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楔子
楔子
时光进入21世纪。
为保护蓝天,烟尘作为污染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时时、处处处于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境地。但我回想自己的童年生活,似乎一切美好,都与烟尘有关,他带给我的,不只是对过去许多难忘的回忆,更多的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
我试着归纳了一下,应不下十几种之多,当然,首屈一指的便是袅袅炊烟,在那饥饿的年代,它一度成为我生活的全部。
其次就是炕烟,在北中国寒冷的冬季,我的人生曾被冻得索然无味,这带着一丝焦糊味,顺着墙角缓缓飘移,似云似瀑的炕烟,陪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冬夜。
还有照明时的灯烟,在那没有电灯的时代,煤油灯就是我的阿拉丁神灯,它不仅为我驱走黑暗,更为我带来了希望。
位列第四位的应当是大人们喧关(方言,聊天的意思)时的旱烟,在夏日夜晚的灿烂星空下,在院落墙角蛐蛐的奏鸣和声中,忽明忽暗的旱烟如星星之火,点燃了我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外面世界的渴望。
应当还有到寺庙上香时的供烟,它让我理解了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静坐七天七夜,顿悟成佛的经历和李叔同义无反顾皈依佛门的执着。
此外田野的野烟,让我明白“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孤烟”的真正指向,深刻懂得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还有农人耕田劳作时的耕烟,一年四季无休止的农活,却换不回来最基本的温饱生活,人生的顶级意义到底是什么?
第八位应是户外放牧时给新生小羊取暖的暖烟,让我看到了生命最初的脆弱。
第九位应是招待客人时的茗烟,明白人生本可以过得如此慵懒和惬意,但由于我们的急功近利,以致最后如行尸走肉般堕落,丢下了我们纯洁的灵魂。
第十位应为小伙伴玩耍时的粪烟,它没有当代屎尿体的浅薄,也没有鸳鸯蝴蝶派专攻下三路的庸俗,而是关注在童年游戏中成长起来的童真。
还有灵堂前的灵烟,升起的那一刹那,让我们明白人生的无常,似有所悟人生的真谛之所在。
此外还有节日鞭炮中的白烟,是孩子们的最爱,也深藏着烟花夺人耳目后的落寞,似人生般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第十三种应是防霜冻的浓烟,告诉我们,人类本应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应如何和自然和谐相处,是一味地索取,还是和谐共生?
还有元宵节送火把时的云烟,它预示着来年的丰收,更是人类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
最后回归到祭天祭地的烟祀,上至帝王,下至百姓,对宇宙自然的敬畏,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烟虽虚无缥缈,但有轮回、有传承,更有生命。
一缕烟的升起,标志着一种物质的消亡,但更预示着新物质的诞生,它既是旧物质消失前留给世界最后的回眸,更是新物种诞生时的猎猎大纛。
烟的本质是什么?是火!是普罗米修斯用自由和生命换来的为人类文明所需要的火,是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善生产和生活的第一次实践。
中国古代哲学一开始就认为组成物质世界的元素有“金木水火土”,但你仔细分析理解,发现只有火是最特殊的,它即无形、又无味,来无踪,去无影,“来如春梦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而烟与火,形影不离,自成一体,“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烟浓便为火,火在烟中藏。燧人氏钻木取火,冒出的先是烟;祝融保存火种,丝丝不断的也是烟。
古人寒食禁火三日,清明时节重新点火,沈佺期在《寒食》诗中这样描写:
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
不知何处火,来就客心然。
古诗“何处寄烟归草色,谁家送火在花枝。”皆为烟火相依、烟为火种的明证。
按照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从那个奇点开始,就走上了一条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光辉历程,现在所能知道的每一个恒星,就是一个熊熊燃烧的大火球。
上学时,第一次亲眼目睹了铁在氧气中的燃烧,那激烈的火星四射,那耀眼的光彩夺目,摄人心魄。
后来又看到铜铁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的棕黄色烟雾,浓稠如中国水墨画晕染心田。突然顿悟,只要在一定条件下,世间万物,皆能燃烧。
在人生中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内心的煎熬,无以言表,而每一次的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皆如毛毛虫在艰难中挣扎,终于破茧成蝶,那是一段刻苦铭心的成长。又如火山爆发前的能量叠加,是在坚韧中积聚力量,最终达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终于明白,无论在任何条件下,世间万物,只有经历了火的洗礼,才能见到真金!
汽车的奔驰,轮船的远洋,火车的驰骋,飞机的翱翔,在时空的转换中,体现燃烧的价值。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小草的生长,钢铁的炼成,青花瓷仕女图韵味的渲染,在烈火的永生中,方能体现燃烧的意义!
传说,凤凰是人世间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它就要背负着积累于人世间的所有不快、仇恨和恩怨,集梧桐于熊熊烟火中自焚,以生命和美丽的终结,换取人世间的祥和。在肉体经受了巨大的痛苦后,在烟火中新生,涅槃后的她,羽更丰,音更清,神更精。
世间的一切,只有经过烟火的淬炼,才能得到升华。作为万物精灵的人类,白天享受阳光的哺育,夜晚沐浴月光的轻柔,又何尝不是一次又一次的“凤凰涅槃”。
------------
第一章 炊烟
第一章炊烟
主旨是:
早中晚三餐炊烟升起 酸甜辣五味饭菜飘香
《山村咏怀》
宋 邵康节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每读宋代邵康节的《山村咏怀》一诗,不仅佩服诗的巧妙构思,在全诗嵌入一至十的数词,更是欣赏诗眼“烟村”二字的妙用,闭上眼睛想想,在葱绿和葱茏的景致簇拥下,袅袅升起的炊烟,幻影出诗情画意的山村景致。常言道:
炊烟起处即故乡。
这样的意境,深邃旷达,极富有“此心安处是吾乡”之感。
似穿越剧一般,透过古诗词里的炊烟,遥望遥远而孤独的小村庄,那正是你梦魂牵绕的地方,但现在是否已是物是人非!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160
2161
2162
2163
2164
2165
2166
2167
2168
2169
2170
2171
2172
2173
2174
2175
2176
2177
2178
2179
2180
2181
2182
2183
2184
2185
2186
2187
2188
2189
2190
2191
2192
2193
2194
2195
2196
2197
2198
2199
2200
2201
2202
2203
2204
2205
2206
2207
2208
2209
2210
2211
2212
2213
2214
2215
2216
2217
2218
2219
2220
2221
2222
2223
2224
2225
2226
2227
2228
2229
2230
2231
2232
2233
2234
2235
2236
2237
2238
2239
2240
2241
2242
2243
2244
2245
2246
2247
2248
2249
2250
2251
2252
2253
2254
2255
2256
2257
2258
2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