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卷
------------
001.
2006年,岭南,大庾岭。
雨季将过,方晴的山林里气息闷热,仍虫蚁横行。泥泞山路上,一行人不快不慢的赶着路。
最前面带路的人是当地村民,一个五六十岁的老汉,腿脚却很利索。
近些年来,岭南发展的快,又因景色奇绝,古地声名显赫,很多外地人都慕名而来,并聘请当地人做向导。其中,老汉对附近山形变化可谓是了如指掌,向导经验丰富。
后面走着的男男女女里,一个年轻小伙走着走着,回头看了眼。
不远处,一名年轻男人不远不近的跟着他们。
对方身量清瘦,背着个瞧着极重的登山包,却轻轻松松没喘一口气,体力好的惊人。
他手里还拿着个相机,时不时停下对四周景致咔嚓拍几下,原本挺快的脚程就慢了下来,落后他们很多。
毕竟是客人,他们也停了等对方。
但年轻男人温声说:“你们走你们的,不必管我。我会跟上。”
说来也奇,走的那样慢,竟然还真都次次跟上他们了。
小伙看了会儿,忍不住问老汉:“阿爷,那位客人真是来旅游吗?”
旁边的人插话说:“我看不是。长的白净,一看就是有钱人家养出来的,咋可能会对咱们这犄角旮旯的地儿感兴趣?”
“就是就是。怕是没两天,他就待不下自己走了。”
几人七嘴八舌的赞同。
老汉皱了皱眉,板着脸说:“你们管人家呢?咱们收钱办事,就老实带路。”
……
后面不远处。
又拍完一张,许明要跟上前面的人时,正好看到他们回头打量他。
可能是没成想会对上视线,那几人赶紧你推我让的走。里面一个背着竹筐的小姑娘更是不好意思的低下头。
许明不由得笑了下。
他知道他们在说他什么。当地的村民似乎对外来游客有种天生的热情和好奇,也朴实的并不掩饰内心,想法念头都能从脸上看得出来。
但他其实是个孤儿。
在许明有限的记忆里,极幼时是跟个老奶奶相依为命。没多久老奶奶病逝。老奶奶已没有亲戚,没有人能收养他,就被送去了福利院。
那年许明4岁。
后来经年努力,他考上了西北大学研究生,今年将将毕业,之后应该是准备实习,但是……
许明将相机里照片翻到底,一张与山景截然不同的照片映入眼帘。
那是张九十年代左右拍的老相片。因年头久远,相片已然泛黄破旧。
尚勉强能看出的,老相片拍的是座三层的传统旧制宅子。头门正立面设4根石檐柱,带有金花狮子石雕,纵架则为抬梁式木梁架,配以黑檀木板门,看上去庄严肃穆。
巧了,许明专业考古,正好认得。
这是岭南当地族群的一种老祠堂,正门是常见的敞楹式。
因着相片表面不清破损,正门上方匾额的字无法辨认。
奇怪的是,这座规制不小的祠堂并不在人烟鼎盛处,周围被拍进去的是深山老林。拍摄时应该是黄昏时分,映着远方的青山与林间晦暗的碎光,老祠堂看上去带着种极致的荒颓感。
许明查了许久,才确定老相片背景从属大庾岭一带的山脉。
起初,许明没放在心上。
因为老相片是某天突然出现在他邮箱里的。发件人匿名,之后注销了。许明以为是哪个老同学的恶作剧,便没管。
直到后来某个深夜,许明经历了一件怪事,惊觉怪事不但与老相片有关,同他自己也有关系。
这个吸引力太大,许明这才重视起照片,一路追查至此。途中已经问过很多人,没有见过这老祠堂的,只得亲自来山里找。
……
许明要去的村寨,叫新溪村。
岭南地区有两条古道,一为梅岭古道,二为乌迳古道。前者在偏东狭长的山林盆地中穿境而过,自唐开元年间凿通后,成为岭南通往中原、江南地区的交通干线;后者与之相邻,却少为人知。
实际上,后者的开通要远早于前者,正所谓“庾岭未开,南北通衢也”,它一直是粤盐、赣粮、闽茶运销之路,千百年来常有贩夫走卒穿梭其中,道旁牙行、商铺林立,南北客商云集,繁华难以想象。
新溪村的先祖先祖便是循着乌迳古道,一路南行落户于此。
只可惜随着时代的发展冲击,这条古道几乎已经被遗忘。新溪村隐匿于群山中,也渐渐与外界脱节。
傍晚,他们终于到了新溪村。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97
698
699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710
711
712
713
714
715
716
717
718
719
720
721
722
723
724
725
726
727
728
729
730
731
732
733
734
735
736
737
738
739
740
741
742
743
744
745
746
747
748
749
750
751
752
753
754
755
756
757
758
759
760
761
762
763
764
765
766
767
768
769
770
771
772
773
774
775
776
777
778
779
780
781
782
783
784
785
786
787
788
789
790
791
792
793
794
795
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