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幕

    一个皇帝不给当兵的一顿饱饭,那他只能逃亡。

    这里不例类似事件,只说那个因一顿饭而逃亡的皇帝。

    大唐兴元元年五月二十九日梁州行宫。

    大唐皇帝李括摔碎玉盏,双手摇晃着跪在地上的宦官怒喊道:“白季康是谁。”

    跪在地上的宦官面露难色,举起双手左右晃动,把目光投向台下的诸位大臣,乞求谁来帮忙解释一下白季康是谁。

    愤怒的皇帝李括一脚踹在那宦官的胸口上怒道:“快,快下旨派人回京捉拿白季康。捉拿他九族,逼他说出宝藏的秘密。”

    “奴才立即去办。”跪着的宦官往外爬着。

    李括怒气难消手指往外爬的宦官高喊:“叫他交出他家宝藏不然杀他九族。”

    这是自泾源兵变以来,李括喊的最响亮的一句话,此前胸中郁闷无力说话。喊这一句话他似乎用尽了浑身力气,他喘着粗气,胸口剧烈起伏。

    他眼睛眯成一条细线,环视台下的太子李谊,心腹卢杞,大学士陆贽,老臣李泌,宦官窦文场、霍仙鸣。他期望有人站出来讲讲这个身怀宝藏的人,但他们呆若木鸡一言不发。

    踩在碎裂玉盏碎渣上,李括一下惊醒。

    他们是来道贺的,传来消息昨日神策军收复了京师。

    朕正在怒头之上,没人会搭话,这时谁承认认识白季康谁倒霉。

    京师收回有何可喜,长安定是已经破败不堪,没有钱财怎能收拾乱局。

    “大唐江山已危如累卵,他白志贞为保其官位才说出这等大事出来。朕若早有白季康的宝藏,何至于逃离京城。”皇帝李括仰天长叹,台下竟然没有一人附和搭话。

    这是怎么了,连深知朕心的卢杞也闭口不言。他们是在嘲笑朕吗,他们是在把兵变的过错全归于朕吗。

    李括心乱如麻。

    “有了宝藏,泾源兵卒哪能没有赏赐,哪能没有一顿饱饭。”皇帝李括说到这里,顿感恨意滔天,挥动着双手,转身再把桌案掀翻。

    “太可恶,太可笑也。危机之时三万禁军却不知所踪。”

    皇帝李括痛心疾首,而旁边有人不这样想。
------------

第一章:猴王出山

    六月初二。

    今日便是长安西市铜锣巷猴王白采兰出山的日子。

    鸡鸣四更,圆月当空,星辉闪烁。

    十一岁的白采兰身轻如燕登上楼梯便翻墙踩到院外的杨树上。

    “老大。”杨树下传来低声喊话。“我们都到了一会儿了。”

    白采兰顺着杨树高矮不齐的树枝二三个转身便轻轻落于地面。

    “东西带齐没,我们今日还是先去盗米粮。”白采兰说完,贴墙听了听院内有无动静。

    契约是跟父亲白季康定好的,每五天猴王出山一次。只是这两天父亲心情不好,怕被抓回去。

    呼啦,黑暗中围过来十几个衣衫褴褛的小乞丐,纷纷举着手里的小锄头,小麻袋,麻绳等。

    她仔细一看手下兄弟们全部到齐,驴耳朵、狗腿子、二麻子、小麻子四员得力干将站在最前面。

    “老大,昨儿刘二胖说他家的米不多了让我们去偷别人家的。”其中一个小乞丐急忙说道。

    白采兰脸上挂起一丝疑惑问道“怎么,他舍不得家中米了。他欠我们的还差得远。”

    “不是,他说米不能一段时间内少太多。要想长期去盗米,就要等他家新米到。”

    采兰疑惑顿消随即挂上笑脸,思忖刘二胖还算识趣。

    于是她扳着指头“宰相府,大臣府,将军府我们几乎都去过了。”月光闪烁,她的大眼睛眨动两下略一思索说道:“那我们就去侯府。”

    “老大,不能去。”小乞丐二麻子急着说道。

    “以前城中有叛军,贵人府宅中都没有人,即使有人他们也不敢出来察看究竟。我们是钻了叛军的空子。现在侯府中有家丁有狼狗怎么去。”

    “那侯府公子叫什么,我一时忘了。他欠着我们粮食。”白采兰皱眉说道。

    “宋大憨。”小乞丐驴耳朵举起一根短棍答道。他是小乞丐中头脑最好使的一个,就是耳朵略微大了一些,而且耳朵上端不是圆的成尖型。

    采兰用手捞了捞她尖尖的下巴,看向小乞丐中一个身形稍矮,头发乱得像鸡窝的小乞丐说道。

    “小麻子你先跑去弹他房间窗户,用鸟语唤宋大憨出来。告诉他学了我们的鸟语,该交学费了。”

    小麻子点头,双手拉开快要遮面的头发,二话不说转身便快速跑远。

    鸟语是白采兰随父亲在西域军营里学的。采兰到了长安,惊艳到一同玩耍的一群公子少爷们。他们见到采兰用鸟语指挥小乞丐们玩攻城游戏时,可把他们馋坏了,还非学不可。

    “走”白采兰说完转身就走,干脆洒脱。

    一个个乞丐们如听到军令,跟着白采兰一路急奔。

    说好的五百斗粮食教一个,但叛军入城后有好几个跟着家人跑了。采兰迈着大步边走边搬着手指算算还有几个没付账。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832 1833 1834 1835 1836 1837 1838 1839 1840 1841 1842 1843 1844 1845 1846 1847 1848 1849 1850 1851 1852 1853 1854 1855 1856 1857 1858 1859 1860 1861 1862 1863 1864 1865 1866 1867 1868 1869 1870 1871 1872 1873 1874 1875 1876 1877 1878 1879 1880 1881 1882 1883 1884 1885 1886 1887 1888 1889 1890 1891 1892 1893 1894 1895 1896 1897 1898 1899 1900 1901 1902 1903 1904 1905 1906 1907 1908 1909 1910 1911 1912 1913 1914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1920 1921 1922 1923 1924 1925 1926 1927 1928 1929 1930 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