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十四章 第一章山脚下的老人

    每天的清晨,不管你是坐在南来北往的公交车上,还是东西来往的公交车上,还是自己开车,还是慢步,晨练在这条通往县城的快速通道上,都总会看见远处有一位身高一米七左右,手里拿着一条龙头拐杖,身穿着中灰色中山套装,白发苍苍,但精神十分矍铄的老人,在这满山都是青松树林的大山连绵的在座小山脚下,默默的站在一座摆满鲜花的坟前,一动不动,在旁边还有一座无字的坟墓。每天的清晨都至始至终,相依相偎的守候这墓前,在这座每天摆放着十分新鲜的花盘的坟墓,一看这些鲜花就知道是常有人打理,不然不会是这么的新鲜。

    这座从坟身,坟头,坟周围除了花盆连一根细小的杂草也没有,不想有任何杂草打扰她清纯的生活。这座不寻常的坟墓与后面的大山村荷花食品有限公司遥遥相对,好像一个卫兵,日夜守候,坚守岗位在这里。

    听说这是坟墓的主人在临终前的遗愿,她要看着大山村的发展和兴旺;想看看大山村是如何从“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晴”该变成解决了温饱,又如何从温饱改变成小康的奋斗历程;想看看大山村的乡亲们是如何从贫穷到现在的高收入的;最后也想看看荷花食品有限公司是怎样从山村走向世界;更想看看后续的人们是怎样把公司立于不败之地的;而且也想看看祖国的突飞猛进,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不断更新。

    使我们看到日新月异,姹紫嫣红,眼花缭乱的一个崭新时代出现在众人面前。这大山村有她付出的心血和艰辛,一旦倒闭,心有不甘。人们尊重她的选择,把她藏在这里,就让她日夜看着荷花食品有限公司的的发展,现在的荷花食品有限公司拥有固定资产三百多个亿,前居世界五百强之首。大小产品三百多个,荷花食品有限公司现在已经是全县唯一的上市公司了。

    这大山村除了世界著名的各种特色小吃;还有这大山村其独特无二的“九湾十八拐,九沟九叉,九门九坝”这大山村的脊梁;更有天下闻名奇妙的地下溶洞;大山村玻璃榨道桥,还有那悬浮于半山的腰带路等等。

    如今,你只要一踏进大山村这块土地,在很远的地方就会看见,在大山村的大便坡路口有一个高一七左右十分年轻的姑娘,站在一块四方基石上的石像,那就是这坟墓的主人荷花。这尊石像都是大山村所有人的心愿,他们每一年的春节,清明和每一个节假日都会来这里陪主人说说话,汇报工作;现在还有那些来来往往的青年男女,每次走过这里都要来这里许下一个愿望,都希望自己能找到称心如意的白马王子和美丽佳人,也有那些中年男子在自己的人生途程中缕缕受挫,而又不甘落后而来到这里,希望荷花可以给自己指明前进的方向,指点密绝而走向成功等等。当得知大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不在是以前进大山村,坟墓的主人也感到十分高兴和心慰,这是她毕生的追求和向望。

    如今的大山村,有世界有名的国际工业园区;大山村旅游景观,特别是地下溶洞居世界第一;有纵横交错,层层叠叠的交通运输线;有南北高铁,有东西高速公路和大山走廊等等。旁边的无字坟墓,听说这是老人留给他自己的归属,老人有七十岁左右:眼睛永远的不会离开他眼前的这座墓碑。好像在默默的祈祷什么?身体不断的颤抖着,一翕一合的嘴唇,喃喃自语,眼睛也有些润湿了。只是听不清他说些什么。不管是下雨天,还是下雪天;还是炎热的夏季,还是狂风暴雨的春上。每天的清晨你都总会见到这高大的身影出现在这座坟前,一站就是两三个小时。在他眼前的墓碑上,刻着“爱妻荷花”“夫不忘”的碑文。

    好奇的人们总是喜欢不解地打听着这位十分奇怪又十分古怪又是那么持之以恒的执着的老人……他究竟经历了多么传奇的人生,经历了多么刻骨铭心的故事,这老人原名不叫不忘,他叫王忠于,不忘是他后来改的,意思是永远不会忘记荷花。

    退休之前的他,是AB县县委办公室主任,一九八0年毕业于DG省经济大学经济系研究生毕业。大学毕业时学校要留他在校工作,他因为心系着荷花才回到家乡的,上级多次上调他到地委省委工作,他都未去上任。他就这样一直都在本县工作,在本县任过新州区区委书记,安场区区长,县农业局,林业局局长,县长,县委书记等职务,哪里都没去,为的就是培伴荷花,陪伴眼前的这座坟墓,似乎他觉得荷花一个人实在太孤单了,他要一直陪伴她,相依相守在这座小山村的黑土地上。

    王忠于和荷花之间没有山盟海誓,也未曾许下过任何诺言,但彼此的心是相通的,他们彼此间比那些曾许下海枯石烂的美丽的谎言要坚固得多,在他内心里至始至终都觉得愧疚荷花的太多,今生今世是永远也无法补偿完的,所以他也一直没有结婚,现在就是孤寡老人一个。人们往往难免不会为他感到惋惜,难免不为他为什么没结婚感到十分诧异,大家都知道那时有个工作。

    但其间也有不少加油赞叹,特别那些陈旧式的女性们更是如此,往往把他作为一种爱的典范和标尺。都希望找为自己厮守终生的人生伴侣,这就是现在人们之所以说爱情是自私的原故吧!那时凭他身份找个对象是很容易的一件事,而且找个农村姑娘就更不用说了,还可以找个非常漂亮的。当他在外地学习时,得知荷花因用整个身体去救发生在九点八级地震中遇难的三位小孩,她用整个身躯盖住三位小孩,而自己却被钢筋混凝土块直接压着,混泥土块上的数十根断裂的钢筋直穿整个身体,当场离开人间。

    从那一刻起他火热的心就一下子冰冷了,从此王忠于爱情的大门就紧紧的关闭了,不向任何人敞开。荷花去世后不久,就有很多好心的人给他介绍对象,一开始的他都一一婉言谢绝了,到后来甚至不理人,很多人也劝过,做过他的思想工作,他都一在坚持,大家都拿他没办法,这样一来难免会得罪一些人,随时间的推进,年龄也越来越大,给他介绍对象的人也渐渐的少了,当然偶尔也有人提起这事的。对他评价也有了一些不同看法,但王忠于是不管这些的,他的心也冰冷了,永远也热不起来了。又何必为这些毫无意义的评价去纠缠呢?

    要想了解他,故事还得从他和荷花俩小时候开始,他们从小青梅竹马,两家的关系特别不错,两人就经常一起玩,你到他家,她到你家,都是一个生产大队的,两家相隔也不远。加之各方面都有往来,就是这种无形的纽带把她们紧紧栓在一起,也正是有了小时候的开始,才改变了两人不同的生命之舟,等王忠于到读书的年龄,但王忠于家十分贫穷,是拿不出读书的费用,是在荷花的帮助下他才得也读书,才得也完成学业。在小时荷花的心里只是为了帮助王忠于,小时无形的天真是没有其它的任何想法,直到荷花慢慢长大了才知道单纯。虽说那时学费半学期只有两元五角,但对于王忠于家来说都比登天还难。

    因为母亲常年卧病在床,一直没有起过过床,父亲也是老老实实的憨厚农民,一天除了知道干农活外,什么也好像不知道,一直就没有做过别的事。何况王忠于手下还一个弟弟王忠刚和一个妹妹王忠梅。依靠王忠于的父亲挣公分分点维持家里几口人的口粮就已经很不错了,那有钱让王忠于读书呢?王忠于也十分懂事,知道家里拿不出钱让他上学,只能是心里想哭,无外乎外表也十分坚强,而且母亲需要照顾,弟妹又小,照顾母亲的事当然就落到他幼小的身上,他也只好放弃读书的愿望!

    可是就在上学的第一天,他没想到的是荷花竟拿来课本,书包和一支铅笔几本作业本叫王忠于一起去读书,王忠于感到高兴又感到可悲又十分诧异又觉得十分担忧又感到不安又十分犹豫。高兴的是自己可以读书了;可悲的是自家为什么这么穷;诧异的是荷花为什么这样帮助自己;担忧的是父母不让自己上学将失去机会;不安的是拿什么还人家的钱,自家这么穷;犹豫的是欠了人家的情得还啊!就凭我家这个条件能还吗?何况弟妹还小,母亲又需要人照顾,况且那有钱还人家啊!虽说人家给你报了名拿来了书,钱你得还啊!人家给拿来书本就已经不错了,总不能钱都不还啊!我们家那有钱的还人家,到什么时候才有钱呢?只能把读书当奢侈品。当荷花拿出书笔本子这些上学东西时,他说:

    “妹妹,退回去吗?我不会去的,我家这个样子可以读书吧?”

    这就是中式女性固有的特点,善良和同情,是他们爱情的纽带,也就是常常说的知己知彼。先是好像是一种同情,最后是爱情,这种爱情模式持续了很多年,就是现在也偶尔存在这种方式。

    荷花当然也知道他的想法,她早就想好了,先只是给他说一下而已,然后再给他父母说。可是,当荷花走到王忠于母亲的床前,正准备告诉他母亲时,还没等她说明情况。他母亲就抢过话题说:

    “他去啊!怎么不去,至于他父亲那里,我跟他说就是,你就放心吧。忠于的事就包在我身上,花啊!只是学费的事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还你家,你看!啊姨这个样子,就晚一点还你吧!钱我们无论如何得还。”

    荷花说:“啊姨,你就先不要管这些吧,先叫忠于跟我一起上学吧!至于钱的事以后再说吧!先上学要紧。你也安心把病养好。”

    这时王忠于说:“妈,我们家哪有钱读书?什么时候才有钱还人家?我就不读了,以后让弟弟妹妹读就行了吧。”

    他母亲说:“孩子,是妈妈拖累你们了,这该死的病也不知道啥时候才是个头!你就怪我吧!书你得读,我的病就拖吧,大不了从我的药费上减减,在各方面在节约点,困难也是慢慢解决的,慢慢排除的。孩子,你得识几个字才行啊!不然以后要吃亏的,我们不图当官发财,只图以后算账不求人,花给你把一切该用的东西都拿来,你不就白废了人家花儿的一片苦心了吧!”。

    母亲永远都是伟大的,只愿付出不愿回报的是母亲,可为儿女把命也可以不要就是母亲?母亲的伟大就在于此,宁愿自己病也不医了,都要让该孩子有书可读,一个绝好的机会,母亲又怎么可能放过呢?自己是走不动,自己早就去把书本拿来了。王忠于的母亲也同千百万母亲一样,她们虽讲不出什么高深的大道理,却在骨子里充满对子女的爱,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所出息和好的生活,就自己苦点累点,却不能让孩子走自己的老路,更不能苦了孩子,一旦有了机会就会紧紧抓住不放。错过了这村就没下一个店。都想给孩子铺一条平坦的路,都想给孩子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和十分优越的条件。

    这是父母的正常心理,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虽然也许爱的表达方式不一样而已,他们骨子里是一样的,王忠于必定还小,哪懂得那么多,眼看母亲一直坚持,也没说别的了。就这样,忠于上学了,而且忠于从一年级到高中的所有费用都是荷花以个人的能力给予支持的,那时的一个大学生,而且还是研究生,是多么的可贵,而一个这样的人就在这小小的县城就结束了人生的轨迹,结束了人生最巅峰的时期,可王忠于至从荷花离开后,只希望走完自己平凡的一生,他完全可以高升或者大展宏图。也完全可以风风火火大干一场,也有很多机会让自己成为别人仰慕的人。可是,他认为他的所有一切都是荷花给的,原本就不是自己的,只有荷花的存在,他所有的一切才得以圆满,所有的一切才有意义。现在荷花不在了,这所有的一切都会随她而去,也失去它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在王忠于的人生中只有两个女人的存在,这两个女人对于他来说都非常重要。荷花是王忠于生命中的除母亲外,荷花是他生命中的唯一有份量的女人。

    母亲给了自己强健的身体,生活的起点。荷花呢!给了自己人生的动力,生活的标识。所有人生的意义,虽然他们没海誓山盟,海枯石烂的承诺,但在他内心那些虚伪的谎言是不值得一提的。他需要是真实的相互理解和融合,是心与心的交融。相互的支持和相互的付出。他也要求自己这么去做,他也一直这么做的。所以他一直是单身,也是为了兑现自己内心没有表达的承诺!这不是表面的,是切切实实的。是心灵的相互呼唤和沟通。虽说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新的观念更替旧的观念,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为标准和自身人生看法,价值和尺度。

    也许有人说他是死心眼,古板,老古懂;也有人认为他们才是爱情的标本。虽说人们对王忠于的评价各有不同。但在他认为他该这么做,是他完美人生的一个不大不小的巅峰,也是一个十分完美的结局。是的,他是在创造一个故事,也是在创造一个时代,也是在创造一个世界。他就是一个影子,从这个影子完看到真实的她。也就是他创造了两个人的不同人生。当知道了真正了解这老人的人们,无不为之折服。就是这样,王忠于得了一个“老古懂”外号。

    也许就是这老古懂改变了大山的一切,也就是这个老古懂人们才会知道荷花的故事?也正是这个老古懂人们才会去了解他背后的人生经历?也正是这个老古懂人们才会去了解另外一个女人?就是这老古懂是当年大山唯一的大学生,就是这个老古懂是在大山宣起一阵风波的重点人物!也只有了解了他,也只有走进他的世界,你才真正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和渺小。才会知道世界上竟有这么伟大的人,你也许不敢相信自己?当你切切底实,确确实实了解,也许你立马就会怀疑自己?
------------

第一十四章 第二章学业

    荷花呢?是一个十分懂事又十分勤快又十分精明的小女孩,她为了让王忠于能够有书可读就不断打听什么东西可以换钱,她总会东打听西打听,而且打听得非常祥细,春上掏半夏,麦冬,夏天采集猫皮(一种植物皮),秋天捡油桐籽,木卷籽,木橡籽(那时用来烤酒的原料)。半夏,麦冬(它们都是常用的中药材),然后打听怎么加工,怎么出售,到什么地方出售,那时收购这些东西都是供销社。加工半夏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掏来的新鲜半夏要放入小量熟石灰,半夏是有轻微毒性的,长时间搓洗,手带麻痒。搅拌均匀后冲洗搓洗,把半夏外皮去掉干净。搓洗也挺讲究的,用力要恰到好处:力道过大容易把半夏弄坏;力道过小,又去不了皮,影响质量。冲洗干净后直接把它用火或者太阳爆晒干。

    这些药材的加工来说相应麦冬要简单得多,只要把它的根掏出来,把根上的颗粒折下来洗干净,然后晒干就行了,可麦冬都生长在石头的缝隙间,采收也不是很容易的。这些东西只要有足够干就可以出售了,正常的质量好的是颗粒大小均匀白色的;当她知道供销社收猫皮(一种用来糙纸用的原材料),而且价格还贵。可是要采集它也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为了帮忠于,在她本就天不怕地不怕的天生性格又多增添了一份勇敢。她每天一放学就背上背篓上山,爬峭壁采集,然后采回来的猫鸡再扒皮,把扒下来皮第二天凉晒干,最后打包拿去供销社卖掉。

    一到秋天她就更加繁忙,因为很多东西都秋天采收,所以荷花就要抓住秋天的机会,比如可以去捡人们掉在地上的油桐果,把捡回来的油桐果堆放在一起来等待外皮烂掉后,然后再把里面的籽弄出来烘干,干后就拿去炸油房卖,油房的师父用它来炸出来桐油是工业品(广范用在工业上);同时又可以捡木卷籽,然后把木卷籽卖到炸油房,木卷籽也是工业品(木卷籽那时主用于制作肥皂),同时还是食用油(当作食用油时要小心,此油具有轻微毒性),做食用油时要特别小心,熬油必须要熬到油泡一点没有,才可以下菜,不然吃了容易拉肚子;可王忠于家是这种油都吃不上的,一年没沾上几顿油星,唯独只有过春节才有这样的高当享受。木橡籽是烤酒原材料。就这样荷花终于筹足了王忠于和自己上学的所有费用。

    那时的学费一二年级两元五角,三四五年级才三元八角,就是初中也只有七八元,没有六年级。但除了学费还得需要家庭作业本,晚上要学习还得照明,王忠于家又没有钱买煤油,他家晚上一直没照亮过,到晚上全家人都卷缩在很破的被窝里。通常都是需要时用稻草把,或者向日葵枝干,或者其它的,反正只要是基本可以能照亮的都用,这些东西都只是用来照顾母亲用,至于煤油就没有了。那时的学校都要搞勤工俭学,使他俩知道了油桐籽,木卷籽可以卖钱,于是,荷花除了上学就去拾。

    王忠于也除了把母亲照顾后一有空闲时间也去拾。反正他们俩随时都在寻找机会挣钱,哪怕是几分钟他们也不会放过的,然后把拾得这些东西拿去卖掉。这样可以解决一些小的问题,多余的用在其它地方。

    比如买几颗大针小针,买几串线,那时的大针两分钱一颗,小针一分钱两颗,蓝线白线一角一串。买这些补补衣裳裤子,大针一般用补被子大型东西。那时人们身上衣服不知打了多少补丁,一件衣服穿了又穿,补了又补。加之洗料又缺,一块肥皂是卖不起的,这就使涩子(附在人身上的吸血的一种小动物),跳蚤(也是一种吸血小动物,它能跳跃)和臭虫这些寄身虫,更具有毒性,把人身上的血吸了之后,不但痒,而且起很大疹子,还容易感染,而且这臭虫也能飞,很难捉作。

    有机可乘,好躲藏。由于各种原因条件,导致王忠于家的各种寄身虫特别多,加之又没有人打理和经常洗理,王忠于家里就更是这些寄身虫光临的乐园。这也是给他人生道路上的一种铺垫和启迪。为以后的生活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和精神的后盾。长期的生活自强不息,使荷花养成了坚韧不拔的性格,为后来的人生准备特有的条件,这不就是逆境出人才,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吧!

    第一学期当然顺利上学了也算过去了,那第二学期,还有以后呢?还有王忠于的母亲的病也越来越重,更需要人照顾,这些问题每时每刻都在荷花的心里纠结。荷花她没有考虑自家的事,当然自家的事也用不着她自己考虑,她的所有的智慧也只能在王忠于这样的家庭里才得以发挥和施展。他不能不让忠于上学,当然忠于也很勤奋和刻苦,他也知道他得也读书的不易和荷花及荷花家的付出。他也是一个十分懂事的孩子,每天放学回家后,一边照顾母亲一边默念当天老师讲的内容,偶尔也用木条在地上写写画画复习功课。若是有多余的时间,他学习扒地种些蔬菜一类的,虽然不很像样,总算可以凑合着吃。这样的劳动使王忠于的知识面更加广阔,身体也更加强壮起来,也更加知道知识的重要性,也更加知道知识是改变命运的一个最基本最好的条件。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两人也逐渐长大,荷花和王忠于都也上初中了,他们都在相互帮助中更加成熟,更加懂得彼此的相互照顾,相互理解和尊重。这也许就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吧!这样使两人儿时的童真情感演变成了另外一种高尚的情感。

    他们也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了,他们也更加努力学习,又挤出时间来搞家务,还要想方设法挣自己的读书费用,青春的活跃正在勃蓬动荡。王忠于的家也荷花的帮助下有所起床了色和改变。难怪说:年轻就是资本”,这是不错的,其精力特别旺盛。有时还要贴补家用,这时的荷花已经是亭亭玉立的含苞待放的农村大姑娘,含情脉脉,含苞待放。

    少女的春心也正在向人类高级过程发展。都说女性比男性成熟得早。是的,这话一点也不假。正是这样,一个大姑娘老是整天往人家家里跑,这就有点不像话了,这样的往来是要引来很多非议的,她也成了人们品茶饭后的谈资。虽说荷花不管些,可家里人就不行了,特别是当父母,何况每一个父母的内心都希望自己有个幸福的将来,那有这样的,明明知道是个火坑,还要努力的往里跳,这是什么样的人,除非有病,然而荷花就像有病的人。因此,由于荷花的这种做法人得不到自己家人的同意,凉解和支持,荷花又是掘性格,和父母家人闹僵了以后,干脆一不做,二不羞,堵气搬到王忠于家长住。王忠于也劝说过她回去,可荷花坚持要要这样做,王忠于又说不过她,只好随她而去。

    王忠于也知道自己读书的使命和家里的条件和困难,父亲的年龄也越来越大,干活也越来越吃力了,这样就出工的效率也随之降低,于是他把照顾母亲的事准备托护给弟弟和小妹,自己也得找点时间挣点钱,不能完全老是依赖荷花的帮助,这样长期下去也不好,她付出可太多了,老是这样是不行的,得靠自己站起来主动存担起家庭的责任,自己也寻点挣钱的路子,他东打听西打听,终于打听到卖煤是一件很不错的差事,而且是可行的,时间又刚好来得及,因为城里买煤人早上把煤买好后,再去上班。因此,完全等到放学赶急点煤厂还下班前把煤买好,先运回家。

    第二早上早一点,在四点左右可以把煤运到县城卖掉,回来再上课。相对来说利润也有点大,本钱也小,六角四分一百斤,如果背过四五十斤也只有三四毛钱,这样一次可以挣过七八毛钱。就是不知道自己能背多少?当地煤厂离家不远,先看看自己背三十斤,后面慢慢增加吗?一放学来不及吃饭就从学校出发到大约一公里不到的煤厂去背煤,他把平时节约下来的钱买了三十斤先背回家里,最后把煤放在地上,把好一点煤挑出第二天背去卖,天不见亮就起床,然后把准备好的煤又背到大约三到四公里的县城卖掉后回来再上学,由于王忠于的煤把差的挑出来了,各方面都比其他人的要好,所以很好卖,加之人物也小,一些具有同情心人就选择他的了。

    当王忠于拿到了他第一次用自己的劳力挣来钱,心里不知有多高兴,他把这份喜悦想告诉给荷花,然后作了全部按排,弟妹也可以相互的照顾母亲了。可是这件事却惹得荷花大发雷霆,他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是他第一次见荷花发这么大的脾气。但王忠于也不管她,还是照样做自己事,他不可能长期在荷花帮助下生存,何况自己是一个男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他也相信她能够理解的。他一边学习一边背煤卖。荷花呢?也在一边学习一边寻找方法不断的帮助他和寻找新的挣钱方法和新的途径。荷花天生的就是打理家务的能手,她饭里放些可吃的东西,尽量少放些主粮。虽说一顿饭主粮少,但被荷花的精心调配得十分香甜可口,对于他们家来说,每一顿饭菜都是美味佳肴。

    这样一直到初中毕业,就在毕业时,国家恢复考试制度,这给王忠于和荷花带来希望的曙光。可是在招生事还是有条件,比如可设内招,还有对考生的很多附加条件等等,加之那时招生就不多,师范生七十人,中专二十人,高中也不到五百人。在这种情况,王忠于当然以考师范为首选,可是就在他两也前一二名成绩出来了时,荷花的通知书拿到了,王忠于的通知就一直没有,没有被录取,荷花托人打听是怎么回事?打听的人回来说:

    “根据我县实际情况考虑,先解决一条件比较优越的,名额也满,招生条件是:优先解决内招,然后解决父母都是干部的,再次是父母都是工人的,还有父母都是党员的,虽然他成绩好,但还得一步一步的来,今年他没被录取。看明年的招生情况吧!他明年再重读。”

    就这样他被拒之于师范学校的大门外。荷花呢,听说王忠于没被录取,气得快要疯了,对值去找招生办,她要把名额给王忠于,招生办的人说,通知书也下了,并且已经上报了无法变更。就这样,她闹也闹了,不起任何作用,认命吧!她干脆不去了,在回来路上,她想好都去读高中算了。正当拿到录取通知书时,中国的形式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也恢复高考制度,以前的以生产队为集体经济的生产方式转换成承包责任制到户,这对于贫穷的人们不外乎是件好事,然而对王忠于来说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因为土地承包到户,就需要更主要的劳动力,父亲也不行了,很多农活也干不动了,母亲眼看也要离开人世,也只是时间长短问题。多层因素的压力面临王忠于的选择,在这样的条件面前,他唯一的只有放弃学业,可当荷花知道后,怎么也不让他放弃,她说:

    “我放弃好吗?我毕竟是女孩子,我读到初中毕业了,也足够了,必定现实生活中还存在封建意识,也有很多的人在背后说三道四。都认为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干什么?读得再多也是人家的,这就是所谓的“嫁出去姑娘,泼出去水。“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535 3536 3537 3538 3539 3540 3541 3542 3543 3544 3545 3546 3547 3548 3549 3550 3551 3552 3553 3554 3555 3556 3557 3558 3559 3560 3561 3562 3563 3564 3565 3566 3567 3568 3569 3570 3571 3572 3573 3574 3575 3576 3577 3578 3579 3580 3581 3582 3583 3584 3585 3586 3587 3588 3589 3590 3591 3592 3593 3594 3595 3596 3597 3598 3599 3600 3601 3602 3603 3604 3605 3606 3607 3608 3609 3610 3611 3612 3613 3614 3615 3616 3617 3618 3619 3620 3621 3622 3623 3624 3625 3626 3627 3628 3629 3630 3631 3632 3633 3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