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卷翩翩少年行 第一章冀人南迁

    距青州城几十里外的路上,马蹄声响彻四周,一条不怎么宽敞的官道上,挤满了马车和熙熙攘攘的人群。放眼十来里的路上,具是马车夹杂着人群,停滞不前。

    那些马车上坐着的,基本上都是要到川蜀各州各郡任职的官老爷和一些商贾人仕,他们举家迁徙,从繁华的京極之地,搬到这偏远贫困的南边来。

    而两旁熙熙攘攘的人群,除去那些官家老爷和商贾人仕带的家眷仆役外,更多的还是当年国战受战火迫害,无家可归的难民。

    他们拥挤在马路两侧,目光注视着那些从马路中间走过的人群,眼神中充满着五味杂陈……他们当中,可能曾经也是那些坐在轿子或马车里的商贾官员,可如今却因战争迫害导致家破人亡,许多人为保住性命不惜散尽家产,如今落得这个地步真是造化弄人。

    这川蜀之地,十年前还不属于冀王朝,而是西蜀王朝的国土。十年前发动的中原国战,冀王朝一举灭了西蜀,将川蜀纳入了冀朝的版图之中。而为了稳固川蜀之地的统治,皇帝陛下便想到将冀人举家南迁的办法,想着同化那些旧西蜀的百姓。

    不仅仅是这川蜀之地,江南、两淮,闽广等地亦是如此。

    青州城内,一片萧条。

    青州属于旧西蜀时的大州,也是川蜀大地的门户,北与沧江接壤,西面又通河西走廊。划入冀国国土后,冀帝对此地也颇为上心,几年来连续派了两批在京的闲杂官员到此,一来也是为了收拢旧西蜀百姓的民心,二来也是为了重建在战争中毁去大半的房楼建设。虽说来的冀国官员大多都是些五六品的,但二三品的大官也来过一二位,可见冀帝对这青州的重要性有多大。

    在经历了五六年的战争重建后,倒也都恢复的七七八八了,一切秩序也都井然有序的进行着。那些从京城过来的官员,全部都是举家迁徙,他们入主青州各各郡县,受皇命扎根于此。

    不过其他地方的郡守、县令、主簿啥的都在近几年到位了,可这青州御史一职,到现在还迟迟没有落下。有密令说皇帝陛下派来川蜀的第三批官员当中就有前来任职的青州御史,据说先前还不是京朝的闲官,而是正三品的六部某位侍郎大人。这消息一出,让青州各郡县的官老爷们都蠢蠢欲动,想要找机会巴结一下。

    虽说三品的六部侍郎来青州任五品的御史,有些降职,可明眼人都知道这是明降暗升。这青州之地可是目前皇帝陛下的关注点,只要干好了,到时候回到京城,可就不是个小小的三品侍郎这么简单了。况且川蜀之地天高皇帝远的,各州御史不就相当于土皇帝了吗?可那些郡守、县令们就不一样了,他们毕竟原先只是闲官,没背景没靠山的,所以只能巴结巴结青州御史,到时候也好为自己谋个升官发财的出处。

    此时的青州城门口人潮涌动,那些下来任职的官员还没到青州城,青州提督将军便早已组织了全州的大小官员及商贾老爷们到城门口迎接了。除了那些人外,还有一些带着妻儿好友看热闹的百姓,这些百姓当中,有冀人,也有旧西蜀的遗民。不过他们并不能靠近最前面,他们站在城门里侧,城门内外四周及官道两侧站满了身披甲胄的士兵,他们手握长枪,威风凛凛。

    青州提督将军,是个脸上有道伤疤,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此时的他没穿铠甲,穿的是五品的武官熊罴服。提督将军姓余,名闯。参加过中原国战,也算是个立过赫赫战功的将军了,据说在攻打青州时,他便是当时冀军中一名校尉。青州城破后大军向西南进发,他领着军令带着上千人马就驻守在了青州城。国战结束后,又受皇命,让他不用挪窝了,就地任青州提督将军,参与青州城的重建工作。

    余将军望着那官道尽头,表情凝重,心里则打起鼓来了。他十六七岁从军入伍,从西北打到西南,从军二十载那也只是仅限于军中。对于一些朝廷官员根本没接触过,以往在青州是自己一家说了算,如今又来了个一把手的原侍郎大人,六部左右侍郎共十二位,也不知对方是哪部的侍郎,秉性品格如何也不知道。他一介武夫,也不知道对方好不好相处,毕竟能当上六部侍郎的,能耐和实力多半也差不到哪里去。

    在余将军身后四五米处,并肩站着两个十七八岁的少年,两个少年在那接头交耳,有说有笑的,也不知是在说些啥。

    左边那人一身锦绣华袍,扣玉带系翡翠,典型公子哥模样。右边那位则身着麻衣,一副普通百姓模样,却生得相貌堂堂,脸如雕刻般五官分明,有棱有角的脸俊美异常。一头乌黑茂密的头发,一双剑眉下却是一对细长的桃花眼,高挺的鼻子,厚薄适中的红唇这时却漾着另人目眩的笑容。跟那公子哥站在一起,倒成了鲜明的对比。

    左边那位公子哥,正是余将军的独子余霖。右边那个,则是余霖拜过把子的兄弟,姓吴,单名一个桐字。

    会给他取“吴桐”这么个古怪名字,据说是因为他的娘亲酷爱梧桐树,在自家门前的小院里栽下十来棵梧桐,所以才取的这个名字。他无父,随母亲苏氏相依为命。

    吴桐家原本不在青州,他们也是因为战争的迫害导致无家可归的人,在战争结束后。他娘亲带着还是十来岁的他,背井离乡,随着第一次冀人南迁的人群,也来到了青州,在此扎根起来。

    吴桐会认识堂堂的提督之子,主要还是归功于自己的娘亲。据说在第一批南下的人群当中,就有余将军的家眷以及同样十来岁的余霖,他们在踏入川蜀大地的时候,就遇到了一群山贼,而吴桐的母亲则无意间在山贼们的刀下,救走了余将军的家眷。

    为此余将军深表感激,不仅视吴桐母亲为恩人,还让独子余霖与吴桐结拜成异姓兄弟。两人因此也成了十分要好的朋友,随着年纪的长大,余霖好的没学到,坏的倒学了不少,跟着青州其他公子哥们鬼混也慢慢成了纨绔子弟。

    而吴桐却跟他不同,也不知受了谁的感染,居然成天想当大侠,想着有朝一日走出青州去行侠仗义。当然,他这种想法他娘亲是不准的,每次他提出来都少不了挨顿揍。他娘亲苏氏只想让他读取功名,而他自己又觉得,堂堂七尺男儿,当个书生算什么回事。当然,他这种想法,是万万不敢在他娘亲面前谈论起的。

    就在大家还苦苦等待着青州御史的到来时,远处晃晃悠悠的驶来一匹黑色的马驹,那马背上驼着一团黑乎乎的影子,拉近一看,却发现是个伤痕累累的人。

    “不好!”

    余将军眼疾手快,大喊一声后便率先冲上前去。当众人都看清楚后,也都纷纷跑了过去,特别是两侧的甲士,不约而同的都围上前去。

    余将军拉住马匹,这马显然受过惊吓,被这一拉后长啸一声,两只前蹄也立马抬了起来,顿时被它驼在身后那人也应声倒在了地上。

    余将军不去管那马匹,而是抚起受伤那人。只见这人是名仆役打扮的男子,莫约二十来岁,身上共有十来处刀伤,已到了濒死的地步了。

    那人艰难的睁开眼睛,看见面前这人身着熊罴服,便打了个激灵,好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断断续续的说道:“提督将军……御史大人……被…中了……贼人的……埋…埋伏……”

    最后一个“伏”字说完,他便彻底没了呼吸……

    ……
------------

第一卷翩翩少年行 第二章青州提督

    一队手持长枪身披甲胄的骑兵飞驰在群山峻岭当中,看模样莫约有六七十骑左右,领头的赫然是换了身铠甲的青州提督,余闯将军。

    川蜀地界多峻岭,连绵起伏,重峦叠嶂。青州地界体现的更甚,毕竟做为川蜀的门户,拥有千里东西两川与中原成分割之势,进可攻、退可守;是兵家必争之地。

    想当年中原国战时,西蜀大将军张牧之仅靠三万人固守东川,就将东冀的二十万大军给据守在西北门户之外。若非最后靠着王玄策的骑兵突袭,从西川入子午谷,过蜀道,七天内奔袭近二千里,创造军事史上的奇迹,给张牧之来了个后背开花,若不然,这场仗,谁赢谁输还不一定呢。

    这支青州骑兵在驶出缢口后,莫约又走了将近一公里,余将军吁了一声,扯住了狂奔的骏马,望着面前的一切,一脸的凝重。待余将军停下来后,他身后六七十骑也同样拉住了缰绳,众将士朝前望去,顿时见面前的这条不怎么宽敞的官道上,横七竖八的躺了近百具尸体。几辆马车也翻倒在路中间,十几大箱的东西全部被掏了出来,随意的丢弃在路旁……

    在得知御史大人在赴任途中遇难的消息后,在青州城门外等着准备迎接的众官员们面面相觑,一时有些乱做一团。余将军见罢则立马遣散了一众官员和四周围着的百姓,自己换了甲胄,带着六十多个精锐心腹,策马朝那出事点奔去了。

    而那一众官员那肯离去,御史大人死在自己家门口,这可是天下一统之后发生的第一件大事,上头若怪罪下来,他们这些人可吃不了兜着走。但大家如今也没其他办法,只好全都围在提督府门口,等着提督将军带消息回来。

    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御史遇害之事不到半天时间,整个青州城都已传遍了。大家都在好奇,到底是哪来的山匪,竟然敢如此大胆的行刺御史大人,何况这青州大大小小的山贼土匪,自从第一批入蜀官员遭意外后,余将军就带兵前前后后剿过好几次,整个州域应当没了才对,如今又出了这档子事,换成谁都有些想不透。

    吴桐和余家公子余霖自然也回到了提督府,他们两个对此事也比较担忧,也在府内等着提督回来。

    日落西山时分,余将军才火急火燎的踏进提督府,他后面跟着的,是在府外等了半天的一众文武官员。

    余将军进入大厅,一屁股坐在太师椅上,还未喝上一口茶,余霖便上前关切道:“父亲……”

    余将军将刚端起的茶杯又重新放下,望着下首众人,叹息道:“都死了,御史大人一家老小一百六十多号人,无一幸免。他娘的,下手真狠,妇人孩童都不放过……”

    “大人可知这御史大人…是谁?”下首一人突然问道。

    既然人都死了,那他们这些人自然也要弄清楚这个前来赴任的倒霉御史,到底是原六部的哪位侍郎。死在他们青州地界,身为青州官员,肯定是脱不了干系的,恐怕惊动到圣上,这青州提督还得背个失职的重罪。

    余将军回来的时候,自然把御史大人的身份给弄清楚了,他还顺便把那一百六十多具尸体全部运了回来,在检查现场后,御史大人带的金银细软全部不见一空,显然正是山匪见财起意的手笔。

    余将军看了一眼说话那人,正是平山郡太守罗旭。余将军回道:“原是吏部右侍郎的李崇义李大人……”

    “原来是他……”在听到这个名字后,罗旭虽然有些吃惊,但还是缓了过来。这罗旭还未来青州担任平山郡太守时,就是在布政司当差。布政司与吏部隔着不远,算是邻居,平日里也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所以对这个吏部右侍郎的李崇义多少还是有些了解。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185 2186 2187 2188 2189 2190 2191 2192 2193 2194 2195 2196 2197 2198 2199 2200 2201 2202 2203 2204 2205 2206 2207 2208 2209 2210 2211 2212 2213 2214 2215 2216 2217 2218 2219 2220 2221 2222 2223 2224 2225 2226 2227 2228 2229 2230 2231 2232 2233 2234 2235 2236 2237 2238 2239 2240 2241 2242 2243 2244 2245 2246 2247 2248 2249 2250 2251 2252 2253 2254 2255 2256 2257 2258 2259 2260 2261 2262 2263 2264 2265 2266 2267 2268 2269 2270 2271 2272 2273 2274 2275 2276 2277 2278 2279 2280 2281 2282 2283 2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