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篇 1928-1979燃情年代


------------

序 我一生所追求的

    褚时健

    出一本写我的书,并非我的需要。一个人活到这个岁数,经历过这么多事情,对于述说已经没有了兴趣。

    当玉溪卷烟厂厂长的时候,有人写过。那时是那时的环境,也许作者觉得作为一个企业家,我有值得写的东西。时过境迁,我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也就是人们说的“跌到了谷底”。再次成为大家感兴趣的话题,是在我成为一个果农,种出了好吃的果子的时候。所谓的“触底反弹”,使得很多人表示出对我人生的兴趣,出一本关于我的书,好像也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出版公司的编辑找到我时,我并不积极。我老伴甚至问:“你们出这本书,我们要不要出钱?”不是小气,而是认为自己出钱写自己,这种事情我们不做。

    由燕云和赋宇写这本书,我有我的考虑,因为彼此认识多年,有一些事情,燕云还和我们一起经历过,对我和我的家庭比较熟悉,对我们所面对的种种波折和我们最后的收获有一种理解。写这种东西不是赶时髦,不是抓商机,他们是想对我的人生和实践有更好的总结,想从里面发掘出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要说我一生的追求,我想很简单,不管是给国家干还是为自己干,我都有一个不变的追求:沾着手的事情就要干好。大事小事都一样。我有过失败,有过教训,能走到今天,还是个性使然。我这个人的性情就是不服输,用句时髦的话说:看重自我价值的证明。我希望对我的家乡、对我的民族、对我的国家做点好事,我们这一代人,逃不掉的有一种大的责任感。干好自己的事情,这就是我的追求。

    我这个人不习惯讲什么大道理,我对人生的体会就是自己走过的路。一个人的经历,他的情感、荣誉、挫折,包括他的错误,都属于这条路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来讲,经历是一笔财富。但一个被经历压倒的人,是无法得到这笔财富的。

    2013年我85岁生日的时候,我对大家说,我和老伴都是属牛的。其实我们并不属牛,只是有牛的性情。也就是说,我一辈子都要干事情,任何境况下,我都要有所作为。只要活着,就要干事,只要有事可做,生命就有意义。

    我的一生经历过几次大起大落,我不谈什么后悔、无悔,也没有必要向谁去证明自己生命的价值。人要对自己负责任,只要自己不想趴下,别人是无法让你趴下的。小先问过我:“你对自己的人生如何评价?”我说:“这要由别人来讲,由后人来讲,自己不好说。”对我来说,过去的就过去了,过好今后的日子,干好最后的事情,这是我现在想的事情。

    我说,写我不要编故事,不要讲大道理,求真求实最好。我不是什么天才,也不唱高调,一世为人,我追求完美和卓越,遵循实事求是。

    从这个角度来讲,也许我的人生还真的有些可以总结的东西。

    褚时健

    2014年7月
------------

前言 见证风雨二十年

    先燕云

    写褚时健是我这一生无法逃避的责任。

    这种意识最早出现在1991年。我作为中国作家协会红塔山笔会的成员,在玉溪卷烟厂这个当时蜚声海外的明星企业盘桓了半月。笔会结束之后,送走了北京来的一批知名作家,我返回玉溪卷烟厂,完成冯牧团长交代的任务,给5月1日出刊的《中国作家》写一篇一万三干字的报告文学,这时已是4月24日。两天的采访,褚时健和他的家人第一次带我进入了他们的人生。当时昆玉高速正在建设当中,昆明到玉溪需要大半天,刨除来回的时间,我只有两天用来写作。4月29日,他到北京参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颁奖会之前,我在玉溪卷烟厂昆明办事处把我连夜赶出的稿件交给了他。我不能确定他对我的文稿是否认可,因为他一直是以企业家的形象面对媒体,从不谈及个人情感经历和家庭,而我的文章标题叫《太阳般的汉子——褚时健的情感生活》。

    借他与别人谈工作的时间,他的夫人马静芬先看了文章。褚时健拿着文章进里屋以后,马静芬看着我,眼神里透着担心:“文章是好文章,只怕通过有点难。”这是她第二次对我说这话。4月23日晚,我在采访褚时健前夜,先拜访了她和他们的女儿褚映群。她对我说:“你要写的东西难,到目前为止,连我都不了解他的情感世界。”

    在期待和担忧中,褚时健出现了,他一手拿着稿件,一手拿着眼镜问我:“你多大了?”见我愣怔,他补了一句:“我不知道你这么年轻,怎么会懂得我们。从今天起,我们就算是忘年交了。”

    我当时无法预知,这句话让我见证了他此后二十年的风雨人生。

    1996年4月4日,我为他写下了最后一篇报道《关索坝为证》。文章是这样结尾的:

    狂舞的春风中,我们站在关索坝桥头,整个新厂区就在我们眼前。

    它太美丽,下午的阳光下发出纯净的白光和蓝光,让人不忍移目。巨大的欧式厂房、圆柱形的办公大楼和横卧一侧的科技大楼,以它们的庄重严谨气派,一笔抹去了关索坝千年来的历史遗痕。还是那片青山,还是那些白云,簇拥着的却是世界最大的卷烟生产企业。

    此刻,站在斜拉桥前凝视远方的企业界巨子褚时健,他一心头涌起的是豪情,是欣慰,还是依恋。

    关索坝对于他到底是什么,我们难以说清。

    还是这一年。夏末,陪他去玉溪乡下龙潭钓鱼,我写下散文《一山一水一钓翁》:

    ……从认识他起,他丰富的人生就成了我探寻的目标。每一代人都有自己不可模仿的人生。他经历的起起落落,足以让脆弱的人生死几个轮回。我在了解的同时,有了隐隐的忧虑。我对他直言:“你的人生注定是一个悲剧。”他用他那双锐利的眼睛看着我,目光的深处有一丝苍凉、一丝感伤。

    和我们同来龙潭钓鱼的人都有收获,他没有。或许他没打算有。

    在1996与1997年交会的时候,我们一行人被软禁在边陲小城河口,望着窗外青葱的树影,想起自己以文工团员的身份、以战地记者的身份数次光临这里的经历,感慨间写下了杂记《那那边》:恩虑在屋子的四壁间穿梭、反弹、交错,脑子里出现了倮倮的那首歌,那那边是什么,天苍苍、地荒荒——那么,等着他的是什么?

    就是在河口宾馆他的那个房间告别的时候,他说:“拖累你了,小先,我早就有这个意思,想认你当我的女儿,映群也同意,现在这种情况……”我告诉他:“下次见到你,我会叫你爸爸。”

    这个“下次”是在两年之后,我到云南省第二监狱去探望他。我当时的一声“爸爸”,让他的眼里泛起了泪花。

    时间走到了2013年。这十多年间,我们多次谈到了传记的写作。时光改变的不仅仅是命运,还有心态、认知。从当初的不敢触碰,到后来的坦然面对,从当初的坠落深渊到人生的触底反弹,到达了人们口中的“第二次辉煌”,我们终于可以平静地面对所有的经历。这时候,也许才是写这本书的最好时机。

    感谢博集天卷的年轻编辑毛闽峰和陈江,他们在两下玉溪采访的过程中,对褚时健有了清晰的认识,并对这本书的写作有了一种与猎奇和炒作不同的真诚态度,最终让我决定开始本书的写作。

    为了让这本传记尽量地客观公正和更有价值,我请我的朋友张赋宇和我一起写。他曾是一个资深的财经记者,现在是一个年轻有为的企业家,在企业经济模式、经营管理和褚时健的经营管理思路方面有着我所欠缺的认识和解读。

    感谢律师马军,在过往的二十年中,他和我们有过很多次命运的交集碰撞,并为本书提供了帮助。

    感谢褚时健用自己波澜起伏的人生,成就了本书的龙骨,还要感谢他二十年持之以恒的信任,为本书签下了独家授权书。

    2014年8月
------------

第一章 故乡的记忆

    少年时,他抓过鱼、烤过酒、种过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青年时,当过自救队指导员、征粮组组长、区长,他不畏艰难、奋勇争先,为理想燃烧;中年时,他是农场副场长、糖厂副厂长,创造了无数奇迹。

    滇越铁路上的蒸汽机车把他带到了昆明求学,遇见了开阔视野、启迪一生的导师先驱;在战场上,他是代号“黑猫”的情报员、神抢手;当时代的列车把他送进衷牢山时,磨炼的是他的身体与意志,激发出的是他无尽的创造力。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他是褚时健,生于1928年农历新年第一天,是属“牛”的龙子。

    “少年时的劳作对我以后的人生很有帮助……所以,我从十几岁时就形成一个概念,从投入到产出,搞商品生产要计算仔细,干事情要有效益。有经营意识和良好的技术,才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有山村,名矣则

    “属牛”的龙:褚时健出生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941 1942 1943 1944 1945 1946 1947 1948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026 2027 2028 2029 2030 2031 2032 2033 2034 2035 2036 2037 2038 2039 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