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情点读
------------
卷首·风情点读
长街长,烟花繁
执书一卷,挑灯回看
看一页满纸苍凉
读一段吹落星雨
短亭短,红尘辗
伴墨几点,把萧再叹
悟一阵一地蓦然
读一行笑语辗转
拈茶一缕
独立云烟
——《执卷一盏立云烟》
时间,无影无形的力量。万物生长,花开花谢。在这亘古不变的轮回中。有的人被时间改变,有的人改变时间。
岁月的暖,漫过时间的河,抚过久闭的心扉,我在时光斑驳的深处,聆听时间的声音。
人生,总有许许多多的无奈,希望,失望,憧憬,彷徨。苦过了,才知甜蜜;痛过了,才懂坚强;傻过了,才会成长。
生命中,总有一些令人唏嘘的空白。有些人,让你牵挂,却不能相守;让你羡慕,却不能拥有;有些错过,让你留恋,却终身遗憾。
------------
我们的故事
我们共有一个坠落在婆娑星河里的故事,那个故事里有写不尽的经书日月和荒唐春秋,将少年时所能拥有的熹微晨光化为生命明丽温柔的底色,于是我扯来绕上枝头明月的云朵将它擦拭透亮,剪一段最美好地装入行囊,然后向前出发。
我们的故事里有一剪清晨尚未退场的月亮,凝练的月光漫过山河,点点光晕染开于迷蒙苍茫的人间,沿着氤氨着的水雾描摹出一尾清亮的残云轮廓。东方翻卷出澄澈的瑰红和暖橘,被冬夜里白霜初融的水汽层层扩散至整湾苍穹,最终在那个短暂的黎明定格成了清浅的粉蔷薇色,勾勒出一抹懵懂的诗意,这时我看到你手持诗书朗声背诵的模样,温润的嗓音点洒在温软的风中,落在我的耳旁。那些或优美或哀愁的文字,就被这一川诗意的早晨舀碎融入云鹤衔来的蓬勃里。
我们的故事里有写不完的卷子,黑色的墨水洇湿了浅绿的纸张,在纸张上面留下了蜿蜒的字迹,那是我们共同期盼的未知远方的道路;群蚁排衙的公式,繁冗复杂的概念,交织成为我们无坚不摧的利剑,我们用它来划开浓稠如墨的黑暗和交错盘生的荆棘,也偶尔会划破手指;那些由分数而来的哭哭笑笑,浮漾在干冷的空气里,滴零滴落地撒满每一个黄昏和清晨,绘制成尚还年轻的我们再回头收拾旧山河的勇气和追逐前方朝阳的模样。
我们的故事里有亮晶晶的浪漫和梦想。每每提起,那灿烂盛大的梦就会碎成一片星子,堪堪落入你的眼眸,汇聚成一汪星河,而我们置身甚中,网一江的星斗,采缬最明亮的那一颗星子,点缀在自己的桂冠之上,我们用我们慵懒却不浑俗的浪漫主义描绘着我们心中的那个乌托邦,也坚信它存在于我们被日辉眷爱的前途里。让我们哪怕万水千山走遍,看过了千人千面,依旧怀揣着欢呼雀跃的温暖、希望和心安。
我们的故事很长很长,盛在烟雨江南的一叶扁舟里。温涟的水波打碎日光的痕迹,推着小再荡漾至天边。那里有我们未卜但终将光明的未来。
“我们不会散吧。”
“是啊!不会散的。
------------
风归故里,来了又去
风绕过我的灵魂,我是世界的路人。——题记
不知为何,阴雨的天总是让人忧郁。只想着去写点东西,去安慰无处安放的灵魂。不必安慰我说,这个世界很美好。因为我知道,因为我也正年少。
不必去刻意描绘睛朗,因为雨天是雨滴可以肆意的自由。就算没人去欣赏,你无法打破它们有序的节奏。尽管曲调忧郁,尽管雨景萧瑟。自有人在这寂静的雨天里,享受那一刻心灵的触动。
天气似乎被分作两方,晴朗和忧伤。晴天和雨景各占一半,人们的心情也被占了一半。不知道为什么,在阴雨绵绵的天气里,文人们的灵感思绪要多于晴天。可能是雨滴的自语,悄悄哦你的拨动着人们思考的弦。小雨丝丝,情意绵绵,大雨嘈杂,大珠小珠叮当脆响,如落玉盘中。尽情撩拨着,吸引着那睡着了的懵懂的灵感。
想来一些风,让雨水偏离轨道,好让节奏变得激进、欢快。啪嗒啪嗒滴在屋檐上,落在树上,打在窗上。让风把雨吹去故里,归去远方。风不作停留,而雨留在了那里。或许这就是风的温柔,风对故里的另类停留。而雨成全了风,放弃了自由,是否也是一种别样的深情挽留。
可终究雨留不住风,风归不了故里,故里只剩下雨的足迹。一次又一次,生生的错过。一生隔开,都归于远方的远。
在刹那中,时间都变得很远很远,路程也变得很慢很慢,远的似乎归还给了虚无,慢的是不论怎样也追不上想追上的远方。
一念在此,一念在彼,人间至憾,不过彼此。
雨等风归,为那惊鸿一瞥,风念故里,只因为它是漂泊的游子。故里望雨,只记得雨让它重新有了生机。
------------
寂寞青天把酒饮
读尽诗书,悠悠的历史长河中,不难发现青灯苦读,南山幽卧,虹桥咏月,竹林谈玄,河畔问天,小舟荡波,似乎是中国文人心灵最宁静最憧憬的归宿。无论其生前如何壮怀激烈,如何舌吐莲花,如何独步一时,如何指点江山,都免不了皈依为平静的湖面,沉默成寂寞的山峰。“千秋功岁名。寂寞身后事”,青史留名依然填补不了生前的寂寞。中国文人的精神花园里始终盛开着一枝鲜艳却又寂寞的花朵,这就是“寂寞的情结”。
从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江畔独吟到贾谊的“哀伤付一生”的寂寞枯萎,从李太白的“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月影同醉到苏东坡的“拣起寒枝不肯栖”的不合流俗,从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人生凄凉到纳兰性德的“我是人间惆怅客”的命运感叹,寂寞像一个因子,刻进他们的骨髓里;像一个影子,镶嵌在他们的生命中。似乎是一种诅咒,似乎有一股力量,使得“寂寞情结”蓬勃地生长在中华文化的沃土中。
中华文化在五千年历史长河的融合演变中,不断吸收外来,扬长避短,不断优化内部,百家争鸣。浩瀚的文化典籍,博瞻的文明土壤,孕育中国文人独特的气质与品性,其心唯正,其学也广,其思也深。然而,五千年的思想传承与弘扬中,犹以孔子的儒家学派赖以为中流砥柱。儒家思想的核心集中于政治志向上,“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崇向入世,以仕途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终极目标。正是这种积极入世的政治追求,支撑起中国文人看似强悍的表面精神与舆论导向。但是,我们看似强悍的外表,内部是空乏的,经不起风雨的捶击,所以光亮背后是一个孤独的灵魂,是一个用寂寞支撑起的自我王国,这也是老庄哲学能救赎我们心灵的最重要因素。
中国文人是寂寞的,寂寞的空气充满了忧郁绝望的因子,忧郁进而生出萎靡与消亡。然而,正是有这么一种情结,终究没有萎靡与消亡,而归于淡泊宁静。中国文人的寂寞情结大体可分为三种:屈原式的、李白式的、晏殊式的。
屈原式的寂寞,即理想型的寂寞,即入世理想与平庸现实间巨大反差形成一股强大的心灵抵牾,抵牾越积越重,绞痛的难忍使生命或政治生命诉诸极端,以求结束巨大的痛楚。当年的三闾大夫屈原目睹楚国政局的混乱黑暗,一再向当权者阐释自己的政治蓝图,却屡遭贬谪。后来秦国张仪施以诈计赢得楚王信任,接着背弃信义导致秦楚战争。楚国岂是秦国之对手,一败涂地,城池大丢。而此时的屈原联想祖国的破落与自己的不得意,理想破灭,遂伴着《离骚》的凄怆之调投江汨罗,葬身鱼腹,用愤怒一跃演绎出中华文明史上最坚定的身影,最悲情的一幕。事情如此的相似,后世的杜甫客死江舟,陆游临终寄诗等等,其寂寞如高山的冰雪,待现实的阳光抚摸。
李白式的寂寞,即才华式的寂寞,天纵奇才,或恃才傲物,或至察无徒,或无故遭馋。其才如浩浩汪洋,广博盖过同时代的小溪;如灼灼红日,光芒遮住上亿颗星斗。傲物是因其才,至察是因其才,遭馋也因其才。想当年李白醉卧酒市,天子呼来不上船,唤权臣提靴,自称太白星下凡,哪一件不是惊世骇俗之大作?而后的苏轼少年得志,科场夺魁,文坛立帜,政坛得势,清场得意,可谓少年英雄,妇孺皆知,飘飘然遗世独立。其文才太出色了,超出同代人不知多少,“名太高”,因而以“莫须有”的乌台诗案遭馋获罪,贬谪千里,一度命悬一线。不管李白或是苏轼,似乎他们的才华与命运成反比,天才型的才华,坎坷的命运,或许正是如此巨大的反差成就了他们文学上无以企及的高度,终如一只孤鸿飞过浩瀚的天空,鸣声振古如斯。
晏殊式的寂寞,即灵魂式的寂寞,出众的才华,令人艳羡的身世地位,幸福的生活,一帆风顺的命运,所有在外人看来评价成功的因素条件都具备了。所有世俗衡量幸福的标准都满足了,却依然恪守寂寞。寂寞就像血液,一直奔腾在他们的身体中,从呱呱坠地地到行将就木,寂寞从不曾泯灭。即便告别人间,其诗文轶事中的浓浓寂寞情怀也不曾消亡,甚而因其有形生命的终结而变得愈加厚重。当年的晏殊家境殷实幼时神童,得皇帝喜爱,并赞以宰相之誉,后果然荣登相位,可谓政治上顺风顺水,前程无限,文思如涌,又伴以红袖添香,此生乐极!可是仔细阅读他的诗文,叩问他的心窗,无论是“落花风雨更伤春”的暮春感伤,还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登高怀远,都充斥着寂寞的情愫。而后的纳兰性德“我是人间惆怅客”人生咏叹更是将“寂寞情结”推到极致。寂寞就像一坛浓得化不开的酒,里面发酵的是无数个孤独寂寞的灵魂。
苏东坡有一首《卜算子》,里面对寂寞情结进行了最丰富最精致的意象描绘与阐发。“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起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自我感觉,这首词是东坡最真实的心灵告白。在生命经历了无数次捶击与鞭挞之后,心境饱经风霜,已变得柔和圆润,像磨尽棱角的鹅卵石,像沉去烈味的杜康酒,生命已经脱尽烈性,浮华直现真醇,目光也不再是带刺的荆棘,看透本性却不再赤裸裸地呈现,充满温和的眼神像照亮前途的月光。生命在寂寞的浓缩与蒸馏中得以灵魂的度化与本性的回归,以至上升为窥透人世奥秘的达观超脱。
寂寞如酒,寂寞文人更蕴寂寞于酒中抒发,寓之于酒。酒文化与“寂寞情结”完美地物我合一,缠绕为生命共同体。酒可以发壮怀,激志气,励胆魄,也可寄相思,诉感伤,抒寂寞。大抵这是中国文人爱酒的情愫吧!另一妙处还在酒的独立性与大众性,可独酌,可对饮,可群欢,寂寞衷肠与酒汁酒气融合一起,再伴以明明之月,翩翩清影,邀明月、吾影共饮,醉极!乐极!哀极!寂寞如烟,明明飘渺无踪影,却时时在心中生长着。
寂寞如山,双肩怎能扛动;寂寞如海,胸膛岂可盛开。寂寞是屈原的天问,是五柳的南山,是李白的梦游,是晏殊的咏叹,是东坡的飞鸿,是岳飞的怒斥,是陆游的遗言,是容若的惆怅,是无数中国文人用生命的溪水汇成的河流,是中国文人独立精神花园中的边边角角,进而成为中华文化独特的气质与内蕴。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15
716
717
718
719
720
721
722
723
724
725
726
727
728
729
730
731
732
733
734
735
736
737
738
739
740
741
742
743
744
745
746
747
748
749
750
751
752
753
754
755
756
757
758
759
760
761
762
763
764
765
766
767
768
769
770
771
772
773
774
775
776
777
778
779
780
781
782
783
784
785
786
787
788
789
790
791
792
793
794
795
796
797
798
799
800
801
802
803
804
805
806
807
808
809
810
811
812
813
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