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家添新丁

    人类的繁衍生息,是社会延续发展的必然保障。为了人类的进步与发展,在漫长的岁月长河里,曾有许多人们留下了不朽的丰功伟绩!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大家更是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谱写了祖国日益强大和伟大复兴地壮丽篇章!从而他们中间很多人,也是丰盈了自己的如歌岁月!

    在安徽省中南部的古城,有个风景秀美的村庄。1969年末的一个清晨,村庄上空正飘荡着激昂的《东方红》乐章。

    上午八点多,村里老王家一片忙碌,他家儿媳要生了。不多会,接生的婆婆手捧婴儿,忙不迭地报喜:“哎哟!是个小子,是个带把的胖大小子!”

    孩子的母亲刘英,疲惫不堪的脸上露出了浅浅笑容。她忘了分娩时的苦与痛,一切因为这个小生命的到来而倍感欣慰和值得。

    孩子的奶奶王杨氏(下文统称“老太太”)笑不拢嘴,脱口而出:“好,好!家里添了劳力,添了一个男子汉!”

    老太太快速接过婴儿。她一边擦洗和包裹,一边仔细端详且喃喃自语:“呵呵,看这胖嘟嘟的小东西,眉宇之间长得——,多像他的爸爸王永前!”向来威严的她,此刻喜笑颜开,并频频向儿媳投以嘉许的眼神。

    乡村人们朝夕相处,互动频繁。大家对村里的大小事情,或每家每户每个人,基本都能做到心里“门清”。这种现象奇特而正常,因为大家都是透明人,相互没有秘密可言。

    时间临近春节,加上农闲季节,所以多数人还是悠闲地窝在家里。闻听新生婴儿的响亮啼哭,以及传来的方位,大家就晓得是哪家添了“新丁”。乡邻们不约而同地走出家门,纷纷结伴,贺喜去了。

    王家老太太时年五十多岁,面容端庄,眉目温和,头发盘扎整齐,衣裳素雅洁净……她面对陆续前来贺喜的乡邻,开心欢笑,不停招呼。她双手忙着递烟,端茶;一双小脚犹踏“风火轮”,飞速地跑来跑去;整个人的身形都在飘,几乎少有沾地的痕迹。

    开心忙碌的老太太,思维清晰。她一边细心照顾儿媳刘英,以及刚刚出生的孙子,一边安排人手前去给儿子和媳妇的娘家人报喜。给儿子报喜的是本家侄子王永国,她特意嘱咐:“大侄子一定要记住,让你哥哥多买些糖果和烟酒回来!”

    王永前当时在地级宜城市的纺织厂上班,距家路程约有一百多里。因为交通与通讯都不发达,所以王永国只能带上干粮和水,从小路步行前往。

    沿途快步疾走,王永国用了十多个小时,方才完成报喜任务。得知自己有了儿子,王永前开心地与对方道谢:“兄弟,辛苦啦!”稍后,他从食堂端来了满满一瓷缸米饭,上面扣着红烧肉。

    又饥又累的王永国,快速消灭了美食。后来,他多次感慨:“当时缺吃少穿,人能吃饱穿暖就是最大的幸福,所以那顿饭菜我吃得最饱最香,一辈子也忘不了!”

    由于这次报喜,王永国对这个侄儿的出生日期,居然有着清晰地记忆。侄儿从小乖巧,让人喜爱,所以他们后来多有交集。以至后来每逢侄儿生日,他必送上祝福。

    人类崇尚多生多养,多子多孙曾是人们魂牵梦绕的理想和幸福;然而今天,世界人口的出生率却是急剧下降。过去的很多家庭,常常会有几个,甚至十多个的孩子生养。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质疑:“既如此,那人类岂不人满为患了?”其实,过去的人们虽能多生多养,可因为贫穷、饥荒、战争、疾病、天灾等种种原因,所以最终能够顺利存活下来的却是很少。但在建国后,我国人口却是得到了翻倍增长,而且成活率极高。

    这个孩子的出生年代,是我国人口增长的高峰期。他们这些人见证了祖国的发展和富强,参与了其中的建设和改革开放,享受到了因国家强大而带来的诸多成果。

    王永前见到了新生儿子。他在这个儿子的前面,已有了女儿王亚琴。但再有血脉的延续,他还是无比开心。

    开心之余的王永前,笑对爱人说:“你是老师比我有文化,就给儿子取个名字呗?”

    “你是孩子的父亲,名字还是由你来取吧。”刘英含笑推辞。

    “儿子,看来你很调皮,连妈妈都不愿给你取名字了。”王永前用手轻弹儿子的脸颊,嬉笑逗语。

    “谁说我不愿意来着,他可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刘英急急嗔答。她稍稍沉吟,便向丈夫征询:“儿子的出生时间,是在早上八九点,有着旭日东升和曙光初现的意思。我看——,就叫‘曙光’吧?”

    “曙光~~曙光~”王永前认真口诵了两遍,然后点头笑语:“儿子,妈妈给你这个名字取得好。以后,你的名字就叫‘王曙光’啦!”

    至于大孙子叫什么名字,老太太开始没在意。管他叫什么,就连叫“阿猫”“阿狗”都行。因为名字越贱越好养活,反正只要孙子一切都好,就行!

    王永前夫妇对给儿子所取的名字,一直非常满意。但孩子到了五六岁时,老太太却是擅自将他改了名字——王森林。

    原来,村里当时来了一位算命极为灵验的瞎子先生。老太太出于对大孙子的关心,于是求其算了一卦。通过生辰八字,瞎子先生测算:“这孩子五行缺木,为了防范于未然,名字中应该有一个或多个‘木’字出现。”后来通过捏骨(手骨和面骨),瞎子先生沉吟说:“这孩子的手,又软又松。‘软’,软得捉不住锄头把儿,所以未来不会插田做农活,应该有份不错的前程。‘松’,五指松得攒不紧拳头。首先说明此人心善,大方且不小气,更没有伤人或害人之心。其次,代表不能聚财,虽说一生可以生活无忧,但在五十岁以前基本没有积蓄。俗话说‘相由心生’,此小朋友的面骨,端而正,既有正气亦是俊汉。若是搁在以前的年代里,他成年后会有四房以上的正经老婆……”

    利用易经给人看相或算命,在历史的各个时期是屡见不鲜。但老太太通过算命而给孙子改名字,这让王永前夫妇觉得荒唐并哭笑不得。他们自然不相信算命先生的一番鬼话,开始有些不乐意;他们与老太太有过多次沟通,也是无果;他们私下里相互安慰“名字仅是一个人的称谓罢了”,终是遂了老太太的意。

    王永前夫妇对老太太的妥协,首先是出于孝道。其次,这里还有一层更深的原因。因为老太太虽只是位普通的农村妇女,但她的人生经历却是充满了苦难和传奇。
------------

第三章 苦难岁月(上)

    1.魂归故里

    得知丈夫被敌人关押后,老太太的第一反应就是买来一些排骨,煨了一瓦罐——她要去探监!

    老太太拎着瓦罐即将出门时,却意外得知丈夫已经牺牲的噩耗。她顿时肝肠寸断,晕死过去……醒来后,她不顾众人劝阻,执意前往收尸。她难过,伤心,委屈,她要“骂醒”那个已经死了的叫做丈夫的人——怎能那么狠心!竟不顾夫妻情分,扔下家里的老老小小,就没了呢!

    在河滩现场,老太太目睹了丈夫的血迹斑斑和面目全非。她陡然心生怜爱与悲切,她是“骂”不出来了,哭了一阵便哑然失声,只有眼泪仍在不自主地簌簌掉落……

    刚强的老太太,用河水清洗了丈夫的面容和伤痕,随即做主将他的遗体运回老家。(注:在此次牺牲的十余人中,王士宏是唯一被家属运回家乡安葬的。因为时值“白色恐怖”,家属多数不敢认领,所以其他烈士的遗体后均被游击队安葬在了叶家湾附近。)安葬程序遵循乡俗,请人及时打造棺木,选好并挖好墓地……出殡用的袍服更是由她亲手缝制,就这样有体面、有尊严地料理了丈夫的后事。

    解放后,政府有关部门曾力劝老太太将丈夫的遗骨迁往县城的烈士陵园。可她回答:“首先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但人死之后都讲究入土为安,所以不必迁来迁去——给政府增添负担!其次,这里是他的家乡,就让他‘睡’在这里吧——踏实!”

    2.手工缝制

    爷爷牺牲时,王森林的父亲仅有八个月大,姑母也才两岁多。老太太头顶匪类家属的帽子,无人太过亲近和同情,面对需要耕作的田地,还有两张嗷嗷待食的幼儿之口,一家人的生活无比艰难。

    对此情形,老太太描述:“我那时没有眼泪,只想着如何活下去、将孩子抚养成人!”于是坚强的她,凭借女工手艺,用一把剪刀、一柄尺子走东家串西家,给人缝制衣服。

    当时的乡村妇女人人会做女工,只是手艺差别较大,真正能够做得好的人却是极少。缝制衣服是个“瓷器”活,没有所谓的“金刚钻”那是万万不能的。而其中最难的工序要算裁剪,必须大小合适,且不能浪费布料。老太太在裁剪方面是位一等一的高手,加上缝制的针脚又细又密,所以由她经手做出来的衣服就会非常好看和耐用。

    由于手艺出色,老太太渐渐活儿不断,但她的微薄工钱却常常只能以米、油等实物来予以计算。因为大家当时都很穷。有人穷得叮当响,难得请她做次衣服,而在结算工钱时,善良的她仅是象征性地收取一些。最为可贵的是,多数妇女会缝制却不会裁剪,于是帮人免费裁剪就占据了她的很多时间,但她乐此不彼总是热心给人帮忙。老太太的行为赢得了大家赞誉,而她却常说:“唉,大家都不易,互相帮忙是应该的!”

    老太太一生节俭,从不浪费每片小小布料,材质粗的做鞋底,花色布用做儿童的兜兜。尤其是那五彩的儿童兜兜,由许多花色不同的碎布料拼凑而成。这种耐用而又漂亮的兜兜,让王森林和姐弟们,以及众多亲戚家的孩子们,无一不享其成;直至今日,他们的第二代、第三代仍然还在用。

    3.田地情结和劳作

    农耕年代的人们有着强烈地土地观念,始终认为土地就是人类的生活根本!用历史的眼光看,这种想法没错;若用未来的眼光看,农村和土地更是美好和宝贵。

    王森林从小生长在农村,深知种田地艰辛和不易。在农耕年代种田,也是望天收的年代,人们除了需要勤劳用心以外,还要看老天爷的脸色。尤其干旱时期,人们除了无奈和愤怒,便是展开对有限水资源的无休止争抢;其时,人们相互打得头破血流,甚至闹出人命来,都是平常事。

    丈夫牺牲后,养息田地对于小脚的老太太来说,确实困难。其间,也感谢众多亲戚朋友帮忙。可“帮人一时,难帮一世”,所以很多事情的处理她都必须亲力亲为。

    在农村插秧、除草本是一件平常事,但对小脚的老太太来说却是痛苦无比。因为泥水中的砂石直往肉里钻,所以每次完事后,她的双脚都是血肉模糊。为此,老太太曾说:“我当时真想趴在水田里,永远不再起来,但想到两个可怜的孩子,竟然死也不能!”

    有年大旱,老太太带着年幼的一双儿女去给稻田灌水。她自己肩挑木桶,两个孩子也用肩抬、手拎等方式予以配合。全家人经过几天努力,也感谢诸多亲戚和乡亲们的帮忙,水田终于水波涟涟。

    老太太在满意之余,还给水田施了肥。晚间,她拖着散架的身骨,拥着一双黑瘦的儿女,睡了一个美美的觉。然而,第二天一早她再至水田边,整个人却瘫痪了下去——水田中的水不知去向,早已流干。原来,与她水田紧邻有块地势较低的水田,不知田主人有意无意,反正水和肥料都进了对方的田间。老太太顿时疯了,拿出拼命的架势与对方理论,后经多方调解,终于平息。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