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梦让我们更熟识他
题记:世人知三国,喜三国,好三国,又可曾想过,三国一直都在欺骗着世人?本书将透过对人心、人性以及为人处事方面的分析,剖析一段不为人所真正熟知的三国,告诉你历史究竟在对我们诉说些什么。
正文――
我远远望去,一个少女正坐在池塘边光着脚丫子玩水。她给我的感觉很熟悉,但我却说不清这是为什么。我下意识地走了过去,然后在她的身边坐了下来。这时,我不经意地又看到远处有一名男子缓缓地走了过来,头束凤翅紫金冠,身穿银色龙鳞铠,手中拿得什么兵器一时间却没有注意看。
渐渐地,他走得近了,我不由起身打量了他一下。他的眉毛有些浓,面容刚毅而不显瘦,眼神中带着一缕忧伤。他的个头不算矮,以我近1米8的身高大约也只能到他的鼻梁骨处,想来他的身高大约在接近1米9的样子。
他看看了我,没有说话,眼神中显得有些陌生。我不知道他是否认得我,但是我却知道我是认得他的。我下意识地问了句:“将军,您的膝下就只有一个女儿吗?”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这样问,但让我意外的是,他明显地愣了下,也许他是在奇怪我为什么会问他这样一个问题。然后他回答我说:“我除了有个女儿,还有个小儿子。”我下意识地又问道:“那他叫什么啊?”
然而,他没有回答我,只是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便走开了。他的背影看起来是那么的落寞,让人不由自主地感到有些揪心。我禁不住问那个少女:“将军怎么了,看起来好像很不开心?”少女神情略带忧伤地对我笑了笑,摇摇头却没有回答我的疑问。之后,我的梦不知怎么就醒了。
这梦虽然很短暂,但我却记得很清楚,连对话也没有差错。说到这里,想必有人已经猜出那名男子是谁了。其实我也不很肯定,但我想他应该就是吕布吧。而那个少女看起来大概不到二十岁的样子,也许只有十五、六岁或更小,不知是不是史书上说的那个他的女儿。
有人说:意念也是一种力量,这力量可以穿越过去、现在和未来。
这个梦让我略有感触,让我越发熟悉地了解了吕布的性格。他既生于乱世,又出身寒门,我想他必定是很了解民间疾苦的。在古代,通常取了名还取字的人,也必然都是读过书的。所以我想他大概从小就开始发奋地读书、习武,并且一直坚持不懈,所以到最后他才会有那么高强的武艺。曾经,也许他也有立过志向,他想要改变那时混乱的现状。可是一直到最后,他也没能成功。
记得,他曾说过这样的话:“天下举兵,本以诛董卓耳。布杀卓,来诣关东,欲求兵西迎大驾,光复洛京,诸将自还相攻,莫肯念国。”
也曾对刘备发出过这样的感慨:“我与卿同是边地人。布见关东起兵,欲诛董卓。布杀卓东出,关东诸将无安布者,皆欲杀布耳!”
更是在白门楼对左右亲卫这样叹息过:“卿等可取吾首,诣曹操耳!”
为何「关东诸将无安布者,皆欲杀布」?为何一个「欲求兵西迎大驾,光复洛京」的人,却要被说成是叛国者?那时的人性究竟被扭曲到了何种地步?难道「自还相攻,莫肯念国」的那些人,就是史书上那时所谓的正义之士吗?这恐怕是不尽然的吧。
历史究竟在对后人诉说着什么,它又是否曾告诉过我们,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虚伪的?什么是忠厚的,什么是狡诈的?什么是智慧的,什么是愚蠢的?究竟,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学到什么?从这一刻起,我将会向你讲述一段不一样的历史。
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起点原创!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阅读。;
------------
第二章 那些年饱受压迫的人们
一开始,吕布追随丁原,也曾尽忠职守,不但常常为上司出谋划策,处理府内文书,还要贴身侍卫上司的安全。由于他出众的办事能力,一个人可以顶三个人的活,所以上司丁原对他很是亲近信赖。然而,丁原其人却是个性情粗略的人,除了为人脾气暴躁外,处事还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只要是上头下达的命令,无论对错,从来都是「受使不辞难」。如「火烧孟津」一事。就因为上头的一纸命令,他竟然就可以弃孟津港百姓的身家性命于不顾。对于他这般的愚忠行为,难免会让一直用心处理州内事务的吕布暗自摇头。
吕布的出身是比较低微的,而且又是边疆人。自从他出世以来,家乡就缕缕遭受外寇入侵,所以没有人能够比他更清楚平民的处境和需求。在那个缕缕外寇入侵的年代,平民又饱受贵族官僚的压迫,不堪的处境可想而知。而吕布的出身又代表了平民,他会用心处理州务,这并不让人难以置信。
也许,在平日相处的过程里,吕布与丁原之间就曾发生过矛盾,以至于火烧孟津之事发生后,吕布对于丁原的看法就彻底改观了。在他看来,丁原似乎并不是一个真正值得追随的上司。
常言道,凡事有因必有果,有果则必有因。任何事情都是可以进行质疑、分析、推断的,其关键只在于论据的合理与否。倘若史书所记载的全都是真的,那便不是史书,而是「圣经」了。然而,真相只能有一个。
公元188年三月,南匈奴屠各部落发生叛乱,攻掠并州,并州刺史张懿被匈奴兵杀死。也许张懿为官并不十分清廉,施政期间常会剥削那些少数民族,因而才会引起他们的叛乱,且最终被杀死。叛乱通常都是被压迫出来的,而非是人们的本性都是好乱的。
张懿死后,并州便迎来了下一任刺史――丁建阳。而在此之前的一个月,河西白波谷(今山西襄汾永固镇,东汉时属平阳郡,河东郡北邻)的黄巾余党举兵作乱,攻掠太原郡、河东郡等地。也许,这一次抵御贼寇的战役吕布也参加了,所以陈寿才会在《三国志》中说他「以骁武给并州」。当然,之前几年外寇入侵并州的时候,吕布想来也是有参与抗战的。以骁武给并州,说明他是一个对家乡的和平安定有着卓著贡献的人,否则陈寿不会刻意地提一笔。
据野史说,吕布可能是定襄人。汉献帝建安二十年,曹操「省云中、定襄、五原、朔方四郡」,割太原郡北部置新兴郡。五原郡人口被迁置于太原郡阳曲县故地,即新兴郡九原县(今忻州)。也许,陈寿将新兴郡的九原误以为是五原郡的九原,因而也有误载的可能。这点质疑,想来应已有人提过了才是。假如吕布是定襄人,而王允又是太原人,二人本就是同郡老乡,那么后来他们的关系会走得那么近,就不难理解了。
由于吕布武艺高强,作战骁猛,坐下赤兔马(传说产自定襄东南的七岩山)来去如风,因而人们送了他一个绰号――飞将。而初到并州上任的丁原,在听说了吕布的名声后,于是便征召吕布前来为自己效力。这时的吕布也许在想,自己终于遇到一个识人的明主了。自从吕布受到丁原的征召,出任了主簿一职后,史书上就不曾出现过异族人攻掠并州以及贼寇四下作乱的记载了。可见,吕布处理州务的能力,还是相当不错的。
就这样,大概一直到翌年公元189年三、四月份左右,汉灵帝又下诏任命董卓为并州牧。也许是因为丁原的刺史一职任期满了,所以朝廷才会改任董卓为并州牧。
汉时,刺史一职并不常置,通常都是一年一换。论权力,刺史比州牧要小得多。州牧具有掌管地方军权的权限,并且也可以连任。而刺史只是中央派去地方刺查国情类似于钦差的职务,虽然也很有权力,但却不具有掌管地方军权的权限。而丁原的手里之所以有兵权,因为他除了是刺史外,还是骑都尉。就在丁原接任刺史一职的同月,江夏人刘焉就向汉灵帝奏请将刺史改为州牧,以增加地方长官的权力,来压制那些到处作乱的贼寇。而汉灵帝采纳了他的建议。
丁原离任后,便被任命为武猛都尉,归于上军校尉蹇硕管制,奉命驻守于司州河内郡的孟津关。此时此刻,我们不禁会有一个疑惑,既然丁原不再是刺史了,那么吕布又是否还是主簿呢?依照正常的程序来说,吕布应该依旧还是主簿,并且被移交到并州牧董卓的手下继续任职。主簿不同于从事,从事属于武职,刺史可以自行决定任用。倘若当时的情况真是这样,那么后来所发生的一切就很好理解了。有一点我们还需要知道,主簿一职是刺史属下的专职文官,刺史离任了以后,主簿还应当继续要留在州府处理文书。那么,丁原离任之后就仅仅只是武官了,而吕布这个文官自然也就不应归他所管了。
然而让人没有想到是,我们全都被史书上那欲盖弥彰式的叙述手法给欺瞒了,认为从始至终吕布都是在丁原手下任职的,可事实却似乎并非是我们所认知的那样。
其实,「欲盖弥彰」是古时候写史书的人所常用的一种修饰手法,其目的就是为了混淆逻辑,给后人造成一种错误的认知。其个中缘由很好理解,史书的主要作用并不在于记述真实的历史,而是为了颂扬胜利者的光辉事迹。其目的既是如此的虚伪,其内容又如何可以尽信呢?至少在我看来,所有的史书都是不可尽信的。
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起点原创!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阅读。;
------------
第三章 混乱的伊始
究竟造成汉末天下大乱的起因是什么?
如果要归根结底的说,可以从两个层面来得到答案,一个是哲学,另一个是现实。从哲学的角度来说,是因为人心的贪婪,促使了人性的自私,从而导致了争斗的发生。而从现实的角度来说,是由于宦官干政,肆意迫害为国家效力的党人,造成了党人的怨恨,于是争斗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史书上有这么一段记载:何进在掌握了朝政大权以后,心里怨恨蹇硕曾经想要谋害自己,于是暗中计划准备除掉蹇硕。
通这段叙述,我们可以披露出一个很重要的信息,那就是何进这个人的心态不够宽厚,不是一个真正能成大事的人。假如何进能够换一种心态,以一种正直的态度来跟蹇硕谈判,说:“只要以后你能够安份守己,做好自己份内的事,不干涉朝政,不违法乱纪,咱们过往的恩怨可以一笔勾销。”如果何进以这种心态来处理自己跟蹇硕等一帮宦官之间的关系,那么后来朝政的局势又怎会混乱不堪,董卓这个野心家又怎会有机会趁势夺权擅政,天下又怎会再一次大乱呢?
为什么我们这一代的人总会说「心态是第一、心态决定成败」这一类的话,其中的道理就是这样。心态好的人,也许不一定能做到百分之百的成功;然而心态不好的人,却是一定做不到百分之百成功的。
何进想要杀蹇硕,此事蹇硕是否心里有数,我们不得而知。但他多半也是清楚何进的为人,不会那么轻易就放下旧怨跟他和好的。所以蹇硕打算先发制人,密谋将何进除掉。蹇硕这般打算,一是为了除掉自己的心头大患;二是为了执行汉灵帝临终前的遗命――拥立刘协为帝。然而,结果却因为机事不密,被何进给预先发觉了,之后又因为宦官内部的不和睦,最后导致蹇硕反为何进所杀。
说起来,刘辩在何进兄妹的拥护下登位了以后,宦官们想要再重新拥立刘协为帝,这事儿恐怕有点儿悬。即便是蹇硕能够成功谋杀何进,仅依靠他手中的禁军,也不好说就一定能够成功。这也是为什么十常侍会跟蹇硕的意志不和,乃至最后内讧的根由。很多事情不能光看表面,宦官与党人之间的仇怨一直积累的很深,早晚要得爆发一场大战,这是由于压迫所导致的一个必定要经历的过程。所谓,有压迫的地方就会有反抗,想来许多人都是明白这个道理的。
何进在一时巧合的情况下除掉了蹇硕,之后又收编了蹇硕手下的禁军,于是便完全掌控了宫城内外全部的兵权。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提一个疑问,宦官究竟该不该除,除掉与否又是否有什么利弊?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并没有一个绝对准确的答案。其实在我看来,除与不除好像没什么两样。就算除掉了,也不过只是保证了外戚与一干党人的利益,并不能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人民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基础的稳固如果不能得到保证,那么这个国家的主权被颠覆也只是迟早的问题。这貌似与宦官的存在与否,并无主要干系。
宦官的问题暂时搁在了一边,外戚之间又突然出现了冲突。董氏开始跟何氏争权了。董氏即董太后及其兄弟骠骑将军董重一党。事实已经证明了,就算没有宦官的出现,争斗也一样不会停止。其结果,便是由于人内心的贪婪与否所促使的。董氏的争权之为,只是昙花一现,不到十天的功夫就败给了何氏。
然而,董氏的失败,是否就意味着朝廷的内部就此太平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宦官还在,党人对宦官的仇怨也还在,那帮党人又如何肯甘心让宦官就这样过着安生的日子?于是乎,人心与人心的斗争依旧继续。
此时此刻,又有一个疑问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假若何进不死,并且将一干宦官都尽数除去,那么是否天下就太平了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显然是不可能的。宦官除去了是没错,可是官僚对于百姓的压迫依旧还在,阶级之间的矛盾依旧还在,因而斗争依旧不可避免的还是会发生。这也是为什么曹操等有些人,会对尽数诛杀宦官之举不以为然的原因所在。天下的太平与否,和杀不杀宦官根本就没有主要的干系,宦官的干政只是其次,首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当时国家的机制以及施政的方针。
何进这个人处事的手腕不够铁血,干事情总是拖拖沓沓的,以至于拖沓了几个月,不但没能除掉宦官,反而把自己给搭进去了。其实,何进之所以会犹豫不决,也是有其原因的。一是何氏能有今日的地位和权势,首要的原因就是由于一开始宦官的提携,何进难免会存有一定所谓「知恩图报」的心理。二是何进的妹妹何太后与其弟何苗、包括何太后的生母都不同意诛除宦官之举,何进难免就有些受他们的意见所牵制。
时任车骑将军的何苗就劝说何进,认为即便是诛除了宦官,也不一定就能改变当下的状况,毕竟国家大事,不是嘴上说说那么容易的,万一要是出了什么乱子,恐将覆水难收。何苗的话虽然是出于自身的利益来考虑的,但也不能说一点道理都没有的,而事实也证明了,何进的执意而为,却导致了宦官们的狗急跳墙。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745
4746
4747
4748
4749
4750
4751
4752
4753
4754
4755
4756
4757
4758
4759
4760
4761
4762
4763
4764
4765
4766
4767
4768
4769
4770
4771
4772
4773
4774
4775
4776
4777
4778
4779
4780
4781
4782
4783
4784
4785
4786
4787
4788
4789
4790
4791
4792
4793
4794
4795
4796
4797
4798
4799
4800
4801
4802
4803
4804
4805
4806
4807
4808
4809
4810
4811
4812
4813
4814
4815
4816
4817
4818
4819
4820
4821
4822
4823
4824
4825
4826
4827
4828
4829
4830
4831
4832
4833
4834
4835
4836
4837
4838
4839
4840
4841
4842
4843
4844