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春来风起

    这年冬天,地都冻裂了缝,北风像刀子似的猛刮,大雪满天飞。

    骤雪初霁,冬日里的太阳似乎拉近了与人的距离,显得格外地清晰,格外地耀眼。但阳光的温度却好像被冰雪冷却过似的,怎么也热不起来了。

    地处西南大山区里有一乡镇名曰骑龙镇,镇中村落均以姓氏为名,乡镇的田野山间均被皑皑白雪所覆盖。

    树叶也不例外,寒冷的空气把他们麻痹,只是万事具备,只欠冬风了。一阵风吹过,树叶纷纷活跃了起来。有些树叶经受不了寒风的刺痛,从树上摇摇坠下,永远沉睡。

    骑龙镇张家村村间小巷早已被冰雪所覆盖,田野山间看不到一个人的足迹,只看到一缕缕燃起的炊烟从烟囱袅袅升起,张有才一家人围着火炉蹲坐在火炉旁,火炉里燃烧的并不是煤炭而是在森林里拾取的木柴,因此也燃的快些,而当木柴燃尽时,留下的也只有木柴的躯骨,当地人称之为“火子”。

    寒冷的天气里刮着飕飕刺骨寒风,在不断地呼啸,寒风透过张有才家腐朽不堪的木门缝里吹了进来,冷得张有才的儿子张富贵瑟瑟发抖,不时地从牙口中发出细微颤抖声。

    张有才早年曾参过军打过仗,戎马半生,战争结束以后,四十岁的张有才便荣归故里过上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不过好景不长,张有才结婚没几年,媳妇因为生儿子张富贵难产便死了,如今儿子张富贵已经二十四岁出头,长成了个大小伙子。

    在农村一般人家孩子十六七岁父母便开始张罗着帮孩子寻一门亲事,可是张有才家的儿子张富贵这都快二十五岁的人了却并未娶亲,这也怪这年头家里的光景不好,也难寻得人家,这可把张有才愁死了。

    村里十七八岁年龄的姑娘因为嫌弃村里穷,或远嫁他乡或是嫁到镇里,一来也可以找到一个好的归宿,二来还可以为家里添些米粮,让家里父母弟妹的光景好些,因此张家村村里的年轻小伙子大多打着光棍,独自一个人过日子。

    说起张有才的儿子张富贵名字的由来不觉有些好笑,张有才戎马半生,打过的大小仗不计其数,却斗大的字不识一个,但也总想着过好日子、想大富大贵。

    因此张有才在媳妇怀孕时,便不管是男是女就指着媳妇的肚子笑着说:我这把年岁的人了,一辈子总想大富大贵,不如就给孩子起名叫“大富”或者“大贵”,不过他总觉得有些不妥,如果起名叫“大富”,那岂不是少了大贵,如果起名叫“大贵”,那又少了“大富”,后来他俩手一拍给孩子起了个名叫“富贵”。

    “富贵…富贵…富贵………张有才看着媳妇肚子里的孩子在嘴里喃喃自语笑着说道。

    张富贵出生以后,母亲便因为生他难产而死,村里人总是说他命硬,刚一出生便把自己的母亲给克死了,事实上这种说法毫无科学依据,但是乡里人认死理,祖祖辈辈也都是这样过来的,所以也就见怪不怪。

    自从张有才媳妇去世以后,他便终生不娶,独自一人含辛茹苦地将孩子富贵拉扯大,富贵小的时候他又当爹又当妈,一把屎一把尿给富贵换尿布,换下的尿布再用烫水清洗干净后晾在一旁,等儿子需要时再换上,虽然生活很苦很累,但是终究是为了儿子,所以他从来没有怨言,也开开心心地度过了那么些年。

    可是如今富贵长大了,张有才却也跟着着急起来,毕竟乡里人总是有种根深蒂固的思想,那就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可是这些年家里就他一个人日以继夜地不辞辛劳,所存下来的积蓄也就刚好够把富贵拉扯大,富贵小的时候因为家里穷,也没有受到什么教育,到长大了也就刚好把自己的名字认得全乎,因此富贵也并不像他所期望的那样大富大贵,也只是一个老老实实、本本份份的庄稼汉。

    本来一般人家的孩子在七八岁时总会被父母带到田地里劳作,也好挣些公分,可是张有才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富贵在七八岁时受那些苦,便总是一个人承担起家里的担子,不过富贵从小就比较懂事能干,这应该就是乡里人所说的“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吧!”

    富贵在七八岁时虽说没有下地劳作,但是总会一个人在家里摸索着怎样做饭,刚开始的好几次富贵不知道该怎样生火做饭,便随意拿起身边的床褥或者鞋袜放到火中,用手划开一根火柴点燃了床褥,然后再将锅里盛满一碗米饭倒满水,煮好的米饭要么太硬要么又太稀。

    张有才每次从田地里回来看到儿子富贵将床褥和鞋袜点燃用来做饭,总是又气又想笑,也不忍心打富贵,毕竟富贵是他晚年得来的,为此媳妇还难产而死,最多气不过的时候就怒骂一下富贵,可是富贵看到他怒骂自己的时候却站在一旁乐呵呵地笑着,因此他也总是骂了几句便不再骂他。

    时间一晃就是二十多年,张有才也老了,鬓角也长了些许白发,自己已经是半截身子埋进黄土的人了,也没有什么可以替自己想的了,可是想想自己的儿子富贵都已经快二十五岁的人了却一直找不到媳妇,便没日没夜地替孩子感到焦虑。

    抗战结束以后,老百姓也都当家做主了,日子刚开始时红红火火,可是自从搞公社化运动之后,靠着挣公分吃饭,张有才一个人一天到晚在地里劳作也就只能挣个六七公分,也就刚好把富贵拉扯大。

    本来以为只要自己肯努力肯拼命就一定让富贵过上好日子,但是总是没日没夜的辛勤劳作也就只能解决富贵和自己的口粮,完全没有什么积蓄。

    虽说富贵长到十三四岁时已学会娴熟的明白庄稼的打理与种植,也可以靠着自己的体力到田地里“上工”挣些公分,可是就是不管怎么拼也就挣得了口粮,没有积蓄。

    骑龙镇几年的干旱使得庄稼更是颗粒无收,因此张家村过的也越来越穷,穷的连一件像样的衣服也买不起。

    张富贵身上穿的衣服还是张有才用些烂布缝缝补补一番后做成的,如果天冷了便将被子里的棉花掏出来再塞进张富贵的衣服里,再缝缝补补,天热了便将衣服里的棉花掏出来,再缝缝补补。

    就这样,乡里之中都流传着一句顺口溜:缝三年,补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就是因为村里穷,村里的姑娘都不愿意再过这样的苦日子,都想找一个好人家,也不求大富大贵,只要能吃饱就好,而村外的姑娘更是因为听到村里穷,都不会嫁进村里,说些夸张的,就连流浪的野狗经过村子也看都不看一眼便夹着尾巴往其他村里去。

    今年冬天特别寒冷,冷得足不出户,一家人要么躺在床上瑟瑟发抖相互取暖,要么围着火炉烧着木柴,也不是因为没有煤,而是村里穷得连最基本的煤也买不起,吃饭也是有一顿没一顿的。

    这眼看就要开春了,都说瑞雪兆丰年,田野里的庄稼汉一看到田地里深厚的皑皑白雪便知道今年应该会有一个好收成,就算再冷心里也是开心的,只期盼有一个好的收成,自己的公分也会多些。

    三月春风,飘飘荡荡,田野里的皑皑白雪早已化成了水浸入土地,湿润了干枯已久的大地,一阵阵春风吹来,桃花满山遍野,红白相映,竞相开放,各种山雀儿,扯长声音叫得分外动听。

    春天来了!迎接这春天姑娘的却是几阵蒙蒙细雨,舒畅的春风吹拂这千万条一绽放出绿叶的柳丝。

    娇嫩的小草,新鲜的叶子,各色艳丽的花儿,都像赶集似的聚拢过来,形成光彩夺目的春天。小燕子也不例外,气喘吁吁的从北方飞过来,为春天的光彩增添了许多生机。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张有才带领着儿子张富贵跟随着生产队急急忙忙地来到田地里耕种,以免耽误了播种的季节。

    对于庄稼汉来说,每个人都知道这是一个播种的好季节,按理说今年秋收一定可以来个大丰收,但是毕竟是挣公分吃饭,因此难免生产队里有些人会偷奸耍滑,故意装做很忙的样子,反正不管怎么干公分都是一样的,也没有谁多谁少,便没有了积极性,原本三天就可以完成的播种硬是拖到了七八天,目的就是为了多挣几个公分。

    张有才年龄大了,庄稼活可不比年轻人那么能干,可是也没有偷奸耍滑,还是勤勤恳恳,儿子张富贵从小受到父亲张有才勤勤恳恳的影响也是一个老实本份的年轻人,只可惜还没有找到一个知冷知热的媳妇,这也是张有才的心病。

    当然那些靠“上工”挣公分吃饭的庄稼汉偷奸耍滑也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他们总是看到各大队的干部班子及民兵,小队会计、保管、红五员、军烈属、工属等。他们一般都不参加劳动。

    年末小队统计工公分东西时,小队会计把社员实际干活挣的工分加在一块,按劳力人数去除求出平均分,然后按平均工分偏高的分数再补给上述人员,当时叫做“补助工分”。个别小队吃补助工分的人比实际干活的社员人数还要多,因此他们也便提高不了生产积极性,能拖一天算一天,有点儿像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感觉。

    工分是社员的命根,凝聚着大家的汗水甚至泪水。大集体时,一家少则三四口,多则七八口甚至十来口人,靠的就是在生产队挣的这点工分养家糊口。孩子上学、穿衣购物、油盐酱醋等一应开支均包含其中,因此三天完成的任务能多拖几天是几天。
------------

第二章   承包责任制

    播种没多久,张建国便急急忙忙地从外地赶了回来,一回来便嚷嚷着要全村人瓜分公家的田地,全村人也没有谁敢搭理他,生怕被红卫兵抓去劳教。

    话说张家村村长张天佑有俩个儿子,大儿子张建军早年因为脑袋被驴给踢了,所以也就疯了,而二儿子张建国虽然脑袋也比较正常些,可是就是不想呆在村子里,就想走南闯北到处看看。

    不过离乡出走几年的张建国回来以后,村里人都以为他出去发了大财,所以才迟迟没有回来,想不到张建国回来也就只身一人,形单影只,并没有多大变化,也看不出像个发大财的样子,唯一变化的便是脸庞长满了胡须。

    这张建国一回来便掀起了村里的一层风波,一回来就和他爸张天佑吵吵嚷嚷着要分田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张天佑深知这其中的厉害,便总是怒骂着儿子说道:“你这兔崽子,背井离乡出去了那么多年,你一回来就给爹整这些没用的幺蛾子,你再敢给我提,我就打断你的狗腿”。

    张建国深知自己不能和他父亲张天佑说这些,毕竟说了也没有用,便乘着天黑找到了儿时的玩伴张富贵,想拉拢他一起搞责任制。

    张富贵没有张建国那么有见识,也没有什么文化,不知道什么是责任制,但是却非常明白不能把公家的田地私自占为己有,但是面对从小玩到大的玩伴张建国,他总是认真地听着张建国高谈阔论。

    “富贵,你就告诉我,你愿不愿意和我一起搞这个责任制”,张建国说道。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269 4270 4271 4272 4273 4274 4275 4276 4277 4278 4279 4280 4281 4282 4283 4284 4285 4286 4287 4288 4289 4290 4291 4292 4293 4294 4295 4296 4297 4298 4299 4300 4301 4302 4303 4304 4305 4306 4307 4308 4309 4310 4311 4312 4313 4314 4315 4316 4317 4318 4319 4320 4321 4322 4323 4324 4325 4326 4327 4328 4329 4330 4331 4332 4333 4334 4335 4336 4337 4338 4339 4340 4341 4342 4343 4344 4345 4346 4347 4348 4349 4350 4351 4352 4353 4354 4355 4356 4357 4358 4359 4360 4361 4362 4363 4364 4365 4366 4367 4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