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卷 仗剑天下君何在 第一章 你的书掉了

    山坳的树林里,一声炮响,只听到“轰”一声,地震山摇,沈之晴眼前火光一片,众人在厮杀的厮杀,倒下的倒下。她费力地从废墟中站起,恍如入了梦里,硝烟弥漫开,越来越淡,竟忽如一片片飞落的花朵。

    两年前。

    晚清的奚州也算江南繁华之地,南北通衢,河网密布,商贾云集。初春烟雨之下的小城尤为动人,烟柳叠翠、满城芳菲,总让人犹入温柔乡一般。春寒乍暖,沈之晴还未脱掉小袄,她扎起两根辫子,撸袖将碗碟洗净抹干搬入碗橱。

    江南春日雨水绵绵,她家所在的清河浜,家家户户枕河而居。沈之晴每天必须赶在父母出摊前收拾好桌椅碗筷,虽然这都谈不上一个正经铺子,但老客人都是左邻右舍,总不得太失了面子。父母千交代万嘱咐,东西再破,也要用抹布抹干净,否则一大早凳子上晨露能把客人衣服沾湿了。

    这天太阳拨开薄雾,难得露出了笑脸,清晨雾气氤氲中透出淡淡的阳光,一条小巷顿时有了鲜活气,行人脸上也多了几分精气神。沈茂架起炉子,把炉火烧旺了,不多久大锅的水汩汩沸腾了,沈秦氏慢慢将一匾的馄饨慢慢推入锅中。“小晴,快把你弟弟喊起来,都什么时间了,客人都来了。”沈秦氏回头对女儿喊了一声。摊子上人声渐渐多起来,反正多是熟悉的乡邻,也不赶着吃,大家坐着先聊会儿天,无非是乱世流言和家长里短。

    “懒猪,快起来了。”之晴随手将那蒙着脸的被子一掀。“阿姐,干吗掀我被子,太讨厌了。”之云翻了个身,继续睡。

    “快起来,阿娘叫你干活了。”之晴在他头上敲打了一下,还裹着起床气的之云赖了一会儿床后,无奈慢慢吞吞爬起来。

    阳光终于驱散了雾气,清河浜街上逐渐人声嘈杂,吆喝声、谈话声还夹杂着一些妇女打骂小孩的声音。铺子前与其说是街,不如说是巷子,几尺宽的地方,门对门都能见到屋内桌上的饭菜。逢雨天和暑天沿街铺子时常搭起河间棚,走街上倒也挨不到雨和暑气。街坊领居与之晴父母一样,上一辈或是躲避饥荒或战乱,或是谋生活而迁移此处。

    各家各户值钱的家当不过是一条小渔船,在上岸之前,大多以船为居,也不知怎的不约而同寻了此处河湾,聚居一起。家里条件好点的,沿河有河埠头。枕河人家几乎吃喝拉撒靠着都是河。对沈之晴来说,她最开心的就是看到货郎的船,伴着一声声的吆喝,她都要到窗头扒拉着看船里的新鲜玩意。只是她也不敢乱花钱,经常都是姑娘家喜欢的针头线脑,或是发带之类。

    “你去集市上买点面粉回来吧。”沈秦氏塞给之晴几个铜板,又递过去一个面粉袋子。“今天客人多,我要多擀些皮子出来,快去快回。”

    集市离这条街不算远,也有段距离,隔着几个街巷,多是本地人聚居,口音与他们清河浜也是不同。当地人一般不来清河浜,也不与他们打交道,之晴有时听当地人称他们是“网船上来的”,多是带着些蔑视的神色。就是大户人家的老婆子都会吓唬孩子不许往河边跑,说会被拐去“网船上卖掉”。隔阂归隔阂,集市却是天南地北商户汇聚,吃的用的,卖艺的,商铺鳞次栉比,也是沈之晴最喜欢逛的地方。

    她回屋在辫子上扎了两根新的发带,拎起面粉袋子,一溜烟地跑了。自打一连阴雨天,她已经好久没好好看风景了,走过小桥,又是一条热闹的街市,桥头茶馆内咿咿呀呀飘出评弹声,茶客们喝茶嗑瓜子聊天;那边一个面馆,吃客们一边哧溜着面条,一边喝着早酒,也是聊得热火朝天;河边妇女们挎着篮子,把篮里的衣服一件件平铺在河边青石板上,又洗又刷。

    穿过几个街巷,到了三皇街,就能看到关帝庙,这街附近有好几户大户人家,都是粉墙黛瓦的马头墙。偶有学着洋人新潮,窗户上装了几块彩色玻璃,据说这玻璃比紫禁城的琉璃盏还值钱呢。“哇,好漂亮。”她沿着围墙走到尽头,看见一树白玉般的花,从没见过这种花,像极了她门口的梨花。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她仰望着满枝头的碎玉,不曾留意飘来的声音,向前挪了几步想再看得真切点,只觉似乎碰到了什么。

    “对不起。”她这才留意,她撞到人了,还把人家的书给撞地上了。她俯身捡起书,递了过去,对面是一公子,一身青白色长袍,身形挺拔,清秀隽丽的脸庞竟比她看的画中人还好看。这一瞅顿时羞红了脸,她拍了拍书上的灰,说,“把你书撞掉了,对不起。”

    对面莞尔一笑,收了下来,“没关系,你也喜欢看红豆?”

    “红豆?”之晴一阵纳闷,红豆是她平时吃的那个红小豆吗,这树上哪有啊?她四处张望,把整棵树扫了一遍。

    公子看见这样子不禁又笑了,“别找了,这就是红豆树,这便是红豆树开的花。”

    “原来如此,我第一次知道它叫红豆树。跟我们家的梨花真像呢。”她捏着辫子,也笑了,嘴角露出两个梨涡。

    “姑娘叫什么,小生姓白名瑄,字含玉。”白瑄向沈之晴作了个揖。

    “小女名叫沈之晴。”她回了个福身。

    “沈姑娘刚说梨花也是长如此,恕我见识少,还真没看见过梨花呢。”白瑄倒有点羞赧起来。

    “哦,我们吃的梨子,它的果树开花时也这么好看哩。我也没见过红豆,以为跟吃的红小豆一样呢。”

    “喏,是这样的。”白瑄从袖口掏出一手帕,摊开来,露出几颗红色的小豆,尾部一点墨黑,豆子红得发亮估计被主人已经珍藏许久。

    沈之晴端详了一会儿,甚是好奇,她从没见过这么好看的豆子。“能吃吗?”

    “可入药。”

    沈之晴想拿起来看,看了看他。白瑄微笑,“这个送给你,当做见面礼,今日有幸初识姑娘。”

    “这不大好吧。”哪有第一次见面就收了一陌生男子的东西,虽说是几颗豆子而已。

    “姑娘尽管拿着,即使我们有缘红豆树下见,就权当是个见证。”他裹起巾帕,一起递给了她。

    她愣神着,手不听使唤地接下,朝他一个灿烂的笑容,“谢谢白公子。”

    他看见她手中的面粉袋,“沈姑娘这是要去集市吗?我也住这附近,陪你一起过去吧。”

    “不用不用。”沈之晴连忙摆手,“集市就在前面,不劳烦公子了。”她向白瑄又做了福身,便急忙走了。走出不远,回头张望,白衣公子还停留原处,灿烂如花,美玉如人,这一幕敛走了多少春光,让人浮想联翩。白瑄望着她背影,默默念出了“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

第一卷 仗剑天下君何在 第二章  来了个说媒拉纤的

    沈之晴回到家中,看着白雪般的巾帕上躺着几颗红豆,有股幽幽的清香扑入鼻中,应该是帕子的味道,不禁脸上一阵绯红。

    “姐,你拿的是什么?”之云看见姐姐一脸奇怪的表情。

    “没什么。”之晴慌忙收起帕子,她怕弄脏了,找了个木匣子装了起来。这年纪的她不懂男女之情,但也没少在茶馆中听到过各种才子佳人的故事,有的故事还常夹杂着一些艳丽之词,她虽不甚明白,但看得周围听客的表情,就知是些无法言说的事体。这种朦朦胧胧的感觉萦绕在情窦初开的少女心里,就如沾染晨露的梨花,欲开还羞,有种说不来道不明的美妙滋味。

    这帕子毕竟不是她这种人家所能拥有之物,万一被弟弟发现了不知道会有啥想法,她寻思着哪天再次遇到白瑄,将帕子给人还回去。

    “弟,你知道红豆吗?”她问之云。她只读过没多久私塾,认得字不多,在街坊中已经算识字最多的女孩了,这也幸得她父母比较开明,只是家中不能少了劳动力,父母把读书机会给了儿子。

    “知道啊。红豆最相思嘛。”

    “这就是相思豆啊。”她只听过说书先生在才子佳人的故事里提过这东西,没想竟是这样的,只记得古时候有个皇子喜欢上一名民间女子,后来皇子离开后,那个女子抑郁而终,化作了一棵相思树,树上结出了红色的果实,便是相思豆。

    不知怎的,她又一阵脸红,这礼物收得让她有些不知所措,心想还是早点把帕子和红豆一起还回去,别闹出什么误会才好。

    晚上,她趁弟弟熟睡,又翻出那帕子,灯影如豆,却照的红豆颗颗红得鲜亮,如宝石一般。沈之晴突然想起一个念头,她抽出几根红线出来,穿上针,在红豆上打上眼。不多时,几颗红豆被她穿成了一条手链。

    她把手链盘在手里,红线缠绕着红豆,曲曲绕绕如手中的掌纹一样,从手心绕到心里。不知相思为何物,是心里想着某个人的影子吗?她目光没敢停留人家脸上多久,只记得那一身青白色长袍浸入花瓣中,恍如雾霭中绽开晨曦,能温柔地唤醒一天的好心情。

    她很想再去集市瞅瞅,揣上进巾帕和红豆,有意似作无意地路过红豆树,偷偷瞟上几眼,或许还真能碰上那个人。那次惊鸿一瞥,或许刻入的印象太过惊艳,她想着再在树下遇到一次。

    天气转暖,沈之晴的短袄换成了布衫,依旧垂着两根发辫。这个清丽可人的姑娘,让老沈家的铺子有了一抹鲜亮的颜色。

    清河浜远近都知道,老沈家有两大宝贝,一个是味道鲜美的馄饨,他们有一套独特熬制高汤的秘方,用鸡骨、猪骨混合春季的螺蛳、鱼骨等,慢慢熬煮,竟没有一点腥味,却保留江南水产特有的鲜味。沈茂在调制馄饨馅时也是四季不同,春季他会加入新鲜的野菜,辅以特殊的香料,咀嚼时口齿留香,回味无穷。

    当然,第二大宝贝当属他们的视作掌上明珠的女儿,如今年芳十八,已经出落得清秀水灵。老沈夫妻并没有重男轻女,相反因把女儿宠得太好,而使沈之晴显得和巷子里的姑娘格格不入,当其他女孩不是在忙家务或带弟弟妹妹时,她却可以在馄饨摊闲时,去茶馆听书,去码头边看货郎卖各式各样的小货物,去河滩摸螺蛳捉虾。她和一群半大孩子从巷头游荡到巷尾,孩子们想从她嘴里听各种稀奇古怪的故事,她就把说书先生的故事加以胡编乱造套走孩子们手里的糖或者小玩意。大人们也是头疼,老沈家擅长“浑水摸鱼”的丫头,总有一套套的歪理邪说把自己家孩子迷得五迷三道,但也就损失掉糖果吃食啥的,所以也无从抱怨起来。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545 4546 4547 4548 4549 4550 4551 4552 4553 4554 4555 4556 4557 4558 4559 4560 4561 4562 4563 4564 4565 4566 4567 4568 4569 4570 4571 4572 4573 4574 4575 4576 4577 4578 4579 4580 4581 4582 4583 4584 4585 4586 4587 4588 4589 4590 4591 4592 4593 4594 4595 4596 4597 4598 4599 4600 4601 4602 4603 4604 4605 4606 4607 4608 4609 4610 4611 4612 4613 4614 4615 4616 4617 4618 4619 4620 4621 4622 4623 4624 4625 4626 4627 4628 4629 4630 4631 4632 4633 4634 4635 4636 4637 4638 4639 4640 4641 4642 4643 4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