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章节


------------

序

    从2016年4月开始,这些故事以《刑警故事》的名目在《西安日报》副刊《西岳》上开设专栏进行连载。

    从春回大地、雨水充沛的谷雨时节,直到万物冬藏、临近岁末的腊月大寒,《刑警故事》伴随着广大读者和全市刑警走过了近一年,从春入夏,又从秋至冬。

    今天,我们将专栏刊发过的文章结集出版,也补充了很多之前囿于报纸版面有限,不得不忍痛舍弃的经典案例和动人细节,让故事中每位刑警的刻画更丰满,每个集体的形象更立体,也让读者读来更觉酣畅痛快。

    公安系统历年出书不少,但多是专项案件总结类的技术型图书,在我的印象中,以

    “故事”形式讲述刑警工作的还属少数。唯其罕有,更显新鲜可贵,让人直欲读之而后快。

    故今结集成《铁汉刑警》一书,邀我作序,我也欣然应允。借用一句如今的网络流行语,

    “我有故事,你有什么来配呢?”对于我们刑警来说,恰恰有无数故事可叙可说,可这故事要配什么来讲、来品,那是有讲究的。

    太过浪漫的,配不上刑警工作的辛劳;太过甜腻的,配不上刑警付出的血汗;太过轻灵的,配不上刑警背负的重担;太过浅淡的,配不上刑警肩上的责任。

    既要辛辣有味,又要厚重质朴;既要入口酷烈辣,又要回味甘甜。这样的故事

    “调料”,可要去何处寻!其实刑警的故事,无须有物相佐就已经豪情万丈!

    每一双多年炼就的火眼金睛,识破的正是罪犯精心伪造的现场;每一次奋不顾身的千里抓捕,擒获的正是穷凶极恶的歹徒;每一张新型侦破技术织就的隐形天网,都是为了不放过阴谋作恶的嫌疑人;每一身或穿在身上、或藏在心里的警服,都是为了还受害人一个公道。

    他们中间有几十年见惯凶残暴力、与狡猾罪犯周旋的老刑警;也有刚入警界、初出茅庐,就用尽一腔热血、忠肝义胆为刑侦付出的年轻刑警。

    这样的刑警,难道不值得记录他们的故事,并为这些故事,掬一把热泪、拍案叫绝吗?

    细品《铁汉刑警》,请用情怀做伴。
------------

前	言

    徐\t彬西安市公安局有一支2000多人的刑事警察队伍,这支队伍是一支能打善战的队伍,他们无私奉献、默默地守护着这座古城,他们在刑事技术、大要案侦查、刑侦情报等普通的刑侦岗位上撰写着精彩感人的人生故事,从他们的故事中能够感受到做一名人民警察的不易、一名刑事警察的艰辛,但是也同时感受到刑侦团队的温暖与真诚。

    他们为了履行好刑警职责,有时忍受着烈日的炙烤和风雨的侵袭奋战在田间路边;有时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工作至夜深人静甚至连轴转;有时尽职尽责、细致入微地勘查现场、分析数据;有时面对危险,毫不退缩、勇往直前。

    办案的艰辛让他们流过泪,破案的喜悦让他们开怀大笑;工作中遇到坎坷让他们沮丧,刑侦事业的大发展让他们兴奋,能成为刑警的一员让他们自豪。

    他们时刻牢记

    “本分做人、恪尽职守、坚定信念、不忘初心”。领跑科技刑侦的现代刑警——徐彬同志的先进事迹徐彬,男,汉族,1977年3月出生,陕西西安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

    2000年7月毕业于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并参加公安工作,先后在西安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刑侦局工作,现任市局刑侦局三处五大队大队长,二级警督警衔。

    参加公安工作16年,徐彬立足岗位、忠诚履职,始终将刑侦事业视为无悔追逐的

    “太阳”,全身心投入工作,先后参与和主导侦破重特大案件数百起,在破获一系列大要案件中担任中坚力量,发挥关键作用。

    在刑侦实战的磨砺中,徐彬着眼未来、先学先行,始终走在刑侦信息化发展的潮头浪尖,以智慧科技引领西安刑侦跨越式发展,牵头建立了刑侦全息作战平台,使西安公安刑侦全息作战模式成为公安改革创新的一张名片,受到公安部、省厅和兄弟省市公安机关的充分肯定。

    在不平凡的刑侦岗位上,徐彬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曾荣获

    “破案能手”、

    “感动古城的十大民警”、

    “汪勇式个人”、西安市

    “人民满意政法干警”、

    “西安市青年标兵”、西安市

    “五四青年奖章”提名奖获得者、

    “西安市好青年”、

    “西安好人”等荣誉。
------------

一、怀揣梦想,矢志不渝,在激情淬炼中锻造“刑侦大脑”

    他立志从警,以“学霸”身份迈进刑警摇篮。徐彬从小勤奋刻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上高中时,一次被抢劫的经历对他触动很大,而影视剧中除暴安良的警察形象更让他热血沸腾,从那时起他就有了“当警察、惩恶扬善”的志向。1996年7月,徐彬参加了高考并取得637分的好成绩,父母本想和他商量选个热门专业,可他态度坚决地说:“干啥都不如干刑警!”带着深厚的刑警情结,徐彬以优异成绩被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录取。

    在刑警学院,徐彬所学专业是公共安全图像技术,重点攻读刑事侦查学、现场勘验、刑事照相技术、图像处理等学科。出于对刑侦知识的浓厚兴趣和强烈渴望,他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教室、图书馆和模拟课上,尤其在侦查学课程上表现突出,每次分组进行侦查类推模拟实验时,他总能抓住细节、缜密分析,使所在小组率先完成作业,成绩排在了区队前列,并拿到了奖学金。徐彬认为“纸上得来终觉浅”,他不满足课堂所学,每逢寒暑假回西安后,都主动联系公安基层单位见习,并先后在我局新城分局经侦大队、刑警支队技术科等单位参与案件现场勘查工作。科班出身、主动实践的丰富经历,为他以后立足刑侦岗位奠定了基础。

    2000年7月,徐彬被分配到市局刑警支队三大队(大案队)工作。刑警支队因屡破大案而闻名全国,这支劲旅不畏艰险、攻坚克难的英勇事迹和铁血精神,使徐彬深受震撼与鼓舞,也激励着他勇往直前,像前辈一样做一名真正的刑警。

    学字当头,不肯服输,是徐彬留给同事们的第一印象。初到大案队时,面对有别于课堂教学的侦查实战,他缺乏实践的短板一下子暴露出来,甚至连一份像样的讯问笔录都做不好。大队领导拿着他做的笔录说:“看你写的这一笔臭字!”说完就毫不客气地撕掉了。这给徐彬很大打击,倍感压力。但是,压力就是动力,按领导要求,他把目光转向了一个个身经百战的老刑警,逢人都谦称“师傅”,主动把“师傅”们做过的笔录借来对照学习,一遍一遍地修改、重做,还主动向老刑警请教工作方法、学侦查经验,很快就入了门、上了手。为了完全适应岗位需求,徐彬把刑警学院所有的侦查课本都搬到办公室,将理论与实践对照着回炉学习,遇到问题随时求教,于是,他的实践能力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很大提升。慢慢地,领导见到他也开始笑眯眯了。当年的“师傅”们回想起徐彬刚参加工作时的表现,都给予“有悟性、肯钻研、能下常人不能下的苦”的评价。

    吃苦耐劳,知难而进,体现着徐彬作为新一代刑警的使命担当。在老刑警们的教练与浸染下,徐彬稚嫩的学生气逐渐被打磨,取而代之的是攻坚克难的刑警本色。2002年4月,一名携款30万元的上海商人在西安神秘失踪,已实行主办侦查员制度的大案队,将案件交到了徐彬手中。首担大任,他不敢有一丝马虎,立即着手进行摸排调查和线索分析,经过一番劳苦奔波,最终确定此案为一起杀人碎尸案,并成功抓捕了犯罪嫌疑人段某。案子虽然破了,但被嫌疑人连续多天丢弃的尸块却没有下落。为了固定重要证据,徐彬二话没说带着民警直奔嫌疑人丢弃尸块的垃圾处理厂,在堆积如山的垃圾中翻找尸块。铲车每铲去一层,他和同事们就齐刷刷地上前用手细刨一遍,38度高温下的垃圾山笼罩在一片刺鼻的恶臭和蚊蝇的嗡嗡声中,熏得民警们睁不开眼、透不过气,几近窒息,但徐彬硬是和大家用3天时间翻遍了周围的几座垃圾山,终于在数十吨垃圾中找到了大部分尸块。经DNA比对,最终确定为被害人的人体组织,对案件成功起诉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以苦为乐,忘我付出,是徐彬乐观积极的工作态度。在一次夏季办案中,他一个月没回过家,大队领导有些过意不去,就叫他回家住一晚,顺便洗个澡,谁知徐彬“不给面子”地说:“大家都在案子上扑着,我咋能说走就走呢?”说完端着脸盆、哼着小曲儿就去了水房。2009年9月,全市出现“针刺”事件时,他因持续加班劳累10多天而出现右腿浮肿,妻子去刑侦局送换洗衣物,一见他肿得像面包一样的腿,不禁心疼地哭了,徐彬却嘿嘿笑着安慰妻子:“没事儿,没事儿!”2010年在上一个专案时,他又一连在单位吃住20多天,感冒发烧了就悄悄忍着,腰部剧烈疼痛也不吭声,直到出现尿血症状累倒在岗位上,才被同事送往医院,并被诊断为急性肾炎。医生告诫他的病情是由于过度劳累和生活不规律引起的,必须卧床休息,徐彬嘴上答应着,却只在医院住了一天就跑回单位,大家劝也劝不住,他一直忙活到案件侦破。

    淬火磨砺,用一场场实战练就“刑侦大脑”。不断地学习实践,徐彬具备了一种特有的“刑侦嗅觉”,他善于运用专业所长捕捉案件细节,细致入微地分析蛛丝马迹,在侦查办案中时常有着清晰准确的判断,总能为案件的成功侦破“画龙点睛”。2001年5月,我市北郊发生一起命案,案情扑朔迷离,被害人的特殊身份也让案件一时成为社会焦点。还在实习期的徐彬主动请缨,参与到勘验现场、摸排走访和串并案件工作中。思路缜密的他通过综合分析,认定该案系抢劫杀人,并重点到案发地周边七八个派出所调阅接警记录,查找作案手法相似的抢劫案件。果然,在排查到张家堡派出所时,接警簿上一条多人抢劫未遂的报警记录让他眼前一亮。徐彬迅速联系报警人,获取了嫌疑人在抢劫勒索时,给报警人家中打电话所留下的号码,为案件的最终侦破提供了重要线索。徐彬和同事由此顺藤摸瓜,成功抓获了5名主要犯罪嫌疑人。至此,一个作案53起、涉及4起命案的18人抢劫杀人犯罪团伙被成功打掉,徐彬也罕见地以实习生的身份荣立个人二等功。

    2003年,在一次特刑警联合巡查时,徐彬和同事抓住了一个身藏撬杠的可疑人员,并由此发现了一个抢劫盗窃犯罪团伙。为了明晰该团伙的人员构成、作案分工、社会关系、活动区域甚至特殊嗜好等关联因素,爱动脑筋的徐彬主动找来一本旧挂历,剪裁、粘贴后在挂历纸上详细绘制了一幅侦查示意图,清晰标注了破案所需的信息要素,让不少感到新鲜的老刑警直呼“开眼了”。这张图为侦查破案提供了最直观有效的帮助,民警们据此查漏补缺,很快就将嫌疑人一一锁定并抓获,徐彬所在的探组也因此荣立集体三等功,其个人荣获“破案能手”称号。就这样,一案一图、关键点碰撞分析等,逐渐成为团队工作习惯。一场场实战逐步丰富着徐彬的神经末梢,充实着他的“刑侦大脑”,也使他的侦查破案工作更加精确有效。
------------

二、攻坚创新,锐意担当,开启刑侦全息化作战新时代

    在实战中思索,在思索中成长。2003年,计算机信息化技术还没有在刑侦工作中广泛应用时,徐彬就断言:未来的公安是信息化的公安,未来的警察是数字化的警察。得益于对刑侦信息化的前瞻理解和勤学善思,勇于接受新事物、敢于突破新领域的徐彬于2008年被调到新成立的三处五大队(网战大队),进入全新刑侦工作模式。徐彬临难不却,以攻坚克难的勇气直面挑战。初次提出建立“网战大队”的时候,很多人还不知何为网战大队。那时候,徐彬逢人就解释,网战大队就是以信息化武装刑警,依靠先进的计算机应用、操作者敏锐的思维及准确的判别,人机结合、碰撞数据信息效能打击犯罪的专业侦察队伍。新生事物被接受往往有一个过程,这些概念在2008年的西安,对于大多数警察来说,都好比科幻影视剧中的未来战警,而徐彬和他的战友们,正负责把这些科幻孵化成西安刑警的扛鼎武器。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