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楔子
南怀瑾好纠结,他在杨柳小学刚刚工作了一年,他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业绩才被认可,教育组长才跟他谈话让他在杨柳小学当负责人的话还在耳边萦绕,他心中对杨柳小学构筑的美好蓝图还才把纸铺开。他的爱情也才刚刚开始,一纸调令就送到他的手中。
还是那个跟他谈话的教育组长发的调令。调他到比杨柳小学类别更高的一所中心小学去任教。并说你若放弃这次调动就在杨柳干一辈子吧。要知杨柳小学是一个村级完小,发展空间有限。可是南怀瑾看似洒脱的人,却舍不得拼搏一年后已有的基础与爱情。他陷入痛苦之中。……
南怀瑾自己还是个孩子,今年才十七岁就当上了孩子王了。不过不是孩子怎么能当孩子王?就如同你不是妇女就不能当妇女队长一样。
南怀瑾成为雎城一个村级完全小学的五年级毕业班的班主任和语文教师了,他内心有多忐忑只有他自己知道。
八十年代初,南怀瑾在雎城师范读完了两年书,成了一个教书匠。当时大多数毕业分配的应届毕业生还不知道向组织讨价还价,组织分到哪里就到哪里。南怀瑾经常把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改成我是一根草,放到哪里就在哪里搞;我是一根棍,丢到哪里就在哪里混放在口边调侃自己。久而久之南怀瑾就自称草民,直到他发达了还是总自称草民。人没有发达自称草民有自贱的意思。发达了再称草民则是幽默了。总有一群帮闲的人说南怀瑾真幽默!
今天是南怀瑾报到上班后的第一天。
南怀瑾生于六十年代,读书的大好时光都在特殊时期度过,就是到了高中才正儿八经读了二年书就参加高考,最后以雎城一中文科第三名考取了雎城师范。所以南怀瑾还是很自豪的。毕竟中举了,那时候能考取一个中专就成了公家人。最让南怀瑾自豪的还不是考取了中专,而是雎城县第一高级中学当年文科就有近千人参加高考,他考了第三名,按封建社会进士及第考试可是探花呢。
南怀瑾一直为这自豪着。总是标榜自己是本科的才情中师的命运。这自豪感一直延续到南怀瑾娶妻生子,儿子到了读初中时才终结。
南怀瑾把这光荣的过去向儿子炫耀,并要求儿子以自己为榜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时提及自己虽是中师的最初学历,可也很了不得时,儿子放了一个冷炮。
“爸爸,那时省城的一些一流的大学招生了没有?”
“招了,怎么了?”
“就是。”
当时南怀瑾还没有转过弯来,见儿子不以为然的稍带鄙夷的神情才明白儿子在涮自己。南怀瑾作势要打儿子,儿子视死如归的神情让南怀瑾把举起的手在空中转了个漂亮弧线,落在自己的头顶,梳了梳头发,不过这也让南怀瑾以后产生了好汉不提当年勇的念头。
儿子准备接受南怀瑾的“鞭策”,却没有招来,颇感意外。
儿子的话让南怀瑾很是气馁了一段时间。这是后话。
现在刚上班的南怀瑾虽有娶妻生子的念头,但那还只是停留在书本的片言只语中。那时的书干净的很,关于男女之事的话题很少。如果有男女单处一室,往往就以屋里的灯熄灭为暗示。每当读到这样的话语就会唤起荷尔蒙的增加。哪像现在的书床底之欢描写极尽详尽。看多了人就麻木,毫无激动了,就像肥肉吃多了一样感觉腻人一般。
南怀瑾报到了,当时学校里老师不少,但大多是民办教师。好多老师毕业于特殊时期的初中或者高中,那是文凭上写的,实际的功底却是小学三四年级的水平。教语文的能把“的、地、得”三个字的用法分得清就很了不得了。
当时教数学的老师能把相遇问题自己做对就让人佩服。
曾经有个教师教四年级数学,可是有道题不会做,学校一个数学功底深一点的又到县城去培训去了,那老师当晚就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山路到临近的一所中学找了一个中学数学老师弄懂了这个问题第二天上课才讲。南怀瑾听了颇多感触,一方面感叹的是老师的敬业精神,更多的是感到要是这样的老师如果有机会培训一下,在业务上有更大的提高那该是多好的一件事。所以后来南怀瑾当了教育局长后对师训工作抓得很扎实,也没有想到的是他来自基层生活的体验使他这项工作得到高级领导的赏识,从而他在官场上升的速度稍微提了下速。正应了一句古话:人在做,天在看!
学校校长姓赵,也是个民办教师。已经担任老师上十年了,主要是教四年级以下的语文。
五年级是毕业班。升学是要参加全县统考的,学生的成绩就由雎城县教研室排队。全县三百多所小学从第一名开始排,一直排队到最末名。统计的也极详尽。什么单科人平分啦,及格率啦,高分率啦,最高分啦,最低分啦,语数两科的合格率啦。排了学校排公社。名次在前虽没有奖金,评先那还是忧先的。名次摆尾伤的主要还是是面子。
那时还没有乡镇这一说,县下面就是公社,公社下面就是生产大队,生产大队下面是生产小队。至于乡镇、村、组是后来的行政区划单位。南怀瑾当时所在的公社叫河之洲公社,人们嫌三个字公社名太麻烦就简称河州公社。
所以没有金刚钻就不揽瓷器活。没有两刷子的还真不敢教五年级毕业班。学校的荣辱就悬在毕业班的语数老师身上。五年级一考好,学校就扬名立万了,这有点一人当兵全家光荣标语的翻版。换句话说就是一人考好,全校光荣。
南怀瑾到了这个名叫杨柳小学后,赵校长很是松了口气。自杨柳生产大队建了小学以来,南怀瑾是第一个科班师范毕业的正经八百的老师。
原先还有两个毕业于特殊时期以前的简师的准科班出身老师,一个年龄大了,三天两头请病假。这个经常请假的老师姓望,南怀瑾总共没有和她见过几面,从南怀瑾上班后她就基本没有在学校露过面。每个月的工资都是学校出纳到公社教育组领了后直接送到望老师的家里,望老师每次也是好酒好菜款待出纳。所以出纳虽然送工资上门有些麻烦,他还是很愿意麻烦的。每月出纳在望老师家里要吃顿饭成了通例,到时候望老师就会倚门相望,真的就成了望老师啦。
另一个老师姓付,业务能力实在是不敢恭维,上讲台讲课水平差还在其次,主要是管不住学生。经常上课还要班主任帮助去弹压。他上课教室就天有二日,国有二王,教室就有二师了。所以好多老师都不愿跟他搭伙计。现在就只好让他管教师的伙食,带几节像小学自然这样的副课。
付老师又是公立教师,水平不高,可工资还是可以的,一个月有四十多元钱。在当时鸡蛋只要八分钱一个,大米只有一毛二分九的物价背景下他可是有钱人。
偏偏那时有钱人又特别少,好多民办教师的另一个在家务农,当民办教师的工资以工分计算。民办教师的工资又经常被拖欠,所以,付老师就成了及时雨,方便船。
杨柳小学的老师几乎个个都找付老师借过钱的,有的到南怀瑾上班后就还拖着付老师的。这些都是南怀瑾到了杨柳小学和同事们混熟了才知道的。
所以说天老爷是公平的。他给付老师的工作能力不强,却赋予了他有金钱。而且很有钱(当时背景下的有钱)。偏偏付老师的爹爹是给一个大军官当过警卫员,并且在战场上救过首长的命。建国后他坚决要求退伍,脱下军装到地方有首长关照也当了一个县局的小头。现在已离休,工资比好多还在上班的人都要高。付老师工作能力一般,人员关系却是出奇的好。尽管工作不出色,但年年还能评个先进。那时的先进不像现在发奖金,一般发个搪瓷的脸盆,或者一个保温瓶。付老师也不在乎奖品值不值钱,多数时候是他去领了奖,回来奖品就送给了同事,他要的是虚荣。
南怀瑾用了不长的时间就从付老师身上得出人一辈子什么都可以没有,千万不能没有钱,南怀瑾原先读《水浒传》时对江湖名头很响的山东及时雨宋公明的作为与效果还有些怀疑的话,现在在付老师身上得以验证。所以南怀瑾在工作的时候也在关注怎样可以挣点工资以外的钱。因为南怀瑾尽管是公立老师,有固定的稳定的工资,是哪些民办老师艳羡的对象,但没有付老师那样坚强的经济后盾,想搞金钱外交毕竟底气不足。
南怀瑾从参加工作的那天起,他的父母就给南怀瑾把话说开了。南怀瑾是老大,还有弟弟妹妹在读书,父母不要南怀瑾交钱给家庭,但自己将来成家娶媳妇的一应开销都由自己解决。回家有饭吃,但父母不找南怀瑾要钱,至于南怀瑾作为家里的长子愿意交钱给家里,家里也不会拒绝。当然南怀瑾就没有自觉过。因为南怀瑾的父母有固定的工资,只不过家里吃饭人多,父母的工资就像现在的财政,是吃饭财政,能够做到一大家人有饭吃,有衣穿已经很不错了。从父母的角度想,有一个子女参加工作了,拿工资了就已经减轻了家里的负担。南怀瑾的父母的见识还是和一般人不一样的。实际上南怀瑾上了师范就基本上没有要父母负担什么了,就是缝制了几件衣服而已。
南怀瑾参加了工作,他还有个双胞胎兄弟叫白握瑜的也在一个医学专科学校里读大二了。也基本是公费,所以现在南怀瑾的家庭经济状况还是不错的,就像当年的新年社论所说,人民的生活水平是蒸蒸日上。南怀瑾家的生活水平也真是蒸蒸日上了。
所以南怀瑾就将自己创收纳入议事日程。一直就在寻找机会。不过那时的人商品经济意识还是很淡薄的。对金钱人人可以说是喜欢的,但你要是把金钱总是挂在嘴上,对不起就会有很多人会对你不齿了。
学生报名前,全校教师自然要开会布置工作。赵校长首先对南怀瑾的到来致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像这样的欢迎词一般是虚应故事,但赵校长的欢迎词却让南怀瑾很是感动了些时日,主要是赵校长自己就是求贤若渴,学校严重缺乏有水平的老师,快要玩不转了,所以对你到来那是最最真诚的欢迎。如果赵校长有充分的人事权,他可能也会和刘备一样三顾茅庐的。就是南怀瑾发迹了也还经常想起赵校长对自己当年的致辞。大有当年游击队找到主力部队有了依靠的感觉。所以南怀瑾对赵校长的好感又加重了几分。
其实像学校医院这些事业单位你没有几个人才,你想把工作搞上去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南怀瑾后来发现事业单位的领导在福利待遇向干部倾斜的就不是想把工作搞好的人,只不过是为官一任,赶紧捞一把,因为捞一把是一把。至于其他他是不管了的。这些人短视所以短命,万一一个长命的那是例外。我们哲学就讲求大同存小异吗。
赵校长接着就宣布南怀瑾担任学校语文教研组长,五年级毕业班班主任,担任该班语文教学工作。当时这个学校,一至五年级的班级个数是个金字塔形式:五年级一个班,四年级两个班,三年级三个班,二年级四个班,一年级五个班。出现这个状况的原因一是留级的学生多。曾经有一个学生小学二年级就读了四年。他的同学上高中了他还在读小学四年级,像这样的“留学生”在杨柳小学是一捉一大把。另外一个原因是穷地方学生辍学特别普遍,特别是女生能读到小学毕业,她就应该感谢她的父母了。这个状态持续了好多年才有所改变。这里的百姓认为,女娃只要会简单的加减乘除,认得秤,识得钱就可以了,所以这样一淘汰,班级就成了这样子。在雎县这样的山区县像杨柳小学状况的也是普遍规律。
赵校长接着应该宣布和南怀瑾搭档的另一个数学老师,空缺!会议室就有了“嗡”的声音。好像一群蜜蜂飞过。当然这嗡的声音不是特别响。
“大家不要议论了,毕业班这么关键怎么会空缺语数这样的主课呢。要不你们哪个愿意担任,我可以表一个态,你愿意接这个班的数学课,今年的公社年度先进学校就报你!”赵校长说完就扫了会场一眼。
“赵校长,我是被你安排带毕业班的是不是也被你安排成了公社的年度先进呀?”南怀瑾调侃地问道。
赵校长不知道南怀瑾读书时就好辩论,曾经把师范的总支书记,校长都辩得哑口无言,最后投降认输。事隔多年后南怀瑾去看望当年的书记、校长他们都还提及这件事,容后再补叙南怀瑾当年的辩论史。赵校长不知道南怀瑾是个透明的人,听到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同志说了这句话还是愣怔了一下,没有接腔,心里想小小年纪的……
其实南怀瑾当时根本就没有把先进这些光荣称号当回事,看赵校长无能的样子调侃一下,只不过说了好玩而已。
校长布置完新学期的工作就散了会。散会后喊南怀瑾等一会儿。
南怀瑾就留了下来。赵校长对南怀瑾说:“学校条件差,到今天都还没有给你搞个欢迎仪式就上了班,中午到我家去吃个饭。算是表达我的歉意。”
“行唦。”南怀瑾那时还不会客套就爽快答应了。
在当时所谓的送旧迎新是非常简单的,一般就是几个人坐在会议室里领导介绍一下新同志,有时复杂点的就把领导班子成员介绍一下。
像现在就是赵校长把学校的老师向南怀瑾来个全面介绍,南怀瑾也记不住。下次看见了这个同事,人家叫得出你的名姓,你却不知怎样称呼别人,那多难为情。所以单位人多的,迎新一般只介绍新同志,免得尴尬。让新人慢慢去认识老同志。这又有一比:一个大单位来个把新人,好多人认你一个,优势在人家,你却要认识许多人,你又没有过目不忘的本事,所以被认错,被叫错是很正常的。
南怀瑾后来当了一个学校的副校长。有个应届毕业生到学校当老师,半年后举行婚礼,南怀瑾就被这个新教师很正式地邀请了两次,这两次新郎官都是拎着酒拿着烟到办公室请的。南怀瑾感到很意外,怎么请两次?礼物又是一模一样?第二次是对第一次礼品太轻的补充?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4796
24797
24798
24799
24800
24801
24802
24803
24804
24805
24806
24807
24808
24809
24810
24811
24812
24813
24814
24815
24816
24817
24818
24819
24820
24821
24822
24823
24824
24825
24826
24827
24828
24829
24830
24831
24832
24833
24834
24835
24836
24837
24838
24839
24840
24841
24842
24843
24844
24845
24846
24847
24848
24849
24850
24851
24852
24853
24854
24855
24856
24857
24858
24859
24860
24861
24862
24863
24864
24865
24866
24867
24868
24869
24870
24871
24872
24873
24874
24875
24876
24877
24878
24879
24880
24881
24882
24883
24884
24885
24886
24887
24888
24889
24890
24891
24892
24893
24894
24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