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纯阳

    中州境内,群雄并立,其中又以大夏王朝为中原正统。

    那被称为“中州龙脉”的淮水,便从大夏王都樊邑穿城而过,与纯阳仙山遥相呼应,浩浩荡荡自天边流去。

    说起纯阳仙山,便不得不提名动中州的纯阳宗。

    北魏末年,大夏太祖楚无量在淮水之畔举兵起事。连战连败,走投无路之时,便登柏桐山解闷,在山间偶遇一个老道与一头黑虎相持。

    楚无量宅心仁厚,不忍见老道丧命虎口,于是便箭射凶虎,将老道救下。

    他正欲上前搭话,却见那老道仰天打个哈哈,跨仙鹤径自离去,而那头黑虎的尸体也是不见踪影,只余下一部薄薄的牛皮书。

    当时天色已晚,楚无量见此景只道是云海翻滚,天生异象。也未曾细看,将牛皮书收入怀中,下山而去。

    结果夜间入眠,居然梦见黑虎口吐人言,冲楚无量猛扑而来,竟是要让他偿命,楚无量连连求饶,苦苦哀求,那黑虎只是不应。

    正当那黑虎将要扑到楚无量身上之时,楚无量胸口突然金光大作,黑虎遇此金光,立刻化作一道黑烟,遁逃而去。

    楚无量猛地惊起,才发觉天边已是露出了鱼肚白,而南柯一梦倒将他惊出了一身冷汗。

    待楚无量换衣之时,怀中那本牛皮书也随之掉了出来,一瞥之下,发现封皮上写着四个大字――‘纯阳天策!’

    回想起梦中的古怪,楚无量便将那本《纯阳天策》捡起来细细观看,一翻之下,便是喜不自禁。

    原来那本奇书乃是老神仙纯阳子所作,诡道兵法,治军奇策皆是包含其中,而太祖楚无量也便是凭着这本奇书无往不利,最终打下了这诺大的江山。

    楚无量建立大夏以后,念及当时老神仙助他之情,便定都在柏桐山下的樊邑,将那柏桐山赐名纯阳山,在大夏境内遍寻纯阳子及其弟子后人,却是一无所得,而那本《纯阳天策》,也不知所踪。

    楚无量见此,亦是落落寡欢,郁郁而终。

    临终前,楚无量召诸皇子提起此事,诸皇子谁都不信这等离奇诞事,只当父亲老糊涂了。

    而他最小的七子楚建文却是少年心性,对这等轶闻上了心,待楚无量薨逝,其大哥楚建云继位称文王之后,便派人暗暗追查纯阳一脉的下落。

    正在事情有了眉目之时,文王懦弱,外戚皇甫嵩弄权,那轰轰烈烈的七王之乱便也爆发了。

    诸子之中,楚建文当时被封于偏隅的南阳郡,称南阳郡王,对于皇甫嵩一事鞭长莫及。

    而楚建文二哥楚建功、三哥楚建志封地却是距樊邑最近的禹安、泗肥二郡,那里物产丰饶,多产盐铁。

    二者见有可趁之机,便打出‘清君侧,诛奸邪’的名号,堂而皇之的起兵。

    皇甫嵩也是老辣狠练之辈,以雷霆手段控制了樊邑军权之后,便将潺弱的文王赐死,建元‘后魏’,自号‘魏王’,亦是打着对大夏取而代之的算盘。

    楚建文其他几个哥哥目睹此况,便也有样学样的起兵谋反,乱世的大幕就这样被拉开了。

    七王互相倾轨,兵祸连年,天下修道宗门也是派出弟子掺杂其中,而北燕离阳二国更是对大夏虎视眈眈。

    正在大夏内忧外患之时,一个自号‘紫阳子’的老道,走进了离阳郡王楚建文的视野。

    原来纯阳老神仙早就料到北魏此番气数未尽,楚无量箭射黑虎,取北魏而代之必会留下后祸,那黑虎则转世为皇甫嵩前来寻仇。

    于是另传有儒典《纯阳治世录》,让紫阳子在大乱之时持书现身,而一向对此事兴趣颇浓的楚建文,自然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借着奇书和紫阳子的相助,这‘七王之乱’也被其迅速安定下来。

    待世局平定之后,楚建文也是长了心眼。好说歹说将紫阳子留了下来,更是将整座纯阳山赐给了紫阳子,在纯阳山上大修玄观天宫,准其开宗立派,而紫阳子便成了纯阳宗的第一任宗主和开宗之人。

    自纯阳宗成立以来,严谨收徒,门下弟子皆是仙风道骨,侠义心肠。

    纯阳宗亦时时派出弟子下山历练,斩妖除魔,悬壶济世。

    一时间纯阳宗声名鹊起,俨然有天下道宗领袖的气派,其他诸如蜀山铁剑等宗门,因在‘七王之乱’时择主不明,也是无法与纯阳宗相提并论。

    经历‘七王之乱’后,楚建文吸取教训,建立‘为龙阁’与‘天人学宫,’前者吸纳皇族及各地宗门优秀弟子,用以处理威胁大夏王国的妖邪事件。

    后者则录收寒门儒生子弟,以《纯阳治世录》为本,授之以天人儒学、治世之策,稳固大夏统治。

    多年发展之后,为龙阁、纯阳宗、龙象般若寺、霸刀门、天人学宫五大势力成为了大夏王国内最为繁盛的修真门派。

    伊始,释道儒各方势力修炼之时不讲互通,均是以各自之法证道。

    佛门讲求修习金刚破体境,以禅入道,无欲苦修,炼体为主。

    那金刚破体境若是修至第十八重,人身百骸之内便有金刚加持,十龙十象之力,驱诸邪破魔神,乃是无上之法。

    道门则以不嗔不恼,不惧不恨为宗,修炼逍遥无为境,吐纳天地之灵增强人体六藏,炼丹药修神器,夺造化渡雷劫。

    其中更有引雷祈雨、御剑画符、操纵傀儡、役使阴兵之道,端的是博大精深,玄妙无比。

    而儒生则认为九为至尊,天人合一,苦修天人合一境。

    读诗明理,蕴浩然正气与九窍之内,明睛强神,通贯周天,一声罡喝,褚邪不侵,更有祝巫祷告,占星卜卦,治世良策,御出奇兵,倒也是大道之内,读书居多,无比兴盛。

    而但凡修真炼体者,却都是为寻那传说之中的无上苍生道而去。

    人乃万灵之尊,灵智早启,自古便惧大限之后,肉烂魂灭。有些人则意外捡到上古洪荒封神后的遗留之物,按照所载法门苦加修炼,方证那无上苍生道,羽化飞升,做了寿逾千载的陆地神仙。

    释道儒三者修到极致,便会窥得天道,这种行径自然是为上苍所不能容忍。

    于是便有了释家的梵天业火劫、道宗的九天雷霄劫、及儒道的业障心魔劫,只有渡过此劫,方能步入无上苍生道。

    释道儒皆形成自己的修炼之法,数百年间虽极少有人步入无上苍生道,羽化飞升,倒是人才辈出。

    而为龙阁则是苦于没有独一无二的修炼法门,只好处于尴尬无比的境地。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389 3390 3391 3392 3393 3394 3395 3396 3397 3398 3399 3400 3401 3402 3403 3404 3405 3406 3407 3408 3409 3410 3411 3412 3413 3414 3415 3416 3417 3418 3419 3420 3421 3422 3423 3424 3425 3426 3427 3428 3429 3430 3431 3432 3433 3434 3435 3436 3437 3438 3439 3440 3441 3442 3443 3444 3445 3446 3447 3448 3449 3450 3451 3452 3453 3454 3455 3456 3457 3458 3459 3460 3461 3462 3463 3464 3465 3466 3467 3468 3469 3470 3471 3472 3473 3474 3475 3476 3477 3478 3479 3480 3481 3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