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太子表示道不同不相为谋

    大明崇祯十五年二月二十七。

    今年正月,李自成在襄阳称新顺王,招纳流民耕田,再非寻常流寇。随后,李自成再起兵戈,围攻开封,糜烂河南。

    而这个时候,大明的主力正在关外松山踌躇不前。那里,帝国的边墙之外,一个靠着吞食大明身躯而茁壮膨胀的异族政权犹如猛虎张开了血盆大口,挥舞着利爪,再次扑向了大明这头迟暮的雄狮。这一次,他们再度相会在了历史的转折点上,用血与火决定着地球上最耀眼文明的命运。

    而京师的今天,则是紫禁城里大经筵开席的日子。

    当域内域外具是弥漫着沉郁死气的时候,御前经筵庭上,却罕见地有了些带着生机的气息。

    或许只有上苍才知晓,这一切的生机来源一个不同寻常的少年。

    他叫……朱慈烺。

    ……

    文华殿上,面对一众君臣,立在御前经筵上首侃侃而谈的是刘宗周,大明最后的儒学大师,只听他道:“慎独是学问的第一义。言慎独而身、心、意、知、家、国、天下一齐俱到。故在《大学》为格物下手处,在《中庸》为上达天德统宗、彻上彻下之道也……”

    听刘宗周讲经的崇祯皇帝朱由检时不时颔首,一干重臣宰辅们也是若有所思。殿中焚香,飘飘起雾如在仙境。

    突然,刘宗周皱眉了起来。

    只见刘宗周板着脸,目光肃然,落在了朱由检旁边的十四岁少年身上。

    少年面目清秀俊朗,头带翼善冠,穿盘领窄袖肩绣金织盘龙纹袍服,踏皮靴、勒玉带,系佩玉,翩翩美少年,正是大明皇太子:朱慈烺。

    虽是眉目清秀生得一副好皮囊,但此刻的朱慈烺却是目光呆滞,游离仙外。

    秦侠穿越到大明已经一个月了,每次碰上经筵都是头皮发麻,一众人听得津津有味,他却战战兢兢,每每都会神游天外,不知想到了什么。

    这让主讲的刘宗周难堪愤怒的同时,也不禁忧国忧民,再次暗暗叹气。自从上个月太子病好后,朱慈烺好像病得都愚笨了,连常识性的问题都出错更遑论研习经义了。

    “太子殿下。”刘宗周唤了一声,朱慈烺目光茫然:“太子殿下?”

    “啊啊。”朱慈烺好似徒然惊醒,这才反应过来起身行礼:“戢(ji)山先生。”

    “太子殿下以为,老臣《中庸》已发,是何意思?”刘宗周目光炯炯。

    朱慈烺抬头面对刘宗周的目光,张了张口,没有说话。

    侍读学士倪元璐轻轻叹气一声,整个殿内仿佛传染一样,响起了轻微的骚动,目光对视,所有人都是失望。

    这是太子,国之储君啊,却如此愚笨之态。怎能让人放心日后国家在他手上?

    朱慈烺不由看向自己的这个世界里的父亲。崇祯皇帝白发渐多,脊梁依旧挺直,似乎没有被身后的景象所动摇。

    他转过身,抚着朱慈烺的背,眼里透着关切,鼓励道:“烺哥儿想到什么,便说什么好了。”

    朱慈烺渐渐低下了头,目光没有聚焦,轻声道:“儿臣……不……知。”

    刘宗周皱眉更深了:“敢问太子,是老臣讲读得不好吗?这是老臣上月首次经筵所讲之内容。太子都不知了?”

    朱慈烺头大如斗,额上起了细汗,良久,这才干涩地道:“回戢山先生,委实……都记不清了。”

    秦侠在后世只是个商科男,对明史有些了解,知道蕺山学派,却完全不了解蕺山学派的思想奥义。至于往日讲课的记忆,穿越后都已隐约模糊记不清了。现在主导这具身体的灵魂已经是现代人秦侠了!可这种事情,能说出去吗?

    此刻,帘后的一阵骚动。

    国舅嘉定伯周奎猛锤大腿,压低了低声焦急地朝着周皇后道:“这才一月,烺哥儿竟然就将事情都忘了。这番天资,群臣哪里会属意啊。听闻定王聪慧,上次得入经筵讲读,经书过目不忘,惹得大臣们赞叹不已。这下,只怕烺哥儿圣眷不保啊。”

    周皇后怒瞪了嘉定伯一样,她也是心急了,不知孩子为何病了以后,竟然会将上课学的东西统统都忘了。

    这样的差生老师当然不喜欢,家长更不会放心。周皇后关心的是孩子,周奎却全然都是担心朱慈烺失了圣眷,地位不保。

    刘宗周一阵黯然,苦笑道:“是太子殿下觉得老臣讲得不好吧。道不同不相与谋,太子殿下既然不认同老臣的学说,自然有拒而不纳之理。”

    这话十分漂亮,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明面上,谁都不可能敢批评朱慈烺愚笨,这可是皇太子!

    但这些天太子功课完成十分差劲,和之前的机敏模样犹如天壤之别。刘宗周这样说,只是照顾孩子他爹的颜面而已。一个十四岁的孩子对经义的理解能有几分,哪里有什么道不同的可能。

    实际上,高层之中隐秘传闻太子得了重病,脑子都烧坏了!

    现在看来,传言未必是假啊!

    一干朝臣目光对视,意味不言而喻。

    朱由检看着朱慈烺惶急的面孔,心下作痛,笑容也不自然了起来。

    看着自个儿父皇如此神态,朱慈烺跟着心中一痛,脸颊火辣辣的。朱由检或许不是一个成功的皇帝,却是一个尽心的父亲。也许是天启帝缺乏教育的教训,或许是糟糕局势下朱由检将期望寄托到了下一代。无论如何,他对朱慈烺的教导是不遗余力的。而朱慈烺也能感受到崇祯对他的喜爱和期待。

    想到这里,朱慈烺愁苦万分。他敏锐地感觉到了自己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倒是想取得什么成绩博取一些声望和信心让父皇开心些。但他最近的表现实在太愚笨了。一方面太过年轻不被人正视,一方面又表现愚笨天资稀缺。这无疑愁上加愁,让朱慈烺心中憋闷。

    突然,朱慈烺腾地起身,声若金铁相击,铿锵有力:“诚然,道不同不相为谋。孤以为戢山先生所学,修身齐家尚可。但孤却看不到,如何治国平天下。如何强国富民,如何治军宁边,如何理财安民。既然如此,孤自然觉得没什么可学的!”

    一言而出,满场具惊。
------------

第二章:进击吧,我的大明

    说完,朱慈烺对崇祯拜下,道:“儿臣每次见父皇都忧心劳累,恨不得以身代之。每每思索父皇所忧,苦的是国中无财赋,无以平内乱,无以镇边疆。忧的是少有能臣干吏,使民生安乐。所望的是民不为朝政之弊所困。臣下不为朝中污浊所扰。但每每念及此处,便发现我身为人子,所谓太子,却无一可以帮衬父亲。孩儿心疼父皇辛苦,却无能为力襄助父皇。心念于此,又如何听得进这经义大道?若依儿臣之道,儿臣更愿意听先生大臣们讲如何治军,如何治民,如何理财,如何处庶务,纵使成庸俗之辈,亦无所畏惧。因为这才是儿臣要的道。”

    刘宗周先是听朱慈烺否定自己学说双目圆瞪,面色愤愤。但听到秦侠发自肺腑,真情流露的话语,又是大大感慨,道:“太子至孝,老臣为陛下贺。”

    刘宗周德行高洁,心口如一,虽然自己的学说不被认可,但见太子孝行可贵,自然是诚意夸赞。一干大臣口上附和,却都藏住了心里的各种想法。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6679 56680 56681 56682 56683 56684 56685 56686 56687 56688 56689 56690 56691 56692 56693 56694 56695 56696 56697 56698 56699 56700 56701 56702 56703 56704 56705 56706 56707 56708 56709 56710 56711 56712 56713 56714 56715 56716 56717 56718 56719 56720 56721 56722 56723 56724 56725 56726 56727 56728 56729 56730 56731 56732 56733 56734 56735 56736 56737 56738 56739 56740 56741 56742 56743 56744 56745 56746 56747 56748 56749 56750 56751 56752 56753 56754 56755 56756 56757 56758 56759 56760 56761 56762 56763 56764 56765 56766 56767 56768 56769 56770 56771 56772 56773 56774 56775 56776 56777 56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