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白马入夔城

    风雨欲来,南康国的谍报机构无论系数何派,一律忙碌了起来。

    而在看似暂未被风雨染指的南康国北大门——夔城,一个骑马少年悄无声息的入了城门。

    一匹没有丝毫杂色的白马,一袭素净的白袍,一头长发仅用一小块粗布条极其松散的绑起

    镇北大将军府门前,这个看起来和将军府丝毫搭不上边的少年就这么大剌剌的下马径直走上前去,敲响了镇北大将军府的大门。

    镇北大将军熊平作为南康国首屈一指的武将,倒也没什么粗鄙的派头。若城内百姓有幸,能在大街上碰见这位为南康国镇守北门的大将军,也都能收获一个极为平易近人的笑容。少有的一些胆大年轻人,若敢壮着胆子上前打一声招呼的话,甚至能得这位大将军回应一二。这可让那些年轻人归家后,少不得要向街头巷尾的老人小孩显摆几句。

    可奇怪的是,虽然听闻这位大将军的平易近人,年轻人们往往都会心向往之,想着以后有机会的话,或许能够投身军旅,为这位大将军效忠卖命,赚得一身军功光宗耀祖。可老人们在旁看着年轻人们眼中的奕奕神采,却极有默契的闭口不言,眼中甚至流露出一丝极力隐藏却始终挥之不去的惧意。

    这群老人想起那位帮着南康国一路北上,曾经踏碎北邙国门,被北邙老儒称为南蛮子,脚下何止浮尸千万的大将军,一概讳莫如深。

    将军府内,早被大将军送往前线,就算是在北邙边军中都已经小有名气的将军府次子熊威,正毕恭毕敬的站在那位素袍少年身后一侧束手站立,眼眉低垂,仿佛是在闭目养神一般。

    在整个夔城,有资格让他熊威站着伺候的人物,一只手都数得过来,而身前这位夔城的不速之客,显然正在此列。

    “哎呀哎呀,老夫年纪一大,这肚子就老不爽利,来迟了来迟了,还望殿下莫要怪罪。”

    一个粗犷的声音带着笑意从门外飘了进来,素袍少年看着这位可称为南康柱石的大将军,神色丝毫不为所动,只拿起一旁早就放着的茶水轻轻抿了一口,而后斜眼望向姗姗来迟的大将军,嘴角掠起一道稍带讥讽的弧度,说道:“大将军老了没事,可莫让北邙那群北蛮子以为大将军麾下的夔城铁骑也老迈可欺,陈兵国门才好。”

    大将军熊平也不在意素袍少年言语中的不敬,瞥了一眼主位上端放着的两把太师椅,却并没有坐上去,而是走到那素袍少年对面的客座上端坐了下来,嘿嘿一笑道:“殿下尽可放心,这些年来我老熊韬光养晦,不论那北邙蛮子如何挑衅也不为所动,可不是我夔城铁骑老不堪用,实在是看不清京里的形式,不敢妄动啊。”

    镇北大将军眼中寒芒一闪:“可若那北邙蛮子真敢动真格的,那我熊平也只好重新拾起弃用多年的獠牙,狠狠的撕咬下北邙大军几块血肉了。”

    素袍少年挑了挑眉,轻笑道:“哦?几月前刚让一队北邙轻骑潜入北境,狠狠的烧杀抢掠一番也未曾勃然大怒的大将军,今日如何敢说出如此豪言壮语?”

    身侧站着的大将军次子熊威看向素袍少年,眉眼间罕见的流露出几许怒意,刚想要说些什么,却瞥见坐在少年对面的父亲摆了摆手,便只能强压心中压抑,闭口不言。

    熊平听见素袍少年说起了这桩事,眉眼间也多出了些许阴霾,抬手揉了揉眉心,没有回答素袍少年的质问,只叹了口气道:“陛下的年纪比我老熊还要大上一轮,加之长年在那深宫里坐着,还有几年好活,我老熊掰着脚指头也能算个八九不离十。”

    素袍少年仿佛没有听到大将军这几乎大逆不道的言语,只静静的等着大将军继续往下说。

    “早些年,你们几个兄弟都还年少,京里的权柄还都握在陛下一人手中,我老熊对上那北邙大军,也能有信心杀得他们丢盔卸甲。可这几年里,陛下逐渐放权,户部吏部工部在太子殿下手里攥着,礼部兵部刑部落在了四殿下手里。”

    大将军说到这里突然有些激动的站起身来:“四殿下和太子殿下要争那把椅子我老熊不管,我老熊打仗也不怕死,可是我手下那些儿郎把身家性命都托付在我老熊手上,我总不能让他们都去送死吧。”

    似乎是察觉到自己的失态,熊平深呼出一口气,缓缓地坐下,接着说道:“两位殿下一人把着兵部,管着我夔城铁骑里的官员任命,一人把着户部,更是掌控着行军打仗的钱粮命脉。几月前那队北邙轻骑的事,殿下莫不是以为我老熊真是泥捏的没有三分火气?若是我派出军队奋力绞杀,我敢保证那群兔崽子们一个都回不到北邙。可牵一发而动全身,我若敢出城追杀,北邙大军就敢派军营救。一来二去,难免不会变成两军对垒的大阵仗。原本我老熊也是不惧的,可那两位在京里为了把椅子斗的不亦乐乎,可让我老熊怎么敢让我的儿郎们奋力冲杀。”

    大将军握指成拳,重重的锤了一下桌面,又是叹了一声苦笑道:“纵然我老熊原本不是泥捏的,也真真的变成了不敢冒出三分火气的泥菩萨了。”

    素袍少年听闻此言,松了口气,终于放下了手中的茶盏,整了整身上本就干净整洁的衣衫,站起身来朝着南康国这位老柱石郑重的行了个礼。

    老将军也不扭捏,坐在椅子上坦然的受了这一礼,只是脸上却苦笑道:“殿下不必如此,我老熊不过是个为国效力的老行伍,未能保得边境安宁已是失职,怎敢受殿下如此礼遇。”

    素袍少年直起身来,面含一丝歉意说道:“老将军千万不要怨愤于我方才的不敬,只是大哥他实在不放心北境的安危,这才让我来试探试探老将军是否真的被如今这安稳的日子磨去了锐气。如今听得老将军这一番肺腑之言,方才知晓是我等耽误了老将军。”

    素袍少年又是深深鞠了一躬:“我徐昕替大哥,向老将军致歉。”

    大将军闻得此言,这才赶忙站起身来,搀扶起素袍少年的身子:“殿下不必如此,你今日亲自前来,又肯说出这番话,这才让我这把老骨头真正放宽了心。”

    素袍少年微微一笑:“老将军大可放心,我临行前大哥向我交代了,便是拼得那把椅子不要,也万万不敢耽误大军钱粮,户部那边请老将军放心。至于兵部那边,我也向父皇讨了一道圣旨。”

    说着,素袍少年忽的神情肃穆,从袖中掏出一物,喝道:“镇北大将军熊平接旨。”

    熊平闻言赶忙跪下,一旁的熊威也是一惊,随之下跪。

    素袍少年摊开圣旨朗声念到:“北境一干军官任命,只由朕亲笔手谕调动,其余钧令,一概不奉。”

    大将军身体猛然放松,声音却颤抖道:“谢主隆恩。”

    素袍少年收起圣旨,将熊平扶了起来,揶揄笑道:“老将军这回可放心了?”

    熊平接过圣旨,喃喃道:“放心了放心了。”

    老将军手里捏着圣旨,眼中寒芒微动,咧着嘴笑道:“二殿下,如今有了太子殿下万金一诺,手里又有了这把尚方宝剑,我老熊才真真正正的敢无后顾之忧的教训教训北邙那些兔崽子了。只是,我老熊心中尚有一惑...”

    没等老将军说完,徐昕便摇着头深深的看了一眼大将军熊平,苦笑着说道:“大将军不必问我,我若是手里有证据的话,大哥也就不用辛苦去父皇那里为北境讨下这一道圣旨了。”
------------

第二章 借兵出北境

    老将军眼中寒芒更盛,鼻中一声冷哼重重的吐了出来:“老夫明白了,四殿下手下谍子遍布南康,甚至连老夫这座大将军府眼皮子底下都未能幸免,当真好手段!”

    徐昕不语,平静的脸上却明显的浮上一抹浓重的悲意,但很快就被其收敛了起来,又问道:“大将军,若是北邙不遗余力的攻打北境,大将军可以用多少兵马坚守三月?”

    徐昕没有问守不守得住,只是问多少兵马可以守住,显然对这位浴血半生创下赫赫威名的大将军颇有信心。

    始终站在一旁的熊威自然听出了徐昕言语中这一层韵味,不由得傲然昂起头颅。镇北大将军的赫赫凶名在这些年的韬光养晦下似乎已经淡出了世人的心中,可这位从小在北境大军中厮混长大的将军次子比谁都清楚,若是有谁胆敢小瞧了北境十五万雄兵的实力,势必将会付出极为惨痛的代价。对于这一点,熊威始终坚信,并引以为傲。

    可大将军熊平却在二皇子徐昕的话中听出了另一层味道,挥挥手洒然一笑道:“殿下需要多少兵马?”

    这看似毫无头绪的一问让熊威陡然一惊,任他再如何浸淫沙场不问权斗,但毕竟生在镇北大将军府这个敏感地方,怎么也听出了一丝不对味。

    “京里的皇子哥儿们终于要开始行动了吗?”

    只是他还是十分疑惑的望着父亲,他这位手握十五万雄兵的大将军父亲,一向不愿陷进京城那座大染缸的争斗里,为何如今却一反常态?

    没等熊威深思细想,就听见徐昕经过一番斟酌后小心翼翼的吐出了一个数字:“三万步卒,可以吗?”

    熊威在一旁思索着,父亲手下有两万重骑,三万轻骑,再加十万精锐步卒,拨出三万步卒后,守住北邙大军倾力攻击的北境三月,以父亲的能耐,想来也是足够的。可转念一想,这位二皇子殿下不辞千里来到夔城向父亲借兵,想来是因为京畿那边的兵力悬殊太大。细细一想这些年从京城传来的消息,那位太子殿下手里的兵力不过是拱卫京城的羽林一万五,而京城周围如豫章大营的一万轻骑两万步卒,稍远一些的丰城大营三万轻骑都在那位四皇子殿下的手里牢牢攥着。

    若是凭借着皇城之固坚守,再有我北境三万步卒相助,虽然熊威自信于以北境军士的战力,未必没有胜算,可这兵力悬殊摆在这里,胜算也大不到哪里去。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786 1787 1788 1789 1790 1791 1792 1793 1794 1795 1796 1797 1798 1799 1800 1801 1802 1803 1804 1805 1806 1807 1808 1809 1810 1811 1812 1813 1814 1815 1816 1817 1818 1819 1820 1821 1822 1823 1824 1825 1826 1827 1828 1829 1830 1831 1832 1833 1834 1835 1836 1837 1838 1839 1840 1841 1842 1843 1844 1845 1846 1847 1848 1849 1850 1851 1852 1853 1854 1855 1856 1857 1858 1859 1860 1861 1862 1863 1864 1865 1866 1867 1868 1869 1870 1871 1872 1873 1874 1875 1876 1877 1878 1879 1880 1881 1882 1883 1884 1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