待开放。”说完后,老人叹了口气。Suri搭着奶奶的肩笑呵呵的安慰,“没事儿,还有别的教堂,我们去别的也行!或者,咱们去外滩吧,我就看了外滩夜景,还不知道白天的外滩什么样呢!”
老人移开孙女的手,自顾自的下了台阶,沿着教堂的墙边走,在一个玻璃窗前,她停住了脚步,手搭在额头上,凑到窗前向里面看,Suri跟过来,也往里面看,看不出个究竟,便悻悻的说,“没有,什么都看不见!”
老人忽然放下手,肃然说道,“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八十年前的今天,我的父亲母亲在这里举行了婚礼。”Suri一脸愕然,然后从牛仔裤的口袋里掏出手机看了一眼,略带询问的语气道,“你是说,1928年9月8日?”老人微微点头,并不理会孙女脸上惊异的表情,慢慢从怀里掏出一个金色的怀表。
古旧的样式,无论是怀表的表壳还是表链都已经发乌了,没有了金饰应有的光泽,却凭添了一份沧桑感。老人略为犹疑,然后颤抖着摁了旁边的小钮,怀表被弹开了。Suri知道这是曾祖父母的遗物,奶奶很珍视的东西,经常在特别的日子里拿出来独自把玩,可她并没有见过怀表的里面。
白色的表盘,黑色的罗马数字,连表针的形状都精细繁复,当然,最吸引Suri的并不是精致的表身,而是另一面,怀表盖上那帧小小的黑白照片,一个穿着宽袖大襟衣服的少女捂着嘴,又新奇又害怕的看着镜头,少女也就十四五岁的样子,又长又粗的辫子放在身侧,一双清澈明亮的大眼睛,就好像她这么一望,便能望到别人的心里去。
老人将表盘的内侧轻轻一推,表盘竟然被打开了,表盘的背面,和另一半表壳各镶着一幅照片。
中间的那幅是结婚照,一个高大英挺的男人,身着燕尾服,挽着他穿着旧式婚纱的妻子,照片太小,面目模糊,但是从那双大眼睛隐隐约约的看出,新娘就是前一张照片中的少女,只是年龄略大了些。第三幅照片是半身照,一家三口坐在沙发上,女人穿着雅致的旗袍,大波浪的卷发得体洋气,对着镜头,她笑得温柔娴雅,那种美不是惊艳,更不是倾国倾城,而是一分一毫深入骨髓的美,美得温和,美得深刻。男人正值中年,端端正正的西服,一丝不苟的发型,气度雍容,相貌英俊,笑得那么满足而发自内心,他一只手轻搂着妻子,一个□岁穿着洋装的女孩倚在他怀里,唯独孩子没有笑,面带疲色。
Suri指着照片里的小女孩兴奋的说,“奶奶,这个是你!”老人略点了点头,“那这两个是你的爸爸妈妈,对不对?男的好帅气,女的好漂亮啊!好般配的夫妻啊,他们一定很恩爱吧?”老人举手轻抚着照片中父母的脸,神游外方,并没回答孙女的话。Suri不甘心的摇了摇奶奶的胳膊,“哎呀,人家问您呢?对了,他们是谁先追求的谁呀?”
老人笑着看了一眼孙女,将怀表慢慢合上揣在怀里,“那十多年,生活曲折得像故事一样,你想听,我就讲给你。”
------------
4(1)同里
民国十三年(西元1924年)早春,江南小镇,同里,一艘乌篷船停在埠头,撑船的中年人探头向船舱小心翼翼的说,“先生,到谭家了,您看,就是那个大门,门口有两个石狮子的。”
从船里走出来一个三十来岁的男子,头戴黑色礼帽,穿着一件棕色的呢子大衣,里面是双排扣的黑色西装――这个冬季上海最时兴的男装式样,脚上一双锃亮的黑皮鞋。他的这身打扮与小桥流水的古朴小镇显得那样的格格不入,船停稳后,船夫正要伸手去扶他,他却纵身一跃,轻轻松松的上了岸,在他身后的两个年轻人都是二十来岁,穿着随便一些,腰侧却不自然的鼓出一块,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那是什么东西。
走了两步,抬头看到大敞四开的大门,门口不大的石狮子,门楹上写着两个字――“谭府”,白布挽了个结搭在门楹上,院里传来一阵吟诵经文的声音,男子略一迟疑,然后抬腿迈步进去。前院里一群和尚呜呜泱泱的念经超度,他刚要进前厅,就看侍立在一旁的小伙子伸手拦住他,小心问道,“不知如何称呼?”男子往里看了一眼,只见厅中央停放着一口深色棺材,他心不在焉的说,“我姓毕。”
“毕老爷到!”小伙子高声吆喝着,伴着喊声,男子走进了厅内,旁边有人递过一炷香,他点着了香,对着牌位毕恭毕敬的鞠了三个躬,然后将香插入香炉中。他按规矩来到亡者家人的旁边,只有一个披麻戴孝的女孩,低着头,看不到面目,不过看身形,应该还不大,他便郑重地说,“逝者已矣,请节哀。”女孩双手伏地,轻轻的磕了个头。
按理,答谢吊唁后,这位毕先生也应该走了,可他却还站在女孩的旁边,女孩疑惑的抬起头。于是,他看到了一张异常清秀美丽的小脸儿,江南女子特有的温润白皙,一双眼睛犹如一潭清澈的泉水,一眼到底。这些年,他在大上海见过各种各样的女人,各种各样的美,却没见过美得这么舒服,美得这么灵秀的。
女孩年龄还小,十四五岁的样子,不谙世事,见毕先生这么打量着她,倒是手足无措起来。
“你知道我是谁吗?”女孩想了片刻,摇了摇头。他似乎对这个答案还算满意,又四下看看,“你们家,就你一个人了?”女孩微微点头,眼泪在眼珠儿里打转,却强忍着不让它流出来。毕先生见状,叹了口气,转过身去,撇下一句,“小姐珍重。”随后头也不回的走了。
刚走到院里,他又停下来,从怀里掏出银色的烟匣子,拿出一支烟,在烟匣上敲了敲,随从马上凑过来划燃了一根火柴,一小团火苗凑到烟上,烟头骤然变红,毕先生挥了挥手,随从走开,他皱着眉狠狠的吸了一口烟,烟头又骤然泛起了红光,吸了半支烟,他将剩下的半支扔到地上,拿皮鞋搓了搓,便又回到厅内。
“谭小姐,我有些话和你说,不知道你方不方便?”
后面的小厅里,毕先生翘着二郎腿,将细瓷茶碗掂在手里端详着,并没喝,只是看。片刻,谭家小姐走进了房间,他略欠了欠身,算是打了个招呼。“毕老爷,不知您有什么事要和我说?”官话里夹杂着吴侬软语的腔调,不经意间,柔到了骨子里。他放下茶碗,思量片刻,“我姓毕,叫毕庆堂,不习惯人家叫我老爷,你要是愿意,就叫一声毕先生吧。”谭小姐乖巧的点头,唤了一声,“毕先生。”毕庆堂满意的笑了。
“咱们两家算是世交,令尊和家父早年在山东一起做过买卖,后来令尊在同里安了家,我父亲先是在南洋做生意,前些年才到了上海,东奔西走的,咱们两家也就断了联系。”谭小姐边听边点头,见毕庆堂将话停下来,也没插嘴,只是静静听着下文。
“家父三年前过世了,到最后还想着能见谭世伯一面,却没能如愿。我找了世伯和小姐三年,没想到,听来的却是谭世伯驾鹤西行的消息。”毕庆堂盯着谭小姐的双眼,见她眼里划过一丝悲戚无奈,这才又接着说,“我原想只是给世伯上一炷香,尽尽晚辈的心意,没想到,竟然看见小姐一个人孤苦伶仃的守着一个家,我要是就这么拂袖而去了,家父在天有灵,也会怨我太凉薄了。我看你,收拾收拾和我走吧,咱们去上海。”
见谭小姐深深地低下了头,他又笑着说,“上海可好了,高楼大道,霓虹灯,漂亮的衣裳,小姑娘们都喜欢!”毕庆堂边说边环顾四周,八仙桌,梅兰竹菊四君子,东面的墙上一幅猛虎下山的水墨画,西面的墙上,一幅崭新的毛笔字,写着“剑胆琴心”,落款是――小妹。他会心一笑,“我还能送你去读书,在洋学堂,和一群穿着蓝衣服黑裙子的女孩子一起,读西文,学画油画,你说好不好?”谭小姐听到这里,抬起头来,眸子一亮,毕庆堂立时觉得,他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她小心打量着眼前的男人,眉目里尽是坚毅果决,时不时蹙着眉,心机深沉的样子。长得应该算是相当的英俊,肃然而立时,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峻,对你笑时,却又有如和煦的春风扑面而来,你分不清,哪一个才是真的他。
“哦?我去上海,投奔毕先生吗?”她偏着头怯怯的问。毕庆堂哈哈一笑,心道,这丫头,也不是真的小,“那是自然,去上海,只要小姐不嫌弃,那就做我的义妹吧,咱们风风光光的摆上几桌酒,也算是小姐有了个依靠了。”他话说到这儿,一边的随从连忙说,“谭小姐,在上海滩能有毕老板这样的义兄,那你就是八面威风喽,小姐好福气啊!”毕庆堂又笑着说,“到时候你要是愿意,就住在我家,我家别的没有,就是房间多。要是觉得不方便,咱们也有别的宅子。或者,住在寄宿的女校也行。”
看得出,一说寄宿女校,小丫头就颇为心动,她将乌黑的长辫子拿到身前,摆弄着辫稍,白嫩的手臂上,一个翠绿翠绿的镯子散发着柔柔的光泽。毕庆堂等了一会儿,有些不耐烦,拿中指和食指轮番敲着太师椅的扶手,后来,他换了个坐姿,做出要走的架势,“那就这么说定了,令尊明日下葬,五日后,我会派人来接你,你准备一下吧。”
“毕先生,”她忽然开了腔,“我会去上海的,不过不用劳烦先生,我表叔就在上海,我去是要住在他家的,表叔他明天就来同里接我了。”毕庆堂僵在了那里,随即瞄了一眼随从,随从趴在他耳边嘀咕了几句,他略点了点头,“谭小姐,有些话本不该我一个外人说,可是,你表叔他有抽大烟的嗜好,这些年,自己的家产败的差不多了,我想谭世伯也没少给他添补吧?你去投奔这样一个人,恐怕有失妥当吧?你恐怕还不知道,贪上大烟这口的人,迷了心智,是不认亲戚的,烟瘾上来了,连自己的妻子儿女都能拿来换烟土,你应该慎重考虑!”
谭小姐,面露忧色,可还是固执的说,“这是爹临终前的安排,我是一定要听的。”毕庆堂看了她一眼,叹了口气,“好吧,那我先走了,小姐保重。”
毕庆堂走后,一旁端茶的老妈子低声说,“小姐,其实我也一直心里犯嘀咕,老爷怎么把你托付给表老爷那样的大烟鬼呢?这位毕先生说得也在理,看着也是个体面人,我倒觉得,你去投奔他更靠谱些。”
谭小姐将辫子往后一甩,言语间带着孩子般的倔强,“吴妈,你糊涂了,看着体面就一定是好人吗?他说他是世交,他有什么凭证?我又不认识他。再说了,我爹从前在山东做的是什么买卖,他当我不知道吗?那时候的交情,能交下什么样的人?”说着,她偏偏嘴,“还有,他拐弯抹角的诱着我和他走,活像个人贩子。”吴妈笑着说,“好好好,那你就踏踏实实的等着表老爷来接你吧!”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988
2989
2990
2991
2992
2993
2994
2995
2996
2997
2998
2999
3000
3001
3002
3003
3004
3005
3006
3007
3008
3009
3010
3011
3012
3013
3014
3015
3016
3017
3018
3019
3020
3021
3022
3023
3024
3025
3026
3027
3028
3029
3030
3031
3032
3033
3034
3035
3036
3037
3038
3039
3040
3041
3042
3043
3044
3045
3046
3047
3048
3049
3050
3051
3052
3053
3054
3055
3056
3057
3058
3059
3060
3061
3062
3063
3064
3065
3066
3067
3068
3069
3070
3071
3072
3073
3074
3075
3076
3077
3078
3079
3080
3081
3082
3083
3084
3085
3086
3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