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凑字数,关于江湖
什么是江湖?人即是江湖。什么是江湖?恩怨即是江湖。江湖是美丽的,在深夜的街头独自挥舞着刻着自己名字的剑,像风一样潇洒;江湖是无奈的,看着自己的师友至爱喋血黄沙,为报仇也只能十年面壁。这就是江湖。在江湖里,你可以和你的爱侣双剑合璧,共奏一曲“笑傲江湖”。也可以凭着自己的绝顶聪明,找寻传说中的秘籍,练就绝世的武功。或者开山收徒,成为受人景仰的宗师。也可以打一把自己的剑,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成为传说中的孤独剑客。而后古龙在一本武侠书中借杀手燕十三之口说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更成为惊世之言,至此,江湖的称谓为更多的人接受,也有了更深更广的内涵。最终,还是由古龙先生为江湖的称谓做了总结: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诚如斯言,记得徐克版的《笑傲江湖2东方不败》,那个令人难以忘怀的水墨山水、纯真作品,因为任我行“只要有人,就会有恩怨”变得沉重。人之悲哀,就在于江湖。如果以较为直白易懂的描述来说的话,武侠小说中的江湖,其实就是以小说中的有武功的人以及与他们相关的人所组成的关系网,一个小型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们不必担心衣食住行,不必担心法律制裁,可以说是一个完全以实力(主要是武功强弱)说话的世界,但就像它脱去了恶人身上的枷锁一般,它同样也解放了正义之士思想的束缚,使之可以快意恩仇,以暴制暴,在这个设定之下,反面角色虽多,但侠义之士出现的概率也要远大于现实社会。这也是为什么武侠小说被称为“成年人的童话”。
当代大陆学者的著作,我若非翻两页就看不下去,便是划上许多否定-性杠杠,以备一旦需要撰文批评,查找证据方便。然而陈平原先生所-著《千古文人侠客梦》,我不仅一口气读完,还划了不少肯定性杠杠-。此书胜义颇多,如论侠客为何必佩剑、侠骨为何香如许,均予人启-发。妙句也不少,如“‘山林’少烟火味,而‘江湖’多血腥气”;-“‘山林’主要属于隐士,‘绿林’主要属于强盗,真正属于侠客的-,只能是‘江湖’”;“中国文人理想的人生境界可以如下公式表示-:少年游侠―中年游宦―老年游仙”。只可惜此书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尴尬:言必称“江湖”,却未能找到“江湖”的真正词源。
此书第七章《笑傲江湖》开篇曰:“谈武侠小说,无论如何绕不开‘-江湖’……‘江湖’属于‘侠客’;或者反过来说,‘侠客’只能生-活在‘江湖’之中。这种近乎常识的判断,其实大有深意。只是人们-很少深入探究为什么‘侠客’非与‘江湖’连在一起不可。”随后对-“江湖”一词进行了词源学探索。陈平原对“江湖”一词的释义是:“‘江湖’原指长江与洞庭湖,也-可泛指三江五湖。”这一浮泛释义的症结在于,他找到的最早出处是-秦以后的《史记》:“《史记・货殖列传》述范蠡‘乃乘扁舟浮于江-湖。’”他显然知道,这不可能是“江湖”的词源,于是又自己加以-否定:“其中的‘江湖’即指五湖。故《国语・越语下》又称范蠡‘-遂乘轻舟,以浮于五湖,莫知其所终极。’”由于没能找到“江湖”一词的源头,陈平原的以下解说就不得要领了-:“有感于范蠡的超然避世,后人再谈‘江湖’,很可能就不再只是-地理学意义上的三江五湖,高适诗‘天地庄生马,江湖范蠡舟’,杜-甫诗‘欲寄江湖客,提携日月长’,杜牧诗‘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其中的‘江湖’,就隐然有与朝廷相对之意,即隐士-与平民所处之‘人世间’。‘江湖’的这一文化意义,在范仲淹如下-名句中表现得最为清楚: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1〕从并非“江湖”一词之源头的西汉《史记》(尽管所述的是春秋末年-的范蠡),一下子跳到八百年后唐代诗人高适、杜甫、杜牧带有“江-湖”字眼的诗句,再跳到三百年后北宋范仲淹关于“江湖”的名言,-时间跨度千载以上,陈平原依然没能找到“江湖”的真正词源,因为-他找错了方向。他应该到《史记》以前去找,而不是到《史记》以后-去找。所有元素型的文化观念都必须到先秦典籍中找到源头才算数,-这应该成为学界的基本常识。先秦之所以被称为轴心时代,就因为它-提供了后轴心时代的一切文化元素。由于找错了方向,又实在无计可施,陈平原只好把“江湖”的词源问-题悄悄搁过一边,回到“笑傲江湖”本题:“《史记》为游侠作传,-没有使用‘江湖’这个词……唐人重新把侠客置于江湖之中,这一点-很了不起,基本上奠定了武侠小说的发展路向。……唐代豪侠小说中-已出现‘江湖’这个词,并把‘江湖’作为侠客活动的*。”〔2-〕由此一路向下,一直论到二十世纪的新派武侠小说,论到金庸小说-《笑傲江湖》。由于对“江湖”的词源语焉不详,陈平原就给了读者-一个错觉,似乎“江湖”一词是迟至唐代豪侠小说才正式出现的。
“江”、“湖”两字分开使用时单独成词,作为专名固然特指长江和-洞庭湖,作为共名固然泛指三江和五湖,然而“江湖”一词既不是“-江”、“湖”两个专名分开解释后的简单相加,也与“三江”、“五-湖”的共名无关。在中国文化中,“江湖”是一个意义特殊的专名,-“江”、“湖”两字仅仅是词素,不能单独成词,也不能分开释义。-更重要的是,“江湖”这一专名的特殊意义,决非从唐代豪侠小说到-当代武侠小说对此词的事后追加,而是唐代以前的先秦时代早就有的-:民间社会的江湖文化与**朝廷的庙堂政治相对。因此并非先有“-侠客”,后有“江湖”,而是先有意义特殊的“江湖”,后有纵横笑-傲的“侠客”。这是因为,此词的真正词源出自始终不被儒家中国承-认为正式经典的中国文化第一元典《庄子》。在《十三经》和所有先-秦典籍中,都没有出现过“江湖”一词――不过说有易,说无难,海-内外硕学博闻者若有异议,切盼教正。《庄子》全书使用“江湖”一词凡七处,是汉语中最早出现的“江湖-”,按顺序依次如下: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内篇・逍遥游第一》)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内篇・大宗师第六》,重言又见《外篇・天运第十四》)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内篇・大宗师第六》)夫以鸟养养鸟者,宜栖之深林,游之坛陆,浮之江湖。(《外篇・至-乐第十八》,重言之异文又见《外篇・达生第十九》)夫丰狐文豹,栖于山林,伏于岩穴,静也;夜行昼居,戒也;虽饥渴-隐约,犹旦胥疏于江湖之上而求食焉,定也;然且不免于罔罗机辟之-患。(《外篇・山木第二十》)以上五条(两条略)中哪条是“江湖”的原始出处?抄一段-拙著中的旧文:庄子与韩非是针锋相对、不共戴天的两个先秦思想家,尽管庄子死后-数年韩非才出生。但他们两个人的巨大天才,造成了中国两千年历史-中最大的两种力量:庄子左右了江湖文化,韩非主宰了庙堂政治。―-―顺便一提,与庙堂相对的“江湖”一词,也源于《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的这个大葫芦寓言。被人视为〃江湖〃一词出处的“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倒是出自《庄子・内篇・大宗师第六》。-两个“江湖”虽然语意相近,毕竟还是第一个更符合后世通用的“江-湖”。〔3〕拙著《寓言的密码》之所以仅引两条,因为《庄子》内篇为庄子本人-亲撰,外篇为亲炙弟子据庄子遗稿与闻见整理编纂,杂篇为再传弟子-与庄门后学所发挥。而且只有第一条直接论人(惠施),后四条(加-重言二条)皆以物(鱼、鸟、狐、豹)喻人。所以我认为首条出现最-早,是“江湖”一词的真正词源。江湖中国的通天教主庄子,无可争-议地拥有“江湖”一词的知识产权。
陈平原说:“‘江湖’的这一文化意义,在范仲淹如下名句中表现得-最为清楚: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实际-上是把伪经当成了真经。出自《岳阳楼记》的范仲淹语,固然是关于“庙堂”、“江湖”的最-大名言,但它不仅不可能是“江湖”的词源,而且范仲淹的儒家立场-使他更不可能把“江湖”的文化意义/解释清楚,而是一定会对“江湖-”的真正文化意义进行歪曲和篡改。儒家庙堂所推销的政治人格是忠君牧民的“君子”,道家江湖所弘扬-的文化人格是傲视王侯的“真人”。“江湖”的文化意义,与范仲淹-的儒家思想根本无法兼容,所以范仲淹对“江湖”的解释完全不足为-据。范仲淹笔下的“江湖”并非文化中国的真江湖,而是政治中国的-伪江湖――这个政治中国的伪江湖立意要消灭的才是文化中国的真江-湖。“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揭示的只是因失意而暂处江湖的真-儒家的卑琐政治人格,却远未揭示那些安居江湖、乐处江湖、傲立江-湖的真道家的伟岸文化人格。那些“每饭不忘君恩”的儒家,即使因不被帝王接纳或失宠于帝王而-暂处江湖,也不是真道家,充其量是伪道家,所以时刻想着钻营夤缘-进入庙堂。真正的道家不可能“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而是“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庄子・杂篇・让王第二十八》),“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庄子・杂篇・天下第三十三-》)。
------------
第一章 孽缘情仇,哈城孤儿
一九七七年六月,北大荒黑蒙交界处某农场,一片大草甸子里。
一对青年男女刚结束一场野战,男的叫李援朝,燕京青年,二十岁,三年前下乡来到此地。女的叫燕雨前,杭城青年,十八岁,两年前下乡到此。
燕雨前:“援朝,从今天起我就是你的人了,你愿意娶我吗?”
“就我这个成份,还担心你不敢嫁给我呢。”李援朝帮她找到里边的厚衬衣递给她。
燕雨前接过,边穿边担忧的说:“我听说好多老干部都平反了,说不定哪天你爸爸就官复原职了,到时候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你还会这么说?”
李援朝不想再讨论这件事,岔开话题:“你爸爸呢?有消息吗?”
燕雨前情绪低落:“他们都说他是特务,逃出去就再不敢回来。”
不远处传来狗叫,俩人慌乱的穿好衣服。
“援朝,在哪呢?你家里来人了,坐着吉普车来的呢。”声到人到,长的高大强壮的高大山牵着狗寻摸过来。
李援朝将沾了血迹的棉袄反穿,快速套在身上,答应着:“哎,大山,这儿呢,我家来人了?还吉普车?不能啊,你没听错?李援朝说着话,转回身轻轻拍拍燕雨前肩头,然后头也不回的跟着高大山走了。
一对儿落魄的昔日豪门子弟,就这样匆匆忙忙完成了彼此人生的第一次。
李援朝走了,跟着他那个当部长的爸爸派来的,让农场团长为首的一干领导都不敢上前握手的首都干部走的。一个月后,他给燕雨前来信说,他已经参军到了部队,并且已考上军校。也是这个月,燕雨前发现自己的月事没来。
李援朝一去不回头,燕雨前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她把自己的近况一天一封信的说给李援朝听。一开始李援朝也同样热烈的回应她,但是到了七八年初却一封信也看不着了。燕雨前在等待中渐渐绝望,七八年刚出正月,二月二这天,她在当地老乡高富贵家中生下一个男孩,取名李虎丘,寓意是不忘老家苏城。
七八年五月的一天,燕雨前接到通知,房东高大爷给她争取到一个回城工作的机会,唯一的障碍就是这个私生子李虎丘。想到李援朝的无情,家里病患缠身的妈妈和刚刚五岁的妹妹,燕雨前痛下决心把李虎丘留在了埋葬她浪漫幻想的北大荒。
李援朝一颗不负责任的精/子,燕雨前的年轻与怨愤,让刚满一百天的李虎丘开始了孤儿生涯。
一九八三年十一月。天干物燥,冷的干吧的天并不能阻拦村童们玩闹的热情。
加格达奇农场周边的幼儿王李虎丘闯下滔天大祸。他领着一群孩子玩火,烧掉了农场食堂一年烧火用的瓜子秧。吃百家饭活到今天的李虎丘没有家长庇佑,在他想来,等待他的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他逃了。
同年十二月,父亲从海外归来,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已经是杭城新百货公司总经理的燕雨前。首都军区某部副营长,老山英雄李援朝。先后来到北大荒这个小山村,寻找李虎丘皆未果,反被找了李虎丘一个月未见的高大爷臭骂一顿,二人都乘兴而来,悻悻而归。二人到此的时间彼此间隔仅一天,却缘悭一面。
李虎丘是混上大客车逃跑的,目的地是哪他自己都搞不清楚。小小的孩子在人挤人的车里颠簸了五六个小时后,终于在终点站下车。车站的大牌子上写着哈尔滨三个大字。可惜这三个字李虎丘一个也不认识。稀里糊涂就来到这座全国十大城市,东方小巴黎。
饿了接着是冷,李虎丘凑到一个卖茶蛋的摊子前踯躅徘徊。他不是来讨要的,他是打算抢劫一枚茶叶蛋。拿上就跑,就像疯狂的石头里黄渤做的。最终结果是他的企图未遂,久跟流浪儿打交道的老板识破了他的意图,一枚滚烫热乎的茶叶蛋看似无意的被老板弄到地上,老板摇头说了句:可惜了,哎~脏了,不要了。李虎丘忙拾起,三下两下扒了皮三口两口吃个干净。临离开这个茶叶蛋摊子前,李虎丘向那个在北风中冻的直哆嗦的老板弯腰一礼。
车站前的大洋钟下,一个瘸汉子眯着眼目睹了全过程。他懒洋洋的向着左右一招手,身旁立即过来一个小混混儿,“把那个小崽子带回去,是个没主儿的孤儿,先不要弄的胳膊断腿折的,等我回去看看再说。瘸子叫郝瘸子,是哈城南站的大贼头,赫赫有名的东北贼王。
李虎丘懵懂的跟着前边带着红袖箍的青年叔叔来到郝瘸子家大院。院门即将关上的刹那,他小野兽般突然回头冲向院门,青年混混儿一时没反应过来,眼瞅着他要跑出院子,正这时,郝瘸子在他将要冲出门的瞬间出现在门口,一伸手拎着李虎丘不合身的破棉袄,把他拎起来扔进院子。
“有眼色,身子骨也不是一般的利落,看样子是山里边吃肉长大的狼崽子,先让老宋调教几天,快过年了我出趟远门干几笔大活儿,我回来的时候,这小子要是还学不会规矩,读不下来水浒前三十回,就说明他没多大培养价值,直接掰断胳膊,弄哑巴了,放街上要饭去。”郝瘸子说完这句话一瘸一拐的走了。
青年混混从李虎丘目光中看出不忿之意,骂:“小狼崽子,看什么看,不服是不是?还他娘的想跑,今儿就由叔先给你来通杀威棒。”
老宋其实并不老,才三十的年纪却长了一张老脸显得老。深深的抬头纹,藏着黑土地的褶皱的鱼尾纹,唇角上长着两条深深的沟壑。这张天生地养占大辈儿的老脸,叫他老宋都便宜他了,李虎丘第一次见他,还想叫爷爷来着。
据殴打过李虎丘一顿的青年混混张铁军说老宋不是门子里的人。他属于站前刀枪炮团伙里的,身份是三当家的。老宋一心想要跟郝瘸子学点本事,郝瘸子一直没答应,不过大家都是混江湖饭的,彼此算是朋交。之所以让老宋来调教李虎丘,原因只有一个,在郝瘸子认识的人里,老宋是唯一中学毕业的高材生。
六岁孩子读水浒,有武松打虎和鲁智深倒拔垂杨柳这样的精彩热闹的桥段勾搭着,李虎丘兴趣挺大。加上他天资聪颖,记忆力又是最佳时期,几天的功夫,把个水浒传读的有声有色。老宋头一次教的这么有成就感。
水浒传好学,可那个什么规矩就难喽。
整个一封建黑帮条例,随便犯了哪一条轻则三刀六眼,重则就是挖心斩头。
一、不准欺师灭祖二、不准藐视前人三、不准卖国求荣四、不准盗孺病幼穷五、不准江湖乱道六、不准扰乱帮规七、不准扒灰盗拢八、不准偷奸邪淫九、不准大小不尊十、不准代髪收人。
自古万恶淫为源,凡事百善孝为先;*无度乱国法,家中十戒淫居前。帮中虽多英雄汉,慷慨好义其本善;济人之急救人危,打劫杀人帮中怨。调词架讼耗财多,清家败产受折磨;丧心之人莫甚此,报应昭彰实难活。得人资财愿人亡,毒药暗杀昧天良;昆虫草木尤可惜,此等之人难进帮。君子记恩不记仇,假公济私无根由;劝人积德行善事,假正欺人不可留。休倚安清帮中人,持我之众欺平民;倚众欺寡君须戒,欺压良善骂名存。三祖之意最为纯,少者安之长者尊;欺骗幼小失祖义,少者焉能敬长尊。饮酒容易乱精神,吸食毒品最伤身;安清虽不戒烟酒,终宜减免是为尊。父母养育恩难言,骨肉情意重如山,自幼教育非容易,孝敬双亲礼当先。凡事公益要热心,家里义气须长存,三祖传留安清道,仁义礼智信要行。崇祖拜师孝双亲,师傅教训要谨遵,长幼有序人钦敬,当报尊长教育恩。凡我同参为弟兄,友爱当效手足情,兄弟宽忍须和睦,安清义气传万冬。夫妇之间要和顺,夫唱妇随实堪钦,妻贤子孝家庭乐,富贵荣华万万春。和睦乡里胜远亲,近邻老幼须同心,义气联合须久远,百事不受小人侵。交友有信意要纯,诚实义气却长存,安清仪注牢牢记,周游十方不受贫。正心常常思己过,修身积善即成佛,阴骘善事要奉行,牢牢谨记恶莫作。三祖传留安清道,时行方便为紧要,义气千秋传万古,吃亏容让无穷妙。老弱饥寒与贫苦,孤独鳏寡身无主,济老怜贫功德重,转生来世必报补。
李虎丘听的头大,垮着脸:“这些都是规矩?”
老宋笑着摇头:“这些都是做江湖人的规矩,现在早不兴讲这个了,不过让你知道这些没坏处。”
李虎丘:“那什么才是郝瘸子要我学的规矩?”
老宋一把抓住他的小手,叮嘱:“郝瘸子的喜怒就是规矩,别干他不喜欢的事,只干让他高兴的事,永远别在他当面说瘸子这个词。”
李虎丘说:“我喜欢看水浒,不喜欢背这些规矩。”
老宋郑重的告诉他:“郝瘸子不喜欢你不会背这些规矩,虽然他也不守这些规矩,但他一直惦记把这些老祖宗留下的规矩传下去,你要想全须全尾儿的活下去,就必须让郝瘸子高兴,他高兴了兴许能收你做徒弟,到时候你就算捧上一辈子吃不绝的饭碗了。”
老宋接下来一句一句的给李虎丘解释这些规矩,讲的过程中不时穿插些岳武穆杨家将什么的,听的李虎丘津津有味。不知不觉的把这些个规矩也学了个*不离十。这些规矩也成了他日后为人道德规范的启蒙读物。
------------
第二章 燕子,与狼共舞
年后没到正月十五的时候,郝瘸子回来了。满载而归,吃的玩的堆了一大炕。最重要的是老瘸子还带回来一个小姑娘,十一二岁的模样,长着一双大眼睛很可爱的样子。郝瘸子管她叫燕子,李虎丘于是也管她叫燕子,但燕子对李虎丘的叫法并不感冒,她喜欢李虎丘叫她燕子姐。李虎丘没有跟人小姑娘对抗的本钱,只好屈服。从此他的生活里多了一抹温柔的色彩,在他本该晦暗痛苦的童年生涯里,苦命的燕子姐给他的不仅是母爱一般的关爱,还让他懂得了感激。燕子姐喜欢看红楼梦,李虎丘就也跟着瞎看,燕子姐喜欢跳皮筋儿,李虎丘就跟大树做桩子给她扯皮筋儿;燕子姐十四岁那年跟郝瘸子睡在一个炕上,那一晚李虎丘第一次明白女人之痛,身心俱伤。第二天燕子姐哭了一整天,八岁的李虎丘暗暗发誓有一天一定宰了郝瘸子让燕子姐高兴。
从那天起,燕子姐更加受郝瘸子的宠爱。她也渐渐适应每天服侍郝瘸子睡觉的生活。这一年,李虎丘终于结束了要饭生涯。郝瘸子在燕子姐的劝说下,决定开始传授李虎丘溜门开锁剌包儿翻兜儿的手艺。李虎丘也是第一次听到了千门这个名字。坑蒙拐骗偷,千门五道,郝瘸子属于妙手空空道的,虽说如今的社会所谓的千门早不复存在日久,但郝瘸子每次提到这个名字时,眼里的狂热却是不含半点虚假的。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160
4161
4162
4163
4164
4165
4166
4167
4168
4169
4170
4171
4172
4173
4174
4175
4176
4177
4178
4179
4180
4181
4182
4183
4184
4185
4186
4187
4188
4189
4190
4191
4192
4193
4194
4195
4196
4197
4198
4199
4200
4201
4202
4203
4204
4205
4206
4207
4208
4209
4210
4211
4212
4213
4214
4215
4216
4217
4218
4219
4220
4221
4222
4223
4224
4225
4226
4227
4228
4229
4230
4231
4232
4233
4234
4235
4236
4237
4238
4239
4240
4241
4242
4243
4244
4245
4246
4247
4248
4249
4250
4251
4252
4253
4254
4255
4256
4257
4258
4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